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武王曰:“敢问其。”太公曰:“所谓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勇则不可犯,智则不可乱,仁则爱人,信则不欺,忠则无二心。所谓十过者,有勇而轻死者,有急而心速者,有贪而好利者,有仁而不忍人者,有智而心怯者,有信而喜信人者,有廉洁而不爱人者,有智而心缓者,有刚毅而自用者,有懦而喜任人者。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故置将不可不察也。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武王曰:“善哉!”

(节选自《六韬·论将》)

材料二:

王铭,字子敬,和州人。初隶元帅俞通海麾下,从攻蛮子海牙于采石。以铭骁勇,选充奇兵。战方合,帅敢死士大噪突之,其水寨。自是数有功。与吴军战太湖流矢中右臂引佩刀出其镞复战。通海劳之。龙湾之战,逐北至采石,铭独突敌阵。敌兵攒槊刺铭,伤颊。铭三出三入,所杀伤过当。赐文绮银碗,选充宿卫。从取江州,战康郎山及泾江口,复克英山诸寨,擢管军百户。洪武四年,都试百户诸善用枪者,率莫能与铭抗。累官至长淮卫指挥佥事,移守温州。上疏曰:“臣所领镇,控岛夷,城池楼橹仍陋袭简,非独不足壮国威,猝有风潮之变,捍御无所,势须改为。”帝报可。于是缮城浚濠,悉倍于旧。加筑外垣,起海神山属郭公山,首尾二千余丈,宏敞壮丽,屹然东浙巨镇。帝甚嘉之,予世袭。铭尝请告暂还和州。温士女遮道送迎。长吏皆相顾叹曰:“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节选自《明史·王铭传》)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与吴军AB太湖C流矢中D右臂E引佩刀FG其镞H复战。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指条目、纲目,在文中的意思与成语“巧立名目”中的“目”意思相同。
B.拔,指攻克,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不同。
C.外,指向外,“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表示向西,两者用法相同。
D.遮道,指阻挡道路,文中是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公建议武王在选任将帅前,要从“五材十过”等方面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考察,这对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都至关重要。
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从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5.从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来看,他符合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进士第三人。性颖敏,有权略,而阴重不泄。读书为古文辞,从王守仁门人游,有声士大夫间。帝用张孚敬议欲去孔子王号,易像为木主,笾豆礼乐皆有所损抑。下儒臣议,阶独持不可。孚敬召阶盛气诘之,阶抗辩不屈。孚敬怒曰:若叛我。阶正色曰:叛生于附。阶未尝附公,何得言叛?长揖出。斥为延平府推官。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廷推吏部尚书,不,不欲阶去左右也。阶遂请立皇太子,不报。复连请之,帝不怿。严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帝使阶往邯郸落成吕仙祠。阶不欲行,乃以议祔庙解,得缓期。而帝内衔阶。摘杨思忠元旦贺表误,廷杖之百,斥为民,以怵阶。嵩因谓阶可间也,中伤之百方。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盖以其尝请立太子也。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斋词迎帝意,左右亦多为地者。帝怒渐解。未几,加少保,寻进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帝既诛鸾,益重阶。帝所居永寿宫灾,徙居玉熙殿,隘甚,欲有所营建。问阶,阶请以三殿所余材,责尚书雷礼营之,可计月而就。帝悦,如阶议。会问阶知人之难,阶对曰:大奸似忠,大诈似信。惟广听纳,则穷凶极恶,人为我撄之;深情隐慝,人为我发之。故圣帝明王,有言必察。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帝称善。言路益舒。年八十一卒。赠太师,谥文贞。

