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是千千万万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贡献的杰出人士的代表。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对全党全社会而言,对英雄模范历史功绩的最好铭记,对他们英雄风范的最好尊崇,就是学习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转化为兴党兴国兴军的强大动力。

忠诚是事业之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身上闪耀着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从防沙治沙到巡边护边,英雄模范之所以能够以非常之品格成就非常之事业,最大的精神支撑就是家国情怀,最大的事业支撑就是许党许国的忠诚担当。

执着是动力之源。英雄模范不是一天炼成的,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英雄模范向人们展示着执着和朴实的价值……英雄模范所展现的执着,就是为国为民奉献的志向坚定不移,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守无怨无悔。这种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这种积跬步、至千里的坚持,既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品质,也恰恰是每一个人实现精彩人生的必需品格。

朴实是立身之本。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是英雄模范们所共有的品质。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的张富清,60多年来刻意尘封功绩,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充分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选自20199月《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儒家积极入世、勇于开拓的现实主义态度造就和凸现了儒家英雄主义精神,这一精神继承了原始人顽强生存的人性力量,以及春秋战国时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与自然的复杂情态中艰苦奋斗、实现自我价值的民族精神传统,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演变中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理性精神。

从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开始,人类无不相信自己的力量,指挥自然服从人的愿望:土反其宅,水归其昼,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礼记·郊特性》)在古代神话中,如《山海经》所记载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生动反映了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的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丧失战胜困难的信心,显示出人类所具有的英雄主义气概。

儒家总结了人的自强不息精神,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周易大传·彖传》说: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又云: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的意思。刚健自强的思想驳斥了依赖上天拯救的奴化观念,充分尊重和发挥人的内在意志和人格精神。这在民族精神史上如跃上地平线的太阳,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真理为理想为人生前赴后继,壮怀激越,无畏进取。

孟子把刚健思想衍化为一种大丈夫精神,即英雄主义人格。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是对历史的简明总结。孟子对此见解卓越: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因此,他提倡英雄主义的浩然之气,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公孙丑上》)浩然之气构成了儒家特质,培育了许多以死报国的民族英雄。

司马迁非常赞赏孔子的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推崇建功立业、扬名后世的思想,倡导儒家主张的砥砺名节、慎于死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他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又说: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理义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己也。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多为悲剧式英雄,但大都具有一种豪迈进取、积极奋发、建功立业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史烙下了慷慨悲壮、豪迈辉煌的刻痕。

英雄的内涵在今天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中都涌现出了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因此,我们的艺术创作应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

(摘编自李明泉《儒家英雄主义精神——儒家艺术精神的当代启示(四)》)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对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弘扬他们身上忠诚、执着、朴实品格的践行。
B.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反映了原始人同自然斗争的坚决意志,显示了英雄主义气概。
C.孟子总结了“刚健”思想,并将其衍化为“大丈夫”精神,也就是英雄主义人格。
D.新时代的艺术创作应该通过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书写时代的英雄和榜样,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层进式结构,分别从忠诚是事业之魂、执着是动力之源、朴实是立身之本逐层深入,论述新时代英雄观内涵。
B.于敏隐姓埋名突破氢弹关键技术、屠呦呦经过30余年成功研制出青蒿素,可作为材料一的论据,论证观点。
C.儒家英雄主义精神继承了前人强调的人性力量和主体作用,造就了积极入世的现实主义态度,形成了独特的理性精神。
D.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多为慷慨悲壮、豪迈辉煌的悲剧式英雄,既是因为他倡导儒家的英雄主义精神,又和他个人际遇有关。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儒家英雄主义精神的一项是(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C.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钟离权《题长安酒肆壁二绝句》)
D.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蜀先主庙》)
4.材料二论证方法很有特点,请举出两种进行简要分析。
5.新时代英雄观与儒家英雄主义精神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与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1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中国第57项世界遗产,填补了世界三大非酒精饮品(茶、咖啡、可可)中没有“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的空白。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当前全球唯一的“茶”主题世界遗产,包括5片完整的古茶林,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古茶林中有9个传统村落,居民5000余人。当地先民历经千年保护与发展创造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申遗成功,也将云南古茶园成功带入大众视野。

云南是世界茶树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制茶的传统,拥有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连片古茶园。在唐代以前,云南南部各民族便在森林中栽种茶树,形成古老的森林茶园,这种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生态智慧,具有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作为“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迈山,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地。景迈古茶园至今保存有规模较大的古茶林,茶园里古木参天,数百岁的古茶树依然郁郁葱葱。在景迈山世居的布朗族、傣族、拉祜族、哈尼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在成百上千年的时间里栽培、管理大叶茶树,探索出了合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林下种植技术,呈现出“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园”的独特景观。几乎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靠枯枝落叶的自然分解提供养分,各民族对古茶园恰到好处的管理和维护,使古茶园不仅拥有森林的外观,也澎湃着森林的脉搏。

民族生态学研究显示,景迈山古茶园中的植物物种数是现代集约化新茶园的4倍之多,生物多样性指数也远高于现代单作茶园。一座座古茶园是一个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以布朗族和傣族为主的景迈山各族群众因地制宜利用土地、布局村落,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又为各民族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体现了他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共通智慧。

古茶园虽坐落边疆,但与其他地域与民族同胞的交融从未停止。古茶林中孕育的优质古树茶,不仅是边疆民族同胞的生计来源,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由此衍生出的茶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发源于古茶园的“茶马古道”,穿越陇西走廊、藏彝走廊、苗疆走廊三大民族走廊,凭借其发达的道路系统,促进了众多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往来,成为民族间传统文化交流的大通道、各民族交融的大舞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古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代表性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张晴、龙春林《“茶”入世界文化遗产,昭示了什么》)

材料二:

