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美天际线,应该向人心延伸

何鼎鼎

日前,北京正在进行清理牌匾标识,这引来不少关注,正反两面声音皆有。赞成者认为,北京不少牌匾标识“很不首都”,毫无审美可言,摘了并不可惜;质疑者则认为,像“庆丰包子铺”这种街边一层楼高的招牌也被摘了,是否真的科学?是否太一刀切?

应该看到,无论赞同或是质疑,基点都是出于公共利益。大家的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北京要不要美丽的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与城市相遇,在登高远眺,也在行走其间。美丽的天际线,清朗的建筑立面,都是城市的靓丽名片。驻足黄浦江边或面对维多利亚港,有那条天际线在,就有上海风情与香港格调。具体到北京,没有人不会同意:维护故宫、钟鼓楼、永定门城楼等重要建筑(群)周边传统空间轮廓的完整,有利于保护老城平缓有序的城市天际线;维持长安街、通惠河等处公共空间的开阔清朗,对维护“北京的符号”是多么的重要。这不仅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顶层设计,也是每一个热爱北京的人的肺腑之言。

城市的核心是人,要塑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天际线,也要关注到人心的起伏。这其实是一条比天际线更重要的曲线。强化对牌匾的监管职能当然没错,对有安全风险的广告牌应该坚决整治,对违法私设的牌匾就应依法拆除,与天际线一起被清理的“架空线”——那些电线杆连起来的“城市蜘蛛网”,就赢得了无数点赞。然而,也要听到这样的声音:“没有了那块熟悉的招牌,迷路怎么办?”“牌匾没了,开车过来更找不着地儿了。”楼顶标志、路边店招,是城市的表情包、出行的坐标系,没有了还真容易叫人不习惯。而“3层以上只能安装一块牌匾标识”,对于一栋体量巨大、有多个出入口的高层建筑而言,是不是有只留天际线,不接地气的嫌疑呢?如若把有多年传统的“老字号”的牌匾也换成统一标识,又会不会失却一些传统的韵味、多元的丰富呢?人们的讨论,也是在期待更务实也更精细、更有效也更接地气的做法。

利益高度分化的时期,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什么是判断的关键标尺,什么是治理的最大公约数?应该属法治。为了净化城市空间,打造美丽天际线,北京新修改通过了《北京市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清理属于有法可依。然而,行政法上同样强调信赖保护原则。那些在老规范下合法合规设置的牌匾标识,其信赖利益是否应该得到保护?这涉及到政府的公信力。而在摘除过程中,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或许也可以考虑一下社会承受力的问题。一言以蔽之,精细化的管理一定是法治化的,也应该是将绣花功夫落实到治理全链条中的。

不妨再看看世界。无论纽约还是东京,都有一条被称道的天际线,也都有丰富而多元的城市空间。这不是建筑与天空交接的生硬墨线,也不是千篇一律的“统一服装”,而是接纳了建筑之上、空间之中的人文、历史与商业痕迹的。对于整座城市而言,这既是装饰性的,也是叙事性的,是能够讲述城市历史的。尽管今天,现代城市规划越来越强调其科学性,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城市的自我生长性。人们如此关注北京整治牌匾标识,正是在考量:刚性的城市治理之下,需要为城市的有机生长留下多少弹性空间。

如果说建筑与天空的交界线只是一条没有宽度的线,那么政策与人心的交界线应是有公共探讨的宽度和温度的。正因此,让城市天际线更美丽,城市空间更清朗,一个为了城市更美好的公共决策要凝聚起更多共识,既需要照顾到城市发展的规律,也需要兼顾各方利益、注重决策的透明化与公信力。毕竟,所有的建筑,归根到底是“人的建筑”。城市,是我们的城市。

(选自《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1.下列有关作者对“天际线”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让城市的天际线更美丽,让城市空间更清朗,决策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因为城市的魅力在于多样性与包容性。
B.作者认为要塑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天际线,也要稍微关注人心起伏这条曲线,两条线是相辅相成的。
C.作者认为当下确实鲜有毫无争议的公共政策,但要不要打造美丽的天际线判断的唯一标尺是法治,必须有法可依。
D.作者认为天际线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靓丽的名片,所以北京集中清理屋顶广告牌匾的行动,没有人不会同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首先从现象入手,针对打造城市美丽天际线,清理牌匾标识既有赞同也有反对的情况,提出问题——焦点不在要不要天际线,要不要整洁的城市空间,而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B.在为保护天际线而治理广告牌的问题上,还有很多北京人其实关注的不是摘广告牌本身,而是他们不喜欢“一刀切”的社会治理行动,因为这对生活带来种种不便,破坏多元的丰富,有损传统的韵味。
C.作者举纽约与东京城市美丽天际线的例子,主要是为了与北京的做法进行对比,得出刚性的城市治理之下,需要为城市的有机生长留下适当弹性空间的结论。
D.文章举了很多现实的例子,如有城市表情包特点的店招,有传统韵味的的“老字号”牌匾等,它们装饰城市,讲述城市历史,体现商业繁荣、城市活力,不会影响城市的天际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正在进行的清理牌匾标识行动引起了争议。虽然观点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落脚点都在如何才能让北京更美丽,更整洁。
B.驻足黄浦江边或面对维多利亚港,看到美丽的天际线,就能感受到上海风情与香港格调。因为美的天际线是城市靓丽的名片,对于北京这样的首都城市也是一样。
C.作者认为牌匾的监管整治既要以法规为依据,也要关注市民的实际需要。比如把有多年传统的“老字号”的牌匾换成统一标识,肯定会失却传统的韵味。
D.纽约和东京,既有一条为大家认可的天际线,也保留了城市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作者认为对北京来说这样的例子有借鉴参考价值。
2020-02-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行业剧须糅合好职场精神和人性温度