(节选自《明史·徐阶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阶危A甚B度未可C与争D乃谨E事F嵩G而益精H治斋词迎帝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重,意为慎密持重。文中“阴重不泄”的意思是说徐阶的为人深藏而不外露。
B.木主,指木制的神位。古代用人形木偶象征死者用以长久祭拜,后演变为牌位。
C.听,有准许、应允之义,与李密《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意义相同。
D.以怵阶,用来警告徐阶。其中的“怵”与“越国以鄙远”中的“鄙”用法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阶不畏权势。张孚敬主张去掉孔子王的封号,改供像为神主牌,降低祭祀规格,他坚持不同意。张孚敬斥责他,他据理予以驳斥。
B.徐阶勤于职守,擅写“青词体”奏书,深得皇帝欢心。皇帝把他召到身边给自己值班,朝廷推荐他担任吏部尚书,皇帝也不想让他离开。
C.徐阶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多次引起皇帝不满,并因摘抄杨思忠的元旦贺表有误,在朝堂上遭到杖责,贬为老百姓,但不久又被封为少保。
D.徐阶对于知人有自己的见解,皇帝询问他知人之难,他说,“奸恶之人好像忠臣的样子,欺诈之人好像诚实的样子。”分清它们需广泛听取意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阶请以三殿所余材,责尚书雷礼营之,可计月而就。
(2)即不实,小者置之,大则薄责而容之,以鼓来者。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于谦,字延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具疏言之。初,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十四年秋,也先大入,帝亲征。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请归上皇。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不允。帝知谦深,所论奏无不从者,用一人,必密访谦。视诸选耎大臣、勋旧贵戚意颇轻之,愤者益众。徐珵以议南迁,为谦所斥。至是改名有贞,稍稍进用,尝切齿谦。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景秦八年正月壬午,亨与有贞等既迎上皇复位,宣谕朝臣毕,即谦下狱。诬谦等与黄竑构邪议,更立东宫;又与太监王诚等谋迎立襄王子。都御史萧惟祯定谳,处极刑。丙戌改元天顺,丁亥谦弃市。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下列对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帝命谦口其罪:列举罪状       僮罗捕之:购买
B.超迁兵部右侍郎:越级提拔       兖州刺史刘岱昱:征辟
C.察时事所宜兴革:兴办和革除       文帝践阼:即位
D.劾谦以久不迁怨:怨恨       之文教:安排、委任
2.下列对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也先大入:进犯       去官:父母丧事        符彦超遣人以招置麾下:财物
B.帝赐第西华门,辞:坚决       其优劣:排列顺序        夜出小路行:急速、赶快
C.即谦下狱:抓捕       晖兵再至:担心        旋率亲兵甲与太祖巷战:穿
D.及籍没,家无余资:处死刑     休沐未尝出:休假     亡何国变:不久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B.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C.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D.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帝顾而改容曰/从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扈跸,扈,随从;跸,指帝王出行的车驾。文中指于谦跟随皇帝征伐。
B.北狩,指到北方狩猎或向北进军,文中是皇帝被掳到北方的委婉说法。
C.壬午,文中指某一日,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的三十个单位记录日序。
D.弃市,指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并将尸体弃置街头示众的一种刑罚。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谦巡视地方,一心为民办事。他巡视江西,昭雪冤囚:奏报陕西祸害百姓的官吏:巡抚河南山西,注重调查,积极建言。
B.于谦反对南迁,尽心守卫京师。他极力反对徐珵南迁的建议,认为京师是国家根本,不应重蹈宋朝的覆辙,应尽心守卫。
C.于谦性格刚直,受到权贵怨恨。他轻视怯懦的大臣及勋旧贵戚,对他不满的人很多;徐珵和石亨也出于不同原因怨恨他。
D.于谦清正廉洁,深受皇帝信任。他奉行节俭,住宅简陋却从没有接受皇帝的赏赐;皇帝对于他上奏的建议,没有不听从的。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
(2)石亨本以失律削职,谦请宥而用之,畏谦不得逞,亦不乐谦。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骥,字尚德,郯城人。举洪武二十六年乡试。入国学,居三年,授户科给事中。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建文时,荐起新乡知县,招流亡,给以农具,复业者数千人。内艰去官,民相率奏留者数四,不许。永乐初,服阕,改知东安。事有病民,辄奏于朝,罢免之。有嫠妇子啮死,诉于骥。骥祷城隍神,深自咎责。明旦,狼死于其所。侍郎李昶等交荐,擢刑部郎中。奏陈十余事,多见采纳。坐累,谪役保安。

