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7月4日,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他们按计划圆满完成了我国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B.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了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这次星际探索也展示了中国人无畏风险和挑战,攀登科技高峰的信念。
D.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从而帮助航天员隔离恶劣的太空环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使我们坚信未来浩瀚太空将会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
B.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C.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可以通过用安全带将航天员与航天器连接的方式加以解决。
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A.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2023-01-05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态度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鳢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馈赠了人类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但对人有亲疏之别、差等之爱,对于人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也是有差别的。
B.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相依赖,互相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地球生命。
C.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最终导致环境危机,是因为人们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D.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和“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都属于此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的。
B.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名句,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C.恩格斯的话说明,急功近利的观念最终将祸及自身,所以人们不能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D.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完全不同。
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B.“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C.“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D.“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4.简述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请结合材料谈谈其理论依据。
2022-12-30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诊断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经验或活动过程中,这一过程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统一。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这一理念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具体的显性教育课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体现育人方向和宗旨。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要潜移默化地渗透育人价值,必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领其他课程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课程思政”的指导作用。

“课程思政”理念下,各类课程都有其亟待挖掘的价值元素。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达到对人类之知的整体认识,形成素质底蕴。这就要求教授的学科知识应是内在整合的、完整的,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基于此,“课程思政”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

价值问题是推动“课程思政”绕不开的本源问题。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维度。首先,“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知识导向不能没有价值作支撑,失去了价值导向就会失去人才培养的方向。其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以德为统领,重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对文化知识,体育精神、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等的培养,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全面发展要注重个性培养,在全面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再次,“课程思政”应正确认识和处理意识形态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的关系。既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有所侧重,使主导性与多样性紧密结合。

“课程思政”以课程为平台,旨在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实现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实现多学科教师的相互配合,达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价值的聚焦,育德才兼备的当代青年学生,只有“课程思政”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一门学问,课程才能真正体现出育人本质。

(摘编自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等举措,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开好“大思政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遵循。

“蒙以养正,圣功也。”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培根铸魂,开好“大思政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当前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差,实质上是办好思政课的理念再更新、视野再开阔和格局再拓展。

从实践看,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课程思政存在“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大思政课”是破解当前思政课建设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善用之、常用之,不断增强铸魂育人实效。从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再到建构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工作方案》着手整合思政课资源、推动综合改革、完善教学内容,为的就是以全方位系统化部署激活社会“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

中国航天员为“天宫课堂”担任“太空教师”,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建设者、科研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代表在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上共同讲述冬奥故事……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聚焦“课程”属性,坚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实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制度,积极开发现场教学课程和资源。只有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多样,师资更加庞大,“大思政课”才能取得大效果,收获大反响。

讲好用好“大思政课”,必须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抓好落实执行,确保“大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全面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一定能让“大思政课”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功效,激励广大学子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摘编自鲁阳《以全社会之力开好“大思政课”》,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思政”理念要求要把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课程作为隐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上与思政课相统一,不能与其背向而行。
B.“课程思政”理念下,不论是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引领,都呈现出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C.讲好用好“大思政课”,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能够充分体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
D.课堂教学是落实“大思政课”的主要渠道,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会对“大思政课”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如何让思政课发挥更高的教育效能,在具体举措上都关注到了各种学科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B.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应立足学科的特殊性,改革专业课程话语体系,找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间的契合点,推动二者的有机融合。
C.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学科的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紧密关联。知识导向是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科的支柱,而价值导向则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D.目前,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围绕“课程思政”理念,进行教学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语文课教师在课上适时讲述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求新知,鼓励学生传承科学家科研报国的奉献精神。
B.截至2021年底,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较2018年增加5万多人。
C.学校教育以培养“面向高科技”人才为目标,注重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科特点,进行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和规划。
D.“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4.语文课也是“大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理念已被人们广泛认可与积极实践。请结合两则材料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5.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大思政课”的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暴力,实际是一种舆论暴力。这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在没有互联网的社会,流言蜚语带来的伤害,同样不少见。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将这种扭曲的舆论力量前所未有地放大,它对个体的伤害,很多时候可能是“毁灭性”的。