茶产业是不少地区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山区增收的重要途径。茶产业如何健康快速发展呢?茶产业宛如一架翱翔天宇的飞机,文化与科技就是它的两只翅膀。

一翼是“茶文化”。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阐述道,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得茶而解之”,茶经历了“药用-食用-饮用”的演变过程。唐代陆羽的《茶经》在茶文化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促使煮茶、煎茶、饮茶之风扩散到了民间,还随着佛教传至日韩等国。宋代出现了专业茶师,斗茶成风,茶学评论和以茶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明末至清中期,海陆茶叶之路将茶叶传至欧美各地,茶文化在全球流行不衰,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以茶旅游、茶禅相融、茶器等茶文化为内容的第三产业从21世纪初开始发展,至今方兴未艾。茶至今还是不可替代的交际中介物,以茶为姻的事例不胜枚举。茶叶具有中和之美,其深郁的味道饱含人生况味,茶文化已融入民族文化之中。总之,这是我们加速发展茶产业的文化优势。

另一翼是茶科学,包括茶生态。别看小小的一片叶子,从种植、加工到饮用,处处浸透着科技含量,近年来,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逐渐渗透到茶业领域。陈宗懋的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了我国与世界其他主要产茶国的差距,对我国茶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出建议,包括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引入茶叶生产中来。陈宗懋希望,宣讲茶科技要通俗易懂,推广茶科技要简便易行,这样才能通过发展茶产业来助力乡村振兴。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方水土一方茶”,名茶的原产地都是风水宝地。比如湖南吉首山高水长,土壤中富含硒,有益于茶叶的微生物菌群丰富,所产黄金茶是我国优质绿茶品种之一。近年来,陈宗懋带领团队在吉首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生态茶园和标准化茶园的样板,显著提升了湘西黄金茶的品质。

(摘编自郝耀华、陈向军《“茶院士”陈宗懋:一片叶子也关情》)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普洱茶文化景观项目成功申遗,填补了三大非酒精饮品中茶主题文化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空白,有助于云南古茶园的发展。
B.因独特的茶林景观,独一无二的连片古茶园,先进的制茶工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顺利申遗。
C.云南的古茶园拥有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当地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实践充分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重要价值。
D.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唐宋明清上千年的传承,不仅在国内蓬勃发展,也在全球流行不衰,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发展,云南南部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生态。
B.茶文化发端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氏“得茶而解之”,它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纽带。
C.“药用—食用—饮用”的演变过程,体现茶叶从小众走向大众,从独特功用走向日常饮用的发展历程。
D.人工智能、分子生物学、新材料等新兴技术可提升我国茶叶的品质,也有助于我国茶产业的推广。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该歌曲呈现了恩施的古老民族礼节,表现了土苗青年对爱情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知名茶饮品牌“古著”,采用原产地茶叶原料,从古代茶文化中汲取智慧,成为覆盖全国的茶饮连锁品牌,注册会员以千万计,为人际交往搭建平台。
C.敬茶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大部分新式婚礼上仍然保留敬改口茶的环节,新人在婚礼上面敬双方父母并改口称呼,代表着新人正式成为一家人。
D.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茶园面积达345万亩,产量达32万吨,综合产值1051亿元,整个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发展态势。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熏豆茶又称烘豆茶,是江浙一带的传统饮茶习俗。当地政府准备大力发展熏豆茶相关产业,他们可以从材料中茶产业的发展和推广获得哪些启示?
2023-12-09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家想在作品里,表现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基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

有人把文学家的语言和画家的颜色相比,画家把一个颜色盆放在面前,红的、黄的、蓝的,画家又调配着这些颜色,画出五光十色的画。鲜艳夺目的,阴沉浓重的,愉快的人,或是悲愁的景物。但不会画的人,不会调配颜色的人,便连一个常见的萝卜也画不成功。

文学上的语言工作也是这样。生活里有无数的语言,各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有人把这些语言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它们巧妙地真实地连结起来,便能表现人性、时代。也有人组织不好,语言贫乏,便连眼前一只猫捕住了老鼠的事,也说不清楚。

(摘选自孙犁《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

材料二: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境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鲁迅如果不熟悉辛亥革命前后底层民众的处境和心情,就不可能塑造出祥林嫂、闰土、阿Q、孔乙己等那些惟妙惟肖的人物。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有一位苏联诗人形容作家坐在屋里挖空心思写不出东西的窘态是“把手指甲都绞出了水来”。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正所谓“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最终都是为内容服务的,都是为了更鲜明、更独特、更透彻地说人说事说理。背离了这个原则,技巧和手段就毫无价值了,甚至还会产生负面效应。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中国影视剧作品的美学变化呼应着时代大潮,与共和国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正如新中国的历史以1978年为界,可以明确区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在美学上,前后两个阶段的差异也明确可感。其中前一阶段,基本延续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艺术家和理论家们反复摸索出来的“人民美学”范式。这个范式,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指导的,它在要求艺术家 “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的同时,更要求“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因此,“人民美学”范式下的创作,以塑造英雄形象、先进人物形象为目标,以此作为教育和引导人民的模范。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范式一度走向了极端,削弱了现实主义的灵魂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

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恢复了对“人性、人情和人道主义”的描写,但也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到来,文艺和知识界一度出现过“告别理想、躲避崇高”的极端之论。经过1990年代“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反拨,容纳娱乐和消费合理诉求,形成了由先进的“人民美学”和多元的“消费美学”共同构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共和国美学”。值得强调的是,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觉醒时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影视剧佳作。他们将镜头对准了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者,表现的重心也从都市日常生活和儿女情长转移到工人、农民、士兵和革命工作者的生产、生活和斗争。扭转了塑造都市瑰丽新人物、平民小人物、世俗人物的潮流,转而刻画先进人物和英雄,展现他们的崇高美。《跨过鸭绿江》洋溢着革命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山海情》的扶贫干部们虽然面临着艰苦的自然环境,但同样有着必胜的信心;《觉醒年代》表现中共建党的初心时刻,充满革命激情和“社会主义绝不会欺骗中国”的必胜信念。这批作品在新时代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背景下,显示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共和国美学”的典型作品。