洪熙时,有诏求贤,荐为御史。陈经国利民十事,仁宗嘉纳。宣德五年巡视仓场,军高祥盗仓粟,骥执而鞫之。祥父妾言,祥与张贵等同盗,骥受贵等贿故独罪祥。刑部侍郎施礼遂论骥死。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其年十一月,择廷臣二十五人为郡守,奉敕以行,骥授河南知府,肇庆则给事中王莹,琼州则户部郎中徐鉴,汀州则礼部员外郎许敬轩,宁波则刑部主事郑珞,抚州则大理寺正王升,后皆以政绩著。

河南境多盗,骥为设火甲,一户被盗,一甲偿之。犯者,大署其门曰盗贼之家。又为《劝教文》,振木铎以徇之。自是人咸改行,道不拾遗。郡有伊王府,王数请嘱,不从。中官及校卒虐民,又为骥所抑,恨甚。及冬至,令骥以四更往陪位行礼,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骥奏闻,帝怒,贻书王,府中承奉、长史、典仪悉逮置于理。

骥持身端属,晏居虽几席必正。莅郡六年卒,年七十。士民赴吊,咸哭失声。

(选自《明史·李骥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B.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C.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D.骥上章自辨/帝曰/御史即擒/盗安肯纳贿命/偕都察院再讯骥/果枉帝/乃切责礼/而复骥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在省城举行的每三年一次的考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B.服阙,古代居丧时穿丧服,古代官员如果父母去世,必须暂停官职,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丧。
C.御史,秦以前指史官,约自秦朝开始,御史负责监察朝廷官吏。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任监察御史。
D.“贻书让王”中的“让”意为“指责,责备”,和《鸿门宴》“大礼不辞小让”中的“让”的含义是相同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骥在洪武年间乡试中举人,进入国子监学习。他爱国爱民,曾向朝廷陈奏多件经国利民之事,且多被采纳。
B.李骥因为母亲去世而向朝廷申请离职,很多官员和百姓多次向朝廷奏请想挽留他,李骥没有答应。
C.李骥在官场屡遭挫折,但他敢于维护自身权利。如当刑部侍郎施礼枉定李骥死罪时,他上章自辩。
D.李骥在河南任职期间,通过设立制度、广泛宣传等措施教化百姓,使当地百姓品性改变,民风变得淳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关市讥商旅,发及囊箧,骥奏止之。寻坐事免。
(2)及骥如期往,诬骥后期,执而桎梏之,次日乃释。
5.李骥去世后,“士民赴吊,咸哭失声”,可见他深受百姓爱戴。请结合文本概括其受爱戴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
(2)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
2023-07-26更新 | 42次组卷 | 10卷引用:考点26 古诗文阅读—古代文化知识识记(限时检测)-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燧,字德成,余姚人。弘治六年进士。十年十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时宁王宸濠逆状已大露,南昌人汹汹,谓宸濠旦暮得天子。燧左右悉宸濠耳目,燧防察密,左右不得窥。燧时时为宸濠陈说大义,卒不。先是,副使胡世宁暴宸濠逆谋,中官幸臣为之地,世宁得罪去。燧念讼言于朝无益,乃托御他寇预为备。先城进贤,次城南康、瑞州。又恐宸濠劫兵器,假讨贼,尽出之他所。宸濠瞷燧图己,使人赂朝中幸臣去燧,而燧枣梨姜芥以示意,燧笑却之。十三年,江西大水,宸濠素所蓄贼凌十一、吴十三等出没鄱阳湖,燧与副使许逵谋捕之。三贼遁沙井,燧自江外掩捕,贼走匿宸濠祖墓间,于是密白其状,且言宸濠必反。章七上,辄为宸濠遮获,不得达。明年,宸濠胁镇巡官奏其孝行,朝议方降旨责燧等,会御史萧淮尽发宸濠不轨状诏重臣宣谕宸濠闻遂决计反六月乙亥,宸濠生日,宴镇巡三司。明日,燧及诸大吏入谢,宸濠伏兵左右,大言曰:孝宗为李广所误,抱民间子,我祖宗不血食者十四年。今太后有诏,令我起兵讨贼,亦知之乎?众相顾愕眙,燧直前曰:安得此言!请出诏示我。宸濠怒叱燧,麾兵缚燧。逵奋曰:安得辱天子大臣!因以身翼蔽燧,贼并缚逵。二人且缚且骂,不绝口,贼击燧,折左臂,与逵同曳出。逵谓燧曰:我劝公先发者,知有今日故也。燧、逵同遇害惠民门外。