网暴为何会如此流行?这方面的分析其实已经非常多。有人说,互联网的虚拟性,让一些人放弃了言论责任,从而导致“口不择言”的现象变得更多;还有分析说,在网络上输出语言暴力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在网上谩骂他人,实际是为了追求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这些分析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同时也要看到,多数网暴者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线下可能同样是善解人意的,甚至,一些网暴本身还是打着“主持正义”的名号出现。这背后对应着的两种社会心理结构可能仍需要被重新认识。

其一,互联网的普及,或者说线上生活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对“远方”及遥远的他者的共情,缺乏对“远方”世界的多元理解。这两年,社会学家项飙的“附近的消失”概念很火,它指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只关心自己和更遥远的世界,而对自己所身处的环境缺乏应有的体认。但就网暴现象来说,可能很多人对于遥远世界的关心,也同样是有隔膜的。因为他们只是带着自己的固有偏见去“认识”远方的世界和人,而没有表现出该有的包容与共情。

其二,由部分网友正义感“爆棚”所制造的网暴,或许与现实中维护正义的力量没有让足够多的人产生信赖有关。作为个体,有正义感是好事。但是,当“正义感”在网络上集体输出,变成一种私刑,无疑就越过了界限。其带来的结果,不仅与正义无关,还制造了更多的伤害。

网暴流行的原因,总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互联网的传播介质特点,为网暴的输出提供了便利,并强化了网暴的“威力”;另一方面,它是真实世界的一种投射。换句话说,它发生在互联网上,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与真实的社会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何通过改造后者来实现对网暴的釜底抽薪,注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对人心的涵养,也有赖于现实治理的优化。

(节选自光明网《网暴频繁出现,我们该如何反思》)

材料二:

网络同心,文明同行。8月29日,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社会共建论坛在天津举办。有关政府主管部门、部分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平台负责同志,以及正能量网络名人、青年好网民代表等共同围绕论坛主题“争做网络文明使者共建网上精神家园”畅所欲言。

东风浩荡,无边波浪拍天来。30余载时光,曾经“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万里神州,现在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今天的中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好,心情好,生活工作好。我们越发深刻认同于这个最朴素的道理:“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文明的网络世界,是人民之福、发展之要、时代之光。

网络文明,须凝聚“上善之力”。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同样也来自于一个风清气朗的互联网空间。网络文明是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领域,也是为党育人的重要载体。文明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说到底,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负面纠偏。比如在今年网络文明大会上发布的《共建网络文明天津宣言》提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网络文明新格局”又比如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该引导的引导,该整治的整治,网络生态环境自然气清景明起来。

网络文明,须倡导“共享共建”。文明不是一触而就的,更不是可以突击完成的。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需要的是朝夕之功、春秋之力,需要的是韧性和坚持。事实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依法治网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网络安全法到数据安全法、再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陆续出台,网络文明的基座越筑越稳。共建文明环境、共享文明新风——对于亿万网民来说,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争做新时代好网民;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重信守诺、科技向善,践行社会责任;对于网络社会组织来说,健全规范、自律互律,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人人争当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网络素养的培育者、网络诚信的践行者、网络文明的弘扬者,逐渐把“最大变量”变为“最大增量”、将“最大流量”转为“最大能量”。

键盘间有星辰大海,鼠标上有日月山河。就像网友说的,每一个代码背后,都有一场跨山越海的奔赴。是的,2022年的中国互联网,成长许多、勇毅许多。天朗气清、风清气正,是人民对网上家园的美好向往。网聚正能量、共画同心圆,是时代对网络强国建设的深情呼唤。有专家认为,新时代中国网络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为净化全球网络环境、修复全球网络生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深入推进全球网络文明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而其实,这智慧、力量和方案,恰是新赶考路上全球命运共同体共振之频率、共鸣之和弦。

(节选自中国青年网《2022,奔赴网络文明的星辰大海》)