(摘编自刘海波《〈觉醒年代〉等热播主旋律剧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深入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并完全消化了,文艺工作者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B.中国影视剧作品美学从“人民美学”到“共和国美学”的变化,与共和国的发展密切相关。
C.“人民美学”范式在改革开放时期一度走向极端,主要表现在削弱了现实主义灵魂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
D.在“共和国美学”的范式下,刻画先进人物和英雄的作品优于塑造世俗人物的作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首先论述了语言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语言是表现思想、创造形象的最基本的工具。
B.材料一运用对比论证,把文学上的语言运用和画家的颜色调配进行对比,意在论证只有组织好、运用好语言,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C.材料二针对曹雪芹和鲁迅的事例,从反面进行假设,有力地证明了文学艺术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观点。
D.材料二引用“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增强了文章的文采,使论证更具有吸引力。
3.下列选项,最符合改革开放前“人民美学”范式的一项是(     
A.陆柱国的长篇小说《上甘岭》。
B.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C.埃德加·斯诺的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
D.铁凝的短篇小说《哦,香雪》。
4.针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材料一提出了哪些主张?请简要概述。
5.近年来,中国电视荧屏上出现了一批让人耳目一新的影视剧佳作,请结合这些作品的特点,给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出建议。
2023-11-2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一中等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夏天,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火热程度较之往年更甚。从研学团的学生,到亲子游的家长,再到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把博物馆作为暑期出游的首选之地。曾经小众冷门的风雅之地,如今成为大众青睐的热门之选。

常州博物馆副馆长路亚北认为,一方面青少年博物馆研学热确实带动了部分“博物馆热”,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群体走进博物馆。另一方面,大多数博物馆类的研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机构以盈利为目的,最后将博物馆研学产品做得流于形式,消耗了青少年的热情。博物馆最大的观众群体是亲子家庭观众,说明博物馆的教育力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学习和教育、进行文化旅游、知识提升的最佳目的地之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展人罗翔表示:“博物馆提供了生动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互动来更好地理解历史、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博物馆还经常举办教育计划、工作坊和导览活动,帮助学生和教育者深入研究特定主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这是导致博物馆持续升温的最大的初始推动力。这一政策非常有助于公众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加上《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新了,故宫》等节目的兴起,在整个社会上掀起了“博物馆热”。可以说,近年来的“博物馆热”是国家政策的结果和成果,反映了公众文化消费的升级。

“博物馆持续升温是我们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一个具体体现。”李文初表示。博物馆作为承载文明、传承文化、沟通古今的重要场所,在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今天我们全社会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近距离了解文化遗产。所以“博物馆热”不会仅仅是一时的潮流,它会随着我们文化自信力的增强持续发展。

在免费政策的初始作用力下,各地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博物馆热”将产生加速效应。未来即使博物馆恢复收费参观的政策,这一文化现象也会持续繁荣下去。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对于“博物馆热”要有清醒的认识。目前,“博物馆热”并非指所有博物馆都热。全国6565座博物馆,真正热起来的是国家级、省级的大馆,以及部分地市级博物馆,很多县、区级博物馆和行业专题馆还是门可罗雀。中小型博物馆则主要依靠临时展览和社教活动吸引观众。

(摘编自刚罡《博物馆热:从“升温”到“恒温”》)

材料二:

暑期“博物馆热”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更体现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广大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紧迫感和焦虑感。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这本是一件好事。不过,看似美好的“博物馆热”,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每逢假期,尽管博物馆在“限量、预约、错峰”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有许多热门场馆或展览一票难求,甚至出现“黄牛”恶意抢票、倒票等违法行为。一些博物馆应对客流高峰“措手不及”,欠缺有效服务机制,让博物馆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有些博物馆还陷入了追求“出圈”的误区,过于注重热度、人气、轰动效应,变成了网红拍照打卡点,弱化了其文化教育的本质。

随着“研学游”需求不断释放,一些团队和机构蜂拥而上,纷纷争抢这块“香饽饽”。相较于一般的旅行团,但凡带上“研学”字样的,价格就要高一些。不仅如此,博物馆课程的讲解专业程度参差不齐,一些讲师水平有限,搜罗些网络资料就敢上场讲给孩子们听,甚至还有机构冒用博物馆名义进行虚假营销。

大增的客流量,是人们对传统文化热衷程度的直观展现,但也给原本肃穆的博物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暑假期间,不少小朋友在展厅内四处奔跑吵闹。人群中大都是青少年,其中不乏戴着同色帽子、身穿同色T恤的研学团成员。在人潮涌动中,这些青少年几乎只能走马观花地瞧一瞧看一看,每到一处匆匆记上几笔,难以安静下来细致观察展陈物品。

无论是亲子游还是研学游,如何真正用好博物馆资源,部分家长仍不得要领。比如在一些父母看来,“到过即学过”,只要孩子到了博物馆,就算是完成了一次教育。还有一些父母认为“看过即学过”,跟在孩子后头,催促他们看这个看那个,却不顾孩子的兴趣在哪里。这样的参观方式,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会让孩子对博物馆产生恐惧和抗拒的心理。