(节选自《明史·列传·忠义一》)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会A御史萧淮B尽C发D宸濠E不F轨G状H诏I重J臣K宣L谕M宸濠N闻O遂P决Q计R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悛,悔改、改变,与成语“怙恶不悛”中的“悛”意思相同。
B.遗,赠送,与“留待作遗施”(《孔雀东南飞》)中的“遗”意思相同。
C.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与“王怒疏屈平”(《屈原列传》)中的“疏”意思不同。
D.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属,与“尔曹身与名俱灭”(《戏为六绝句》)中的“曹”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燧初任江西巡抚时,身边的人都是朱宸濠的耳目,但由于孙燧备加提防,没有给朱宸濠的人留下任何把柄。
B.为应对朱宸濠的叛逆,孙燧加固了城防;因担心朱宸濠劫持兵器,他又假装讨伐盗贼,把武器全部转移到别处。
C.孙燧曾经七次送出秘密奏章,报告当地的情况,并提醒朝廷朱宸濠要造反,可惜都被朱宸濠半途截获,未能送达。
D.孙燧明知朱宸濠的生日宴是一场鸿门宴,但还是以身犯险,并对朱宸濠假托太后诏令之辞进行了理直气壮的质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燧念讼言于朝无益,乃托御他寇预为备。
(2)我劝公先发者,知有今日故也。
5.孙燧应对朱宸濠的叛逆以失败告终,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7 .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刘三吾,茶陵人。初名如孙,以字行。兄耕孙、焘孙皆仕元。三吾避兵广西,行省承制授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乃归茶陵。

洪式十八年,以茹瑺荐召至,年七十三矣,奏对称旨,授左赞善,累迁翰林学士。时天下初平,典章阙略。帝锐意制作,宿儒凋谢,得三吾晚,悦之。一切礼制及三场取士法多所刊定。

三吾博学,善属文。帝制《大诰》及《洪范注》成,皆命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选》、《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皆总其事,赐赉甚厚。帝尝曰:朕观奎壁间尝有黑气,今消矣,文运其兴乎。卿等宜有所述作,以称朕意。帝制诗,时令属和。卖踢以朝鲜玳瑁笔。朝参,命列侍卫前;燕亭,赐坐殿中。与汪睿、朱善称三老。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忤意,礼遇亦渐轻。

二十三年,授晋世子经,吏部侍郎侯庸劾其忽职。降国子博士,寻还职。

三吾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自号坦坦翁。至临大节,屹乎不可夺。懿文太子,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户部尚书赵勉者,三吾婿也,坐赃死。三吾引退,许之。未几,复为学士。

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三吾等实属之。帝益怒,信蹈等论死,三吾以老成边。帝亲赐策问,更擢六十一人,皆北士,时谓之"南北榜",又曰春夏榜云。建文初,三吾召还,久之,卒。

(选自《明史》卷二十五,有删改)

A.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
B.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
C.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
D.榜发/泰和宋琮第一北士/无预者/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私其乡/帝怒/命侍讲张信等覆阅/不称旨/
2023-07-13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文言文阅读-突破考点专练一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进士。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赎罪还职。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帝从之。

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帝眷翱厚,时召对便殿,称“先生”不名。而翱年几八十,多忘,尝令郎谈伦随入。帝问故,翱顿首曰:“臣老矣,所聆圣谕,恐遗误,令此郎代识之,其人诚谨可信也。”成化元年进太子太保,雨雪免朝参。屡疏乞归,辄慰留,遣医视疾。三年,疾甚,乃许致仕。未出都卒,年八十有四。赠太保,谥忠肃。