闫伟

近期,随着《猎场》《急诊科医生》《特勤精英》等电视剧热播,行业刷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作为近些年的热门类型剧,行业剧以聚焦某行业的发展态势、运行规律及职业特性为显著标识,让观众在享受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获得认知社会和励志向上的精神力量。但客观而言,如今的行业剧创作整体上还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个中问题主要有三:一是视野趋于狭窄,选材过度集中于医疗、律政、刑侦等少数行业,除此之外的广阔领域较少涉猎;二是焦点容易跑偏,举着行业剧的幌子打偶像牌、言情牌的多,而深入思考行业发展、精细描摹职场生存现状的少,导致很多所谓的“行业剧”变了味儿、走了样儿;三是专业程度不够,对于屡见不鲜的常识性错误和明显纰漏,普通观众尚且吐槽连连,遑论善看门道的行家里手。

那么,什么是好的行业剧?简言之,要把职场精神和人性温度不着痕迹地糅合起来,实现这一硬一软、一冷一暖的深融互动,并从中生发出充溢着审美愉悦的进取意志与人格光挥。《猎场》的播出之所以让人眼前一亮,就在于它将猎头职业的特殊性和人生情感的普遍性调和之后熔为一炉,把职场奋争表现得残酷却真实,把情场纠葛描写得跌宕却明亮。主人公郑秋冬被艺术手法区间化的四个阶段生命历程,各自颇具典型性地对观众产生了代入感和镜鉴作用,他身上承载的自尊自强、热血逐梦、善心处世等正能量元素随之直抵人心。同样,《急诊科医生》对于急诊科这一医院里的特殊场域进行了真实还原,在制造视听与情感冲击力的同时,裹挟着人间真爱与医者仁心的阵阵暖流,让观众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中真切体会医生的职业信念和人格操守。行业剧既要表现好“行业”又要做好“剧”,着实不易。创作者只有兼备苦学深研的意志定力与匠心打磨的艺术功力,才有可能交出令观众满意的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猎场》聚焦的猎头职业,还是《特勤精英》吴注的消防职业,都是之前电视剧业界的冷门地带,这类选题不但体现出主创的勇气和智慧,更显现出责任和担当。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值得被客观而精彩地再现于艺术作品中,受众覆盖广的影视作品更需要全面涉猎,这既是对从业者和观众的双重尊重,也是电视剧人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每一行业都有自身独特的属性和规律,行业剧在创作中如果浅尝辄止,观众必然不会买账。只有怀着虔敬之心深扎于行业内部,躬身实践、仰观德察,才能凭借经得起检验的内容实现口碑与市场的双赢。据称,《猎场》的编剧姜伟为了把故事写得地道,专门走访了跨国猎头公司、中小猎头公司以及职业介绍所,并反复研究真实的职场案例,从中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为剧作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传世之作总是深植于火热生活,行业剧如此,其他类型电视剧的创作也是如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业剧受到了观众的热议。一方面是由于其职场特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存在的种种问题。
B.《猎场》和《急诊科医生》都把职场还原得真实且残酷,剧中人物的正能量使观众深受感染。
C.职场剧《猎场》《特勤精英》选材冷门,但都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说明每一行业都有值得被发掘且能在影视中呈现的价值。
D.行业剧带有自身独特的属性,一定要深入行业内部,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检验的作品,实现口碑与市场的双赢。
2.结合《猎场》分析划线句的含义。
3.简要概括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行业剧。
2019-06-2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清江中学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3 . 让古老汉字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