(摘编自杭轩《博物馆不应止于热闹》)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热度的升高反映了我们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能让我们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B.青少年暑期研学活动致使“博物馆热”的形成,这一现象说明大众普遍认可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选择学习、教育、旅游、提升知识的目的地。
C.暑期“博物馆热”的出现,反映出旅游市场的快速复苏,体现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也折射出广大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焦虑感。
D.面对“博物馆热”,一方面要看到其体现出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愈发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该关注看似“热度”之下出现的诸多问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政策,不仅是公众文明素养、文化素养的提升的重要助推力,还是导致博物馆持续升温的核心推动力。
B.博物馆事业飞速发展借助了免费政策力量,未来如果各地博物馆恢复收费参观,那么博物馆受人们青睐的状况能否持续令人担忧。
C.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只要孩子到了博物馆,就意味着完成了一次教育。
D.“博物馆热”覆盖的对象只是少数博物馆,如国家级、省级的大馆,以及部分地市级博物馆,很多的中小型博物馆依旧处于少人问津的状态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中“博物馆热”成因的一项是(       
A.近日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在某短视频平台爆火出圈。
B.湖北省博物馆“礼乐学堂”联合武汉东湖小学筹办研学教育活动。
C.中国考古博物馆自9月16日起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D.《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于2023年元旦播出。
4.请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如果你是博物馆馆长,你认为博物馆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以应对“博物馆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三上·湖北武汉·期中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碗苏式汤面,浇头数以百计,精工细作汇聚万千风味;一曲吴语《声声慢》轻柔婉转,引得青年男女排起长龙,只为一饱耳福;一方园林浓缩天下山水,白天熙熙攘攘、碧叶红花,夜晚清净优雅依旧光影斑斓……这,是2500多岁的不老古城苏州的城市腔调

以全国0.09%的土地创造全国约2%的GDP,作为制造业重镇和现代产业集群高地,名列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前十强……这,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苏州的发展基调。

苏州等城市恰如苏作“双面绣”:一城双面,面面精彩。千百年来人文与经济的精巧调和、相得益彰,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绵延发展传奇。如果说人文是城市的腔调,那么经济就是城市发展的基调。人文与经济协调共生,犹如腔调与基调的匹配融合,是成就优美乐章的核心所在。

城市的发展基调至为重要,但城市的文化腔调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基调。苏杭为代表的江南地区,长期活跃的经济促成了持续的文化繁荣,长久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风格特质。精致、创新、内涵等文化特质,也是苏州等地经济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内在追求。文化影响人的创造,将腔调注入,融成独特的物质和精神发展成果。

城市的文化腔调越是醇厚鲜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调就能更加深厚持久。小桥流水、丝绸刺绣、戏曲弹唱,丰富的文化元素在苏杭等江南城市汇聚,既塑造了千年文脉遗存、城市精神,更使得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长盛不衰。历史证明,独特的文化中心更容易成为特色的产业聚落,坚韧的城市精神助推创业者深耕产业促成经济繁荣。城市也随之不断提升功能和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强化城市的腔调,稳住发展的基调,我们的城市就能激活人文基因,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以深沉的腔调赋能发展,让发展的基调独特而可持续,能让城市生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形成持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动人的城市之美,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展现。

(摘编自新华网·新华时评《城市的腔调里有发展的基调》)

材料二:

王澍是中国目前唯一的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其代表作品有: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一个迁居至杭州的“新杭州人”,他与这个城市的过去有着灵魂上的共鸣;作为一个建筑师,他对“建筑”这一概念有着存在主义式的危机感,这与他“冷眼”经历这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体两面。

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新周刊》专访了建筑师王澍。

《新周刊》:或许因为文化上的厚重,杭州的城市建设一直很受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王澍:杭州直到20世纪70年代都和一千年前区别不大,变化是80年代才开始的。20世纪初,西湖边的新新饭店只6层楼高,但造起来之后,被全国人民议论。杭州高度的破界是80年代末,西湖边上出现了第一栋50米高的高层建筑。突破这个高度之后,几十栋高楼就陆陆续续建起来了。

杭州可以说是中国城市登峰造极的样板,城是一半,湖山是一半,就这样维持了一千年。这个结构对中国城市的影响特别深远。颐和园就是西湖的翻版,而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西湖”。现在的杭州则是“1比20”,1份湖山,20份城市。但我只在“一半湖山一半城”的结构里活动,出了这个范围,对我来说就相当于出差,去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样的地方。

《新周刊》:对城市的过去您怎么看?挖掘历史身份的做法贯穿了许多城市,大家把城市最辉煌的历史再次装裱,不断强化类似的形象输出。包括杭州,也一直在寻找宋韵。

王澍:一个城市是需要有追求的,不能忘记过去。跟原有的生活历史脱钩之后,你除了抄别人没有出路。杭州追求宋韵是很自然的结果,因为宋朝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可以说是巅峰。但真正生命力的所在,并不是简单地拿宋朝来说事儿。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追求的高度。对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要有更高更远的认识;只是单纯地模仿或重现,恐怕很难让一个城市获得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历史的高峰,物质上特别发达,但难以保证就是文化上的高峰。你需要找自己到达过的最高点去比较。反过来,这个时代也有野心,想找最厉害的高手过招。

这个时代的城市风貌是不是有可能重现一千年前的美感?但重要的还是当下。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千年根本就是一刹那;在更长远的尺度上,还是看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对城市的打造,有没有留下点有意味的东西。这点意味,可以给当下的人以温暖,让一座城市成为融化在现实生活里的“精神高地”。