(节选自《明史·王翱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A杨B士C奇D荐E擢F御G史H时I官J吏K有L罪M不N问O重P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夫人甚爱女”的“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含义不同。
B.“公固辞”的“固”与《庖丁解牛》中“因其固然”的“固”含义不同。
C.“若翁廉”的“若”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若”用法相同。
D.“数遣医视疾”的“数”与《鸿门实》中“范增数目项王”的“数”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翱深得皇上信任,曾针对官场积弊提出犯贪脏罪者不得复职的意见,得到了皇上的赞同。
B.王翱的仲孙走后门拿到秋试试卷,王翱认为科场舞弊对寒士不公平,就把试卷撕了烧掉了。
C.王翱的女婿想要通过王翱的关系调往京城做官,王翱不答应,女婿最终没能调入京城任职。
D.王翱从辽东回朝时,收了一同工作的宦官赠予的数颗明珠,后来他寻其后人,送还了明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帝从之。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5.请简要概括文中王翱的形象特点。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甘来,字和受,江西新昌人。父之才,西安府同知。甘来与兄泰来同举乡试。崇祯改元,甘来成进士,授中书舍人。后三年,泰来亦成进士,授南京太常博士。

五年,甘来刑科给事中。七年,西北大旱,秦、晋人相食,疏请发粟以振,而言:“山西总兵张应昌等半杀难民以冒功,中州诸郡畏曹变蛟兵甚于贼。陛下生之而不能,武臣杀之而不顾,臣实痛之。”又言:“赏罚者,将将大机权也。陛下加意边陲,赏无延格。乃红夷献俘,黔、蜀争功,昌黎死守,功犹待勘,急则用其死绥,缓则束以文法。且封疆之罚,武与文二,内与外二,士卒与将帅二。受命建牙,或逮或逐,以封疆罪罪之;而跋扈将帅,罪状已暴,止于戴罪。偏裨不能令士卒,将帅不能令偏禅,督抚不能令将帅,将听贼自来自去,谁为陛下翦凶逆者?”忧归。服阕,起吏科,进兵科右给事中,乞假归。

十五年,起为户科都给事中。中外多故,荆、襄数郡,贼未至而抚道诸臣率称护藩以去。甘来曰:“若尔,则是弃地方而逃也。城社人民,谁与守者?”乃上疏曰:“天子众建亲亲,将使屏藩帝室,故曰宗子维城。乃烽火才传,一朝委去以为民望,而诸臣犹晓晓以拥卫自功,掩其失地之罪。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疏入,帝大嘉叹。一日,帝诘户部尚书倪元璐饷额,甘来曰:“臣科与户曹表里,饷可按籍稽。臣所虑者,兵闻贼而逃,民见贼而喜,恐非无饷之患,而无民之患。宜急轻赋税,收人心。”帝颌之。

甘来遘疾,连请告。会帝命编修陈名夏掌户科,甘来喜得代。不数日,贼薄都城。时泰来官礼部员外郎矣,甘来属兄归事母,而自誓必死。明日,城陷,有言驾南幸者,甘来曰:“主上明决,必不轻出。”乃疾走皇城,不得入。返检几上疏草曰:“当贼寇纵横,徒持议论,无益豪末。”尽取焚之,毋钓后世名,遂投缓死。太常卿,忠节。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
B.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
C.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
D.是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名都为可守可弃之土/抚道为可有可无之官/功罪不明赏/罚不著/莫此为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授”“擢”“起”,在古代都是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其中“授”表示授官任命,“擢”表示提拔晋升,“起”表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被免职的官员。
B.“赠”“谥”在古代是对官员功绩的奖赏用语,其中“赠”特指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谥”特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
C.“乡试”“进士”,其中“乡试”指明清两代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只有在殿试中考中的人才叫“进士”,进士榜用黄纸书写,中进士也就称金榜题名。
D.“都给事中”,明代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科,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监察六部,纠弹官吏。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后,六部直隶于皇帝,升秩正二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各郡县百姓十分害怕曹变蛟的军队,因为曹变蛟的士兵会杀死难民冒充军功。
B.崇祯帝赏罚不公,文武之间、朝廷内外之间、士兵和将帅之间,都存在这种情况。
C.国家动乱之下,多地官员贪生怕死,不敢迎战,借着去勤王护驾的名义弃城逃跑。
D.国都沦陷,人心惶惶,有人传言崇祯皇帝可能已经往南方逃跑,吴甘来不以为信。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服阕,起吏科,进兵科右给事中,乞假归。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5.后人评价吴甘来“直言、爱民、忠君”,这些特点在文中分别有怎样的事迹佐证?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朱衡,字士南,万安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历知尤溪、婺源,有治声。迁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为福建提学副使,累官山东布政使。三十九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奏言:比辽左告饥,暂弛登、莱商禁,转粟济之。猾商遂窃载他货,往来贩易,并开青州以西路。海岛亡命,阴相构结,禁之便。从之。召为工部右侍郎。