材料三: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创造了新的社会交往空间,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给公共事务治理带来重要变化。近年来,城市基层治理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互联网+党群”“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居民”等服务平台,实行在线办事,兼有信息采集、利益表达、民意征集功能,提高了政府效率,便利了公众参与,增进了社会福祉。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普及应用,一些城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开发了多样化的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互联网+”属于一种技术治理路径,将技术治理嵌入公共治理过程,目的在于依靠科技赋能,及时识别、回应并解决问题,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技术治理具有天然的工具理性导向,然而,过于强调技术因素则会忽略人的价值。引入技术治理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在基层治理中,以人为本具有明确的价值规定性,就是要关注人的需求,坚持为民服务,及时识别基层问题,协调相关责任主体有效解决问题。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秉持公众参与的价值导向,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构建社区论坛,支持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从政社互动的视角看,互联网技术扩展了居民参与、需求表达和监督行政的渠道。借助社区APP等应用软件,居民可随时提出服务需求,并在第一时间传递给相关责任主体。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公共部门只能对共同需求作出回应。基层治理需要基于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分工,合理界定公共部门的职责边界,做到政府有为而不越位,不能凡事都由政府包办。

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价值导向,通过议事机制来增进利益协调。基层治理主体包括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行动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具有差异性,基层治理需要运用协商民主机制,围绕普遍关注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构建集体论坛,让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各方在论坛中表达诉求,同时也倾听他人意见,在对话中调整各自偏好,在互动中增进共识,形成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进而组织集体行动。

(节选自人民论坛《“互联网+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行动路径》)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的虚拟性,让网民放弃了言论责任,他们变得不再善解人意,常常打着“主持正义”的旗号,口不择言,在网络上输出语言暴力。
B.今天的中国,网民规模突破10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是我们的福祉。
C.网络文明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的是朝夕之功、春秋之力,需要的是韧性和坚持。
D.“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把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根本目的,一方面需要技术治理,同时也需要重视人的价值,注重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为流言蜚语创造了温床,使得越来越多的个体受到伤害,这些伤害很多时候可能是“毁灭性”的。
B.多数网暴者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线下可能同样是善解人意的,甚至,一些网暴本身还是打着“主持正义”的名号出现。如果不幸遭遇网暴,可以点燃网民的“正义感”,使之在网络上集体输出。
C.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明建设说到底,来自于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正面引导,二是负面纠偏。
D.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需要坚持协商民主的价值导向,通过议事机制来增进利益协调;参与议事各方只需要维护自身利益,不必考虑其他方面的建议。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用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田家庵区城管局便民服务窗口,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B.工商管理部门严抓网红直播间卖货,坚决不让假货进入市场。
C.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公开栏目。
D.光明村,通过网调为修建公路集思广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读了上面的三则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奔赴网络文明的星辰大海”。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
2022-1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普通高中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简称“通语”,是一个国家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使用的语言和文字,在当代中国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宇。通语是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在现实社会中,通语使用范围和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总体上来看,通语普及程度高的地方,往往市场经济发达。

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这种线性相关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社会根源。早在1966年,有语言学家就观察到:“一个语言极度繁杂的国家,总是不发达的或半发达的;而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总是具有高度的语言统一性。”有学者在基于统计数据作实证分析后发现,劳动者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程度在11.62%15.60%之间,其内在逻辑主要在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语言文字不只是语言文字,更是一种文化资本,是一种身体化的资本形式,它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劳动者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也就意味着劳动力资源质量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进步。

通语普及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相关关系,也与人们的日常经验深度契合。在城市中从事着环卫、保洁、保安等收入相对较低的职业的人们,许多都操着较为浓重的乡音。在收入越高的职业中掌握通语的劳动者比例通常也更高,总体上呈现通语掌握程度与职业薪酬回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在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被当作是“一项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扶贫措施”。早在2016年,国务院就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加强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特困群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语言扶贫举措。当前,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同时也迎来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艰巨任务,更需要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素质,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当然,在做好通语推广普及的同时,还应处理好通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的关系,促进少数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形成通语推广普及与少数民族和地方方言保护的有机统一,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这本身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修筑乡村振兴的“‘通语’大道”》)

材料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得以更广泛地应用,而方言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则不断缩减。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早已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概念。

方言,本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方言已逐渐形成完整的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并已成为区域内民众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联结纽带。方言富有特色的表达,往往与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等相互融合,是乡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句句方言,连缀着很多人有关故乡的记忆。方言在长期的使用中,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在急遽变化的全球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如果方言与故乡的过往一并凋零,乡愁也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无论是出于情感传承,还是从文化传承等角度考虑,方言都应当受到保护。