(摘编自《新周刊》2023年第19人物专访《慢下来,西湖才会出现》)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腔调”是指融合了市民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生活等内容的城市人文风貌。
B.“优美乐章”实际上是指城市人文风貌与经济发展协调共生而带来的良好状态。
C.“冷眼”是指建筑师王澍以一个学者的客观与审慎,冷静地看待杭州的变化。
D.“再次装裱”是说杭州城市现代进程的实质是复刻历史,缺乏新时代的创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杭丰富的文化元素促成了丝绸纺织等经济业态的繁荣,证明人文因素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如果一个城市不能生发出强大的力量,那么它在秉承自身独特的人文基因、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这两方面必然有所缺失。
C.建筑家王澍欣赏、推崇杭州原有的“一半湖山一半城”的城市结构,对于现在的城市结构特点并不认可。
D.王澍对于杭州寻找宋韵的做法做出了客观评价,既认可了这一做法的必然性,也思考了这一做法应具备的文化高度。
3.下列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都涉及城市与人文的关系,但前者重在阐述经济发展与人文因素的关系,后者重在探讨城市发展的具体做法。
B.材料一以苏州真实的生活画面和具体的发展数字,引出“人文需要与经济协调共生”这一观点,入题方式巧妙生动。
C.材料二中,《新周刊》由杭州的城市建设入手,重点讨论城市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关系,这展现出由浅入深的访谈技巧。
D.材料二中,王澍作为访谈的另一方,以更高远的视角审视当下时代的城市建设,这显示了一个优秀建筑师的素养。
4.好的新闻评论既要能对接生活,又要能引领生活。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实现这一要求的。
5.《城市愿景》栏目将采访你,希望你谈一谈对“武汉”这座城市的期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表达你的想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一词起源于劳动实践中的耕种、生产、手工、技艺等。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阐述的那样,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甚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将洒扫涓洁作为孩童启蒙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将之视为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有效中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劳动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使人直面生产、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人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知识,以此进行文化的启蒙和教化。

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当前,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的多种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即文化实践。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劳动教育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生产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制度,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进了文化实践的深入与革新。同时,劳动教育又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忘来时路,为文化实践提供源头活水,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体、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人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

劳动实践深化文化认同。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唯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实现。其二是文化超越。超越不是以鄙夷的眼光弃之不用,而是用关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实与传统的融合新生,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更好地传承、突破与创新,通过劳动实践与现实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新生。如果失去了具体实践路径,文化认同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也让实践和文化都失去了主体性。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的传统工艺,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还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摘编自马慧子   马梅《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

材料二:

2022年秋季学期起,劳动教育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由是,各地中小学在课程体系框架内,因地制宜,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种菜做饭学农活儿,木工花艺做公益,在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艺社团活动之外,孩子们又有了崭新的成长体验,各具特色,不亦乐乎。

为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价值观塑造、生活能力养成和公共意识培育3个方面,深耕细作,久久为功。

价值观塑造方面。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应侧重于价值观塑造,主要是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劳动,感受劳动,进而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果实。于潜移默化之中,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而为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是有责任的,从而树立起劳动光荣、自食其力和责任担当的价值观。

生活能力养成方面。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一共设置了10个任务群,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部分。相较而言,日常生活劳动部分实际意义更大一些,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等任务群,和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结合甚为紧密。通过此类课程的有效实施,能够让孩子们打小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和技能,养成自理能力。

公共意识培育方面。服务性劳动部分中,有一个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任务群,很有意义。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性公益活动、一些志愿服务,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从相对封闭的校园和家庭环境中走出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对真实复杂的社会提前有一些近距离的感知认知;而且,从全人教育角度来说,这也补上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一环。

另一方面,这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公共意识和利他精神,帮助孩子们尤其是独生子女,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模式,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摘编自陆建国《劳动教育不能简化为劳动体验课》)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
B.劳动其实就是各种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
C.文化认同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具体的实践能激发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
D.注重价值观塑造、生活能力养成和公共意识方面的培育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也与人的劳动密不可分。
B.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
C.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因此劳动教育是文化实践的本体。
D.自2022年秋季学期起,各地中小学因地制宜,开设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劳动课。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11岁的女儿不想读书,爸爸就带她在烈日下挖藕以体验生活的不易,4个小时下来,女儿脸晒到脱皮,爸爸觉得效果很好,因为事后孩子表示要好好读书了。
B.每周让孩子做一顿饭,从菜市场讨价还价买菜、择菜淘米到烧煮烹炸,让孩子们在掌握生活本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家务劳动的不易。
C.到山上挖笋、采茶,去田里拔草、摘野菜……这是某中学组织的“新劳动教育”研学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农事活动、走近自然,感受民风民俗。
D.鼎湖小学开展“今天我当家”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居家劳动,主动承担家务,在实践中培养劳动能力,树立起劳动担当和责任意识,做幸福生活的缔造者。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5.在大中小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课具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3年伊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很多人见面的问候语从“过年好”变成了“你看《狂飙》了吗?”。

②电视剧《狂飙》讲述了以安欣为代表的政法工作者和以高启强为代表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之间的正邪较量。除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演员的精湛演技、制作精良的道化服,《狂飙》在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立意深度等方面也给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

③该剧运用双线交叉的现实主义叙事手法表现时代发展变迁下的社会图景。一条线以正叙方式讲述省指导组下沉京海市彻查当地的“保护伞”;一条线用倒叙手法,通过安欣的视角回顾京海市最大黑恶势力强盛集团的发家过程,以及他与高启强之间的恩怨情仇。围绕三件核心事件,讲述黑恶势力攀附权贵、发展壮大的过程,以及一代代警察卧薪尝胆,不惜生命与黑恶势力抗争到底的经历,彰显了极强的现实意义。

④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该剧另一亮点。警察安欣勇敢却执拗,黑恶势力头目高启强重情又阴狠,为了女儿想做个好人却沦为了杀手的老墨,心怀除暴安良梦想却游走在黑白之间的警察李响,还有知人善用的徐忠,好警察陆寒等。各类人物轮番登场,通过巨大的人物关系网,延展成一幅错综复杂的时代发展图景。