四十四年,进南京刑部尚书。其秋,河决沛县飞云桥,东注昭阳湖,运道淤塞百余里。改衡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河漕。衡驰至决口,旧渠已成陆。而故都御史盛应期所开新河,自南阳以南东至夏村,又东南至留城,故址尚在。其地高,河决至昭阳湖止,不能复东,可以通运,乃定议开新河,筑堤吕孟湖以防溃决。河道都御史潘季驯以为浚旧渠便,议与衡不合。衡持益坚,引鲇鱼、薛沙诸水入新渠,筑马家桥堤以遏飞云桥决口,身自督工。劾罢曹濮副使柴涞,重绳吏卒不用命者,浮议遂起。明年,给事中郑钦劾衡虐民功,诏遣给事中何起鸣往勘,工垂竣矣。及秋,河决马家桥,议者纷然谓功不可成。起鸣初主衡议,亦变其说,与给事中王元春、御史黄襄交章请罢衡。会新河已成,乃止。河长一百九十四里。漕艘由境山入,通行至南阳。未几,季驯以忧去,诏衡兼理其事。

穆宗崩,大学士高拱以山陵工请召衡。邳州工亦竣,衡遂还朝。衡先后在部,禁止工作,裁抑浮费,所节省甚众。穆宗时,内府监局加征工料,滥用不訾,衡随时执奏。未几,诏南京织造太监李佑趋办袍缎千八百余匹,衡因言官孙枝、姚继可、严用和、骆问礼先后谏,再疏请,从之。帝切贵太监崔敏,传令南京加造缎十余万匹。衡议停新造,但贵岁额,得减新造三之二。命造鳌山灯,计费三万余两,又命建光泰殿、瑞祥阁于长信门,衡皆奏止之。及神宗即位首命停织造而内臣不即奉诏且请增织染所颜料。衡奏争,皆得请。皇太后传谕发帑金修涿州碧霞元君庙。衡复争,报闻。

衡性强直,遇事不挠,不为张居正所喜。万历二年,给事中林景旸劾衡刚愎。衡再疏乞休。诏加太子太保,驰驿归。其年夏,大雨坏昭陵祾恩殿,追论督工罪,夺宫保。卒年七十三。

(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一)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A神B宗C即D位E首F命G停H织I造J而K内L臣M不N即O奉P诏Q且R请S增T织U染V所W颜X料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幸”解释为“皇帝到某地”,与《阿房宫赋》中“而望幸焉”中“幸”意思相同。
B.文中“会”解释为“恰逢”,与《史记·陈涉世家》中“会天大雨”中“会”意思相同。
C.“山陵”原指山岳和冈陵,旧指皇帝陵墓。文中具体指穆宗驾崩后朝廷为其修建的陵墓。
D.“宫保”是明清各级官员的虚衔,是太子太保、少保的通称。文中朱衡曾担任太子太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衡为政颇有声望。针对奸商私载他货贩卖、与海岛亡命之徒相互勾结的情况,他建议朝廷禁止登莱商贸。
B.朱衡坚持开新河的决议,为此亲自监督施工,虽然在此过程中遭到多次弹劾与非议,但新河最终顺利完工。
C.朱衡在工部时,削减了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如诏命建造鳌山灯、光泰殿等,朱衡均上奏使皇帝停止了建造。
D.朱衡性格耿直,不被张居正所喜,所以到万历二年,林景旸就弹劾他刚愎自用,朱衡便两次上疏请求辞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辽左告饥,暂弛登、莱商禁,转粟济之。
(2)劾罢曹濮副使柴涞,重绳吏卒不用命者,浮议遂起。
5.针对黄河在沛县飞云桥决堤这一情况,朱衡决议开新河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