保护、传承好方言应当成为一种共识,但保护方言不能只停留于理念层面。要实现“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必须落脚于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中。作为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文化资源,方言文化一旦消失就很难恢复。因而,保护工作必须重视起来。

更好地保护方言,民间层面的传承与保护必不可少,相关职能部门的主动作为同样不可或缺。湖北省早已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依托一批高校,湖北建立了10支调查团队,计划在3年内完成对省内50个汉语方言点的调查和记录。政府部门的积极介入,为系统、全面、深入地开展相关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创造了优渥的外部条件。

保护好方言,还离不开新科技、新手段。以湖北为例,调查团队分赴不同的汉语方言点实地调查,并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每个调查点,寻找4名“方言发音人”。这些“发音人”,需在当地生活时间较长、到外地较少,能说纯正地道的方言,调查团队将对他们进行语音采集。而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等相关依托新媒体渠道的保护举措,也正在推进之中。

(摘编自梁建强《留下乡音留下方言,或许不能再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代中国,通语是一个相对于少数族群使用的语言文字而言的概念,简单地说,通语就是普通话和简体汉字。
B.研究表明,劳动者的语言能力对劳动者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语言能力的提升会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C.通语掌握程度与职业薪酬回报之间总体呈正比例关系,这从都操着乡音的保洁、保安的相对低的收入可见一斑。
D.方言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及早地保护、传承好方言需要社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脱贫攻坚战中,语言扶贫的举措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对乡村劳动力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B.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普通话的更广泛地应用,这些都是影响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因素。
C.湖北省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片区项目,将对50个汉语方言点进行调查、记录,政府部门的介入对方言保护意义重大。
D.新科技、新手段可以有效保护方言,如对方言进行音、像摄录和语料整理,建立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都是值得推广的做法。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一些农村地区的小方言已呈现濒危状态,徐州、怀化、厦门、广州等地农村的方言,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萎缩趋势。
B.到2030年我国城市和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未来中国的汉语方言保护可能就是什么样的方言值得保护的问题。
C.2017年,科大讯飞发起了“方言保护计划”,已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并开始建设中国方言库。
D.截至日前,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苏州话比赛,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培训班。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普及通语与保护方言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过去中国社会以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会中血缘亲朋因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几乎从小就周旋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中国开启加速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方式,直接冲淡新世代青年群体对亲戚之间礼物馈赠的渴求,并在情感上也降低了对亲戚的心理需要,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00后世代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而改变,也都在互联网中实现。特别是随着国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共享同一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断亲”现象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节选自胡小武《“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有删改)

材料二:

青年群体“断亲”之后,中国人的亲缘关系将会走向何处?

中国人向来重视情谊,这体现在乡野、在市井、在家国,在一切人与人产生联系的场景之中。也正因这份对情感的重视,类似亲缘关系、师生关系、邻里关系变淡等话题才屡屡引发热议。理性观之,今天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深层次变革,各种人际关系都面临着重新磨合调整再建构的过程。比如,亲友虽生活在不同时空,但各种“欢乐一家人”的微信群里,莫不是热闹非凡。再如,随着城市家园居住日久,邻里之间确实不再“鸡犬之声相闻”,但周末假期相约露营、抗疫期间彼此关照等,折射的何尝不是温暖关系的崭新回归。越是陌生人社会,人们就会越渴盼温情,只要内心这份情感追寻不变,只要中国社会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生长萌芽。

随着社会经验增长和心智成熟,身为家长的成年人必然遵循亲戚交往的基本伦理,逐渐适应婚后更多亲戚的交往习惯。为人父母后,在围绕孩子哺育、教育、生活、成长等问题方面,大多会形成中国式家长心理。绝大多数中国家长心里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懂礼貌、有情商、合群、有朋友,这些心理期盼事实上包含一种“亲缘唤醒”功能,表现为对自己繁衍后代的自我认同,对血缘、亲缘关系有直接认知和生命体验。他们多数会逐渐适应“中国式”家庭亲缘关系规则,逐渐学会经营自己的家庭和亲缘网络,最终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经营和维系中国传统的亲缘关系。