黄德宽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消息近来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殷商时代(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王室使用的甲骨文,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记载了殷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甲骨文以实物形态保存和呈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文化遗产。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正是其价值得到世界公认的体现。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发端。在世界文明史上,历史悠久的几大古老文明,都曾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如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了圣书字。黄河流域汉字的出现,是中华文明时代到来的灿烂曙光。数千年来,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等古典文字,与它们所代表的伟大文明一样,都被历史的长河无情湮没而先后失传,唯独汉字与伟大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生生不息,永葆青春,成为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典文字体系,并在信息化时代依然焕发出蓬勃生机。

汉字记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传承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也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可以说,走进汉字世界,也就走进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殿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旅美著名学者唐德刚先生曾说:汉字即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根脉,促进了中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造福了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汉字文明对世界尤其周边国家也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甲骨文是现行汉字的早期系统和源头,尤为需要我们子子孙孙传承和珍惜。不仅如此,我们更应充分认识到光大汉字文明的使命,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所处的这个激烈变化的时代作出独特贡献。

汉字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灾难深重,中华民族经历了列强侵略的惨痛历史,汉字与中华文明也同样遭受了西方文化侵入的强大冲击。曾几何时,汉字被当作落后的文字,几乎面临灭顶之灾;废除汉字,实行西方拼音文字,曾经成为某些时期的主流声音。新中国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汉语汉字也成为世界上热门的语言文字,孔子学院遍布世界,汉字文明再次大放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悠久的汉字文明,是建立文化自信、推进文化繁荣的不竭源泉。因此,珍惜先人遗产,光大汉字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将对推进汉字文化研究、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产生积极长远的影响。作为从事古文字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专业工作者,我们要抓好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努力破解古文字研究难题,培养更多优秀后备人才,做到“绝学”不绝,“冷门”不冷,让古老的汉字文明为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增光添彩!

1.请概括古老汉字的作用。
2.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述思路。
3.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古老汉字为文化自信注入力量”的原因。
2019-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镇江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喧嚣文化该退场了

刘心武

近年来,外国人得出的中国游客总是喧嚣的直观印象,虽不免以偏概全,但这仍引发思索对中国公民开放旅游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国人真是富起来了,许多中国游客的首选地是欧洲,而且往往都把法国巴黎作为第一站。从巴黎方面传来消息,中国游客太喧嚣,说话声音特别大,像卢浮宫的画廊,中国游客一到,回音轰响,多半是表达惊奇、兴奋与快乐,但其他游客总不免对中国人侧目,管理人员则对此无可奈何。

根据笔者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国人(不是所有,但为数不少)嗓门大,在公众空间里也毫不收敛自己的嗓门,形成大声喧哗的效果,是在起码从上个世纪初以来就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而在上个世纪后半叶的前二十几年,这种文化更加普及,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强烈,目前通过中国旅游团在外部文化对比下凸显出来的这一喧嚣文化,只不过是其余绪罢了。

在上个世纪前半叶,这种喧嚣文化是伴随着进步的社会革命而生成的,有其宝贵的历史价值。在掀翻三座大山的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里,中国民众的喧嚣呐喊体现出了醒狮的气派,而这醒狮不是单个的人,是一个集体,是革命的阶级。在那样的一种历史进程里,个人的声音是微不足道的,个人总是必须汇聚到集体中,发出共同的呐喊,才算获得了一种正面价值。

在上世纪中后期,不仅阶级斗争是众声喧嚣,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也大体是处于那样的一种声境。比如1958年“大跃进”时的民谣,后来被郭沫若和周扬编选为一本《红旗歌谣》,其中绝大多数都必须吼出而不是吟出。

到“文革”时候,中国人的喧嚣文化达到了本民族历史以来的最巅峰。那时候屋顶、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每天会连续很久地播出声色俱厉的话语。当然,有时候也会播放特大喜讯。

进入改革、开放阶段以后,中国的情况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现在常有人用众声喧哗来形容时下的社会话语情势,但那是用来表达对文化现象已趋多元的一个形容。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上面所述的那些喧嚣话语即使还有,也非主流,文学艺术方面的个性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我是自己的独立生命个体意识在年轻一代里已经相当普及。但是,残存的喧嚣积习仍在,又增添了商业社会无情(至少是薄情)的竞争中的新喧嚣,这新喧嚣是欲求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浮躁嘶喊,也是欲望不能满足甚至还遭致失败沉沦的焦虑嚎叫,浸润到社会上各类人群,则会表现在各个方面。

在刚开始不久的欧洲游中惊动了西方人的游客喧嚣,其实是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嫁接出的怪胎,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成分,一种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忽视了自尊,表现出群嬉中的习惯性放纵;一种则是新富国民的炫富心理,认为无论到了世界上什么地方,老子有钱就可以随随便便。

1.请说说本文的三个论述层次。
2.如何理解“老喧嚣文化”和“新喧嚣文化”的不同内涵?请概述。
3.纵观全文,作者对各个阶段的喧嚣文化的态度是什么?
2018-0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2017-08-10更新 | 5260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