⑤作为扫黑除恶题材,《狂飙》的立意并没有止步于讲述惊心动魄的黑白较量,而是更多地深入到对人性的挖掘和对现实的反思中。该剧没有把出身寒微、勤劳朴实的高启强一步步堕落成一手遮天的黑老大简单归因于个人选择,而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挖掘。借由扫黑督导专员徐忠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社会中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分配,导致基层百姓中有些人铤而走险,该剧既歌颂了正义,也对邪恶进行了深入剖析,实现了现实主义与主流价值的双向奔赴。

⑥当然,《狂飙》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反派相比,正面角色还可以更加丰满立体……但是瑕不掩瑜,创作者用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讲述,揭示了黑恶势力形成的根源,反思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制度性问题,并进一步回答了如何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之问,为刑侦题材创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选自《<狂飙>一路“狂飙”的启示》有改动       《光明日报》2023年02月)

材料二:

①行业剧,简而言之,就是以某个行业为背景,讲述从业者工作与生活的一类剧集。

②医疗、律政、警察类是行业剧的“老三样”。以警察题材为例,《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重案六组》系列,且有超高的人气和收视率;《警察荣珠》走的不是以往类型行业剧常用的“强情节、强冲突,强悬念”路线,而是聚焦基层派出所,刻画基层民警群像,呈现基层社会百态。用编剧赵冬茶的话说,“只要把人物写得鲜活了,把生活写得像生活了,一定会有人愿意看的”。

③除了“老三样”,一些行业剧还将镜头聚焦飞行员、房产中介、工程造价师等此前较少涉及的职业和行业领域。比如,哔哩哔哩(B站)自制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以一位95后女性遗容化妆师的独特视角,带领观众走近殡仪馆的日常工作,展现和探讨“死亡”这个话题,并触及亲子关系、互助式养老、网络交友诈骗等社会热点话题。

④优秀的行业剧层出不穷,但也有不少被观众诟病。主要有两点:一是“专业不足”,对职业的展现欠缺严谨、浮于表面;二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行业剧的幌子,实则“戏不够,爱情凑”,将职场“噱头化”“背景化”“模糊化”,本质还是偶像剧、爱情剧。由此看来,失败的行业剧的最大误区,还是现实主义创作导向的缺失。当今社会,有很多社会议题都可以通过职场这一基本的社会切口,进行直面和表达。正如专家所总结的,“行业剧的核心特质应是展现行业不失真、刻画人物不失焦,洞察业态不失语”。真实感,接地气,永远是网络行业剧的“刚需”。要制作好网络行业剧,关键还是要深入行业实践场景中,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真实状态,将专业性的行业知识与精巧的故事自然融合,贯彻和坚守现实主义路线,打造出真正叫好又叫座的行业剧精品。

(选自光明网《网络行业剧:展现行业不失真,刻画人物不失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飙》这部剧主题的深刻性表现在: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不是选择回避,而是进行反思和解答。
B.描画时代变迁下的社会图景,步步挖掘黑恶势力形成原因,在黑白较量中彰显国家清除黑恶势力的决心,是《狂飙》这部电视剧现实主义的表现。
C.文学作品中的“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扁平人物”指性格比较单一、突出、鲜明的人物。《狂飙》中安欣、李响、徐忠等就是“扁平人物”。
D.《狂飙》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独特的故事讲述方式等,给当下的刑侦剧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但剧中正面角色不如反派人物丰满立体,是这部剧的一处瑕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鲜活、生活真实接地气,这是优秀行业剧必须具备的条件。
B.制作行业剧时,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社会议题,并通过职场这一切口表达。
C.如果走“强情节、强冲突、强悬念”路线,也能制作出一部优秀电视剧。
D.精品行业剧需要真实严谨地展现专业性的行业知识,自然地融合精巧故事。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剧《玫瑰之战》聚焦律师行业,刻画了律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日常,并串起一个个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的法律案件,于法理故事中探析人情。
B.电视剧《麓山之歌》聚焦智能时代浪潮下亟待转型的国内重工业,通过大量呈现工人焊接等技术细节,探索面临革新困局时,从业者如何处理人与技术的新型关系。
C.电视剧《县委大院》讲述了在新时代大变革之下,县委书记梅晓歌与同僚团结民众顺势而为,艰苦奋斗,共建光明县的故事。剧情扎实、接地气,被称为“体制内必修课”。
D.电视剧《谈判官》中女主角凭借美貌与机智,敲开总裁的门,以一段“企业之间开展价格战争只会两败俱伤,还不如合并”的说辞,让两公司握手言欢。
4.材料二有几处运用了引用论证,请任选两处并分析其作用。
5.影视公司计划翻拍“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邀请你加入导演“智囊团”,为他们出谋划策。结合两则材料,联系自己阅读《红楼梦》的体会,你会给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法律精神和制度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

经过长期发展演进,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传承和弘扬。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很早的国家之一,法制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法律制度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大放异彩。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便产生了习惯法,夏朝之后的殷商进一步发展了奴隶制法律制度,至西周臻于完善。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礼乐刑罚制度,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主张以法而治,战国时期李悝的《法经》创新封建法典体制。西汉时形成的汉律60篇,两汉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为治国之重,一部《贞观律》蔚为大观。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代表之作。