“人”字一撇一捺,意蕴着“相互支撑”的智慧。任凭时代变迁,人与人之间始终都需要互动交往、友爱相帮、彼此温暖。为加固这份情感联结创造条件,人人相善其群,延绵千年的中国温情必将在现代社会找到更好的存在方式。

(节选自“中廉在线”《当代青年“断亲”现象恐引发亲缘关系恶劣,需警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了青年人身上,学缘关系也逐渐取代血缘关系,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B.亲人拉起微信群、邻里之间相约露营、小区住户在抗疫期间彼此关照,这些都展现出了中国社会文化始终不变的精神内核。
C.传统中国社会常需要依赖亲戚关系取得互助资源,如今人们获得资源的方式更多元,这也成了青年世代“断亲”的原因之一。
D.当如今的青年人有朝一日成了家长,这些包含有“亲缘唤醒”功能的心理期盼自然就会让他们慢慢学会经营亲缘网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断亲”的问题,但是两者的侧重点有区别。
B.材料一对“断亲”抱以一种明显的忧虑,相较而言,材料二的态度更客观理性。
C.“断亲”现象可以说是传统社会迈向现代化社会过程中的一种衍生现象。
D.虽然互联网让青年人的生活方式更原子化,但它其实也可以被用来维护亲情。
3.下列选项中,最贴合材料一观点的论据是(     
A.在温州农村,婚礼习俗也越来越有文化味了——文化礼堂里张贴着喜字,披挂着红纱,父母致辞叮嘱传承家训家风,全村乡亲踊跃观礼贺喜。
B.台湾青年演员魏晖倪因为工作留在北京过年,除了为自己备好“一解舌尖上乡愁”的年夜饭,更与岛内家人早早约好“云上”围炉、拜年。
C.湖南多家教育类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助力“云课堂”的搭建,保障学生在家学习质量。
D.“今年读书父母终于不用再帮我向亲戚借钱了。”来自千岛湖的学生戴建征接过杭州福彩中心的5000元助学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4.从《论语》中子路、曾皙等人侍坐时的亲近,到今天同学们毕业分离时的不舍,中国人一直都看重“同窗”情谊——学缘关系。请参照材料一的角度分析学缘关系在中国社会非常重要的缘由。
5.在讨论当下青年人的“断亲”现象时,有人说如今的小青年都厌烦亲戚,就是因为现在的青年人普遍都很自私,对亲情很淡漠。这样的说法既不合事实,也有违逻辑。请运用逻辑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反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元素,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潮

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这种先锋与复古碰撞的创意,在追求个性化表达的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搭上国潮的列车。除了已经流行起来的汉服、破圈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各大景区标配的特制文创雪糕,白酒、口红、家具、家电、电子产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国潮款

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我国也在朝这一方向加速推进。在后现代社会,商品不再是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更具有符号价值,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更多是为了获得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购买和消费国潮产品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还有一些国潮产品在设计中跟风猎奇,把诗文字词、典籍图画、车马舟船等古风元素进行生硬嫁接或胡乱杂糅,通过所谓后现代艺术化处理装饰门脸以示复古。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把日韩风当成国潮范。如此的国潮产品,降低自身文化品位事小,阻碍文脉传承事大。

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文化内涵与文化运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还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它应该是人们潜意识对自己文化产生的一种虔诚信仰,对自己历史的自觉传承。中国品牌的潮流之势兴起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理应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筑牢品牌自信、反哺当代文化,拉紧彼此共生共荣的纽带。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

材料二: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为中国自主品牌汇聚了葳蕤蓬勃的发展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恢复一枝独秀,充分展现出大国实力,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空前提升,为国潮势如破竹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的中国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开始替代日韩、欧美品牌,成为市场主力。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体现了国家实力壮大后民族自信的巨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双创复兴,为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无论是承载着华夏千年文化与审美的汉服出圈,还是今夏各大旅游景区文创雪糕的刷屏大战,抑或是走红的黄鹤楼诗词瓶,近年来备受大众追捧的国潮热点,几乎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子。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既实现了品牌自身的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备受关注的国潮文化,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自信提高的同向同行,本质上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成果与反映。

《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国货消费中,后浪积极性明显高于前浪,90后年均支出5307元购买国货。身穿中国