汉唐诸代君臣和思想家熔礼义刑德于一炉,使中国封建法制呈现出国法、天理、人情融合的鲜明特色。隋唐时,中华法制文明逐渐定型与完备,中华法系日臻成熟。以礼入法,得古今之平的《唐律疏议》,以其完备的体例、严谨而丰富的内容成为封建法典的范本,在中华法制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立法产生深刻影响。不仅如此,《唐律疏议》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还超越国界,成为不少国家学习的范本。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它体现着中华传统道德、政治、哲学、伦理等理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征。中国古代注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礼法并重、隆礼重法方为治国之良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是中华法制文明的独特智慧。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无讼为有稳,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实施德教德治,刑罚适中宽缓。德主刑辅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惩罚是辅助。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材料二: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而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古人更注重事理、情理和法理的结合。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民间纠纷时,地方上德高望重的人往往会依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酌情处理。而在处理重大刑案时,则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去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一课题的过程中,中华传统法律从无到有,再到发展较完备,中华法系成为独树一帜的法律体系。
B.作为文物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法律制度先后涌现出西周礼乐刑罚制度、汉律、《贞观律》等典型代表。
C.无讼在维持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百姓长期进行道德教化即可实现“天下无讼”。
D.古代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在处理重大刑案过程中对错案严格归责等做法,客观上保证了刑事大案判决的公正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法制文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产生于4000多年前的夏代的习惯法,已经是当时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
B.《唐律疏议》可以体现国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点,它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影响,在国外也是不少国家学习的法典范本。
C.从“明德慎罚”到“德主刑辅”再到“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变化中可知,随着历史发展,刑罚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D.《春秋》等儒家经典被引入到古代案件审理中,在缓解法律严苛的同时,也实现了罪罚相当、礼法平衡。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C.“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D.“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在论证上的特点。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中华传统法制文明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有哪些。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钟情的一种娱乐方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少人一方面拒绝着短视频对时间的吞噬,一方面又无法控制自己在闲暇时刻打开熟悉的短视频App。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有人下载了某类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强制锁机的模式让自己放下手机,专注学习进行自我提升。有人直接将手机丢入手机监狱——一种带计时的如手机大小的盒子,防止自己对手机的沉迷。这都是借助外界手段摆脱手机对自己的控制,但取得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让我们沉迷于短视频的深层原因。那么,为何我们会如此沉迷短视频呢?

App的精准推送只是将内容推送到手机程序中,我们完全可以拒绝浏览,但是恰恰相反,不少人抱着手机熬夜刷短视频。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呢?深层原因在于短视频给予我们即时满足的快感。短视频内容的轻松愉悦,对深度的放逐,对用户口味的迎合,使我们当即获得愉悦感。不需要十年寒窗苦读的漫长时间积累,也不需要如王羲之般苦练出一个墨池,只需要一个短视频的时间——长则几分钟,短则十几秒——就能使我们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种低投资、高回报让我们放不下短视频。虽然,我们的生活需要轻松愉悦,但一刷就是好几个小时,显然是不可取的。总是能听到身边人或者网友对自己长时间刷短视频行为的自责:闲暇时间都在玩手机中度过,每次都很后悔,但是下次还是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呢?

我们应该培养延迟满足的能力,为更长远的满足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闲暇之余,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项技能,不仅时间长,过程还可能枯燥无聊;这远远不如放逐深度、迎合用户趣味的短视频对我们的吸引力大。但刷完短视频的我们除了哈哈大笑,还能收获什么呢?几乎没有。而阅读带给我们的是苏轼所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作家三毛所说的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这都需要时间的积累,是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是一种延迟满足,它带给我们的是进步、充实和成长。延迟满足的培养,让我们从心理到行动来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而不是借助外物强制拒绝。

我们还可以合理利用算法技术。既然算法技术能通过播放、点赞、关注获悉我们的喜好,然后精准推送,何不利用算法技术为我们推送更多优质实用的短视频呢?如有意识观看、点赞、关注实用类、学习类、传播正能量的短视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短视频App推送更多优质视频,从而脱离算法技术的陷阱。

(摘编自王园园《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有删减)

材料二:

如今,短视频以其个性化、碎片化、高黏度的特点,成为网民广泛应用的视频媒体之一。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大家记录生活和自我表达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

据统计,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5.01亿人;2019年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2亿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3亿人。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应看到,短视频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种种乱象,短视频拍摄的花费问题日益凸显,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把公共场所当成取景地,公众成了群众演员,影响到公共秩序;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换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可喜的是,近年来有一批优秀短视频创作者正在用不同的方式讲述着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尽管审美风格不同,讲述方式各异,有的精致,有的粗放,有的安静,有的热闹,但都鲜活蓬勃,与社交媒体时代负面内容更吸睛不同,短视频时代更看重记录美好生活——点赞风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记录消防员逆行的最美背影,歌唱普通人的亲情与爱情……时代需要更多把中国故事讲得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的拍客,用有正能量、有感染力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一个朝气蓬勃的中国。

(取材于牛梦笛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能给人带来即时满足的快感,这是人们沉迷于刷短视频的直接原因。
B.培养延迟满足感,是借助外物手段防止人沉迷手机,摆脱手机对人的控制。
C.短视频是一种新媒体,因其很容易传播扩散,具备较强的视觉感染力。
D.短视频发展迅速,生命力旺盛,但其未来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如何正确对待短视频”这个中心问题,材料从当下现状出发,探究为何沉迷,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B.材料使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增加了文章内容的丰富性,有力地支撑了论点,论述生动。
C.材料在论述“如何拒绝短视频的即时满足”的具体方法时,采用了递进式的结构,分别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D.材料第三段通过苏轼的诗句和三毛所说的话语,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延迟满足形式之一的阅读对我们的重要性。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用作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自媒体平台邀请明星代言产品,增加了流量和广告效应,吸引无数粉丝。
B.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有一群“银发知播”,他们平均年龄77岁,在网络间用心讲课,认真传播知识。
C.热词“上海郁金香吸引了众多网友前往拍照打卡,真相却是武康大厦门口根本不见花丛的身影,只是一小盆红色郁金香而已。
D.当下吃播行业的队伍尤为壮大,一些“大胃王”在镜头前大吃大喝,从而拥有了超高人气。
4.围绕“短视频”这一共同话题,两则材料各有侧重,请简要说明。
5.未来短视频这一新媒体形式怎样才能持续发展?结合材料,你有哪些建议。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什么样的社会精神才是中国当下文学创作所需要的“时代精神”呢?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概念,谈论者必须从逻辑上对“时代精神”的内涵考辨分析,才能说得清其人文意义。

“时代精神”的内涵之一是“时代”。从时间维度考量,时代变迁会影响文学的内容和风貌,不过,“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表示时间量度的概念,而是一个空间化的时间概念,其实际内涵包含时间(历史)与空间(社会)两种成分。这样说的理由在于:单纯的时间流逝并不会对文学发展造成什么特别的影响,影响文学变化的因素是时间序列(“时”“代”)中的“运”——社会生活的变化及其趋势。所以“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并不仅仅指某个“历史年代”“历史时段”这类单纯的时间单位,而是内蕴着社会生活状况(世情)的时空一体概念。“时代”概念的空间化还表现在,它常常与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语词合用,用以描述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比如“农耕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这类概念。

“时代精神”的内涵之二是“精神”。“精神”是人在时空存在中的意识维度。从语法关系上看,“时代精神”核心词是“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精神”是指人在伦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风貌,“时代精神”因而是指一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人文状况、世道人心,诸如价值、理想、信念、伦理、道德、人性中的善恶美丑状况等。“精神”之维在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因为文学活动最不能够承受的就是生命活动中的“轻”——没有价值和意义的自然生存状态。没有了“精神”,文学就成为没有生命力的花瓶;就连唯美主义的理论鼻祖康德也认为,如果没有精神(崇高)成分,文学只能产生纯形式的平庸之作。

“时代精神”的内涵之三是“世界精神”。“世界精神”是现时代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精神,亦即以“自由”“民主”“公平”“法制”为核心的文化精神——这也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精神。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世界已变成“地球村”的情况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不受其他国家文化上的影响而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圈子内。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社会理念都是以“自由”“民主”“公平”“法制”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文学活动不能脱离这一意义上的“世界精神”。

如果跳出形式逻辑的思维,从辩证逻辑的角度考量,“时代精神”内涵中还应该包涵“人文精神”及一个时代的社会走向与历史要求。“时代精神”中的时间之维固然决定了万物皆变、无物常驻,但万物在常变中也会有不变,比如人们对美好人性的渴望以及对人文关怀的需要,由于这一原因,以人的价值与尊严为目标的人文精神成为“时代精神”不变的追求。

(摘编自张清民《时代精神与高峰文学作品》)

材料二: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的民族精神,以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基调的革命精神和以改革开放、锐意进取为动力的创新精神的集合体,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创作都应跟上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命题。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应该努力观照并颂扬时代精神,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影视生态家园永葆青春与活力。

以时代精神为航标,提升创作格局

影视创作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文化自信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艺术定力,在作品中展现时代精神赋予的气度、胸襟和情怀,把个体命运、寻常生活置于格局更大的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之中。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七个故事讲述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其中有大事件的史诗气魄,也有小人物的朴素情感,成为献礼电影的扛鼎之作。电影《流浪地球》以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在硬科幻的类型范畴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东方审美。这些作品视野开阔、情怀高致,于宏大处提炼哲思,在细微处温养心灵,把时代精神深刻融入创作格局之中。

以时代精神为灯塔,发掘创作主题

在新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孕育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不朽的精神丰碑。2020年,在抗击疫情中孕育的“抗疫精神”又为时代精神注入新的内涵。这些精神财富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

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成为诠释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在远方》等剧讲述改革开放40年间,筑梦未来的普通人为改变国家面貌和个体命运,开拓事业、成就出彩人生的故事。《花繁叶茂》等剧聚焦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深情刻画新时代新农村的山乡巨变。这些作品,高扬当代中国的精神风帆,深入挖掘创作主题,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和深情礼赞。

以时代精神为源泉,汲取创作灵感

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和社会现象,为影视创作激活了灵感。在影视创作中,如何把时代精神灵活且巧妙地融入作品当中,这考验着创作者的艺术智慧。电视剧《都挺好》聚焦原生家庭的苦乐年华,深入探讨由于家庭观念、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冲突矛盾,并试图以亲情化解芥蒂,用理解消弭隔膜。这些作品从时代精神中汲取创作灵感,走心、动情、努力地描摹人民群众的朴素情怀和烟火人生。

(摘编自杨洪涛《时代精神是影视创作的永恒动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时代精神”中的“时代”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时间概念,其实际内涵包含历史与社会两种成分。
B.唯美主义理论鼻祖康德认为,文学创作要重视“时代精神”,文学缺少了“时代精神”,就只能是纯形式的平庸之作。
C.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精神”是一致的,这也是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社会文明的核心理念。
D.《我和我的祖国》和《流浪地球》两部电影的共同点是有大事件的史诗气魄,并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东方审美。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耕时代”“后工业化时代”等概念中,“农耕”“后工业化”等词,与“时代”概念合用,体现了“时代”概念的空间化特点。
B.因为万物皆变、无物常驻,所以以人的价值与尊严为目标的人文精神成为“时代精神”不变的追求。
C.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的集合体,艺术创作应跟上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命题。
D.当代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和社会现象激发了影视创作者的灵感。
3.下列说法不能作为“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成为诠释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的论据的一项是(     
A.电视剧《激情的岁月》讲述了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为“两弹一星”事业刻苦钻研、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
B.电视剧《伟大的转折》描绘长征之初,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更为年轻的中央红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从幼稚走向成熟、胜利。
C.电视剧《三十而已》以年龄为坐标,以女性成长为主题,以事业和情感为容器,精准描绘职场女性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
D.电视节目《青春在大地》在扶贫政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帮扶对象最真的情感和最朴素的生活愿景,在劳动者中发现美。
4.结合材料一内容,给“时代精神”中的“时代”一词下定义。
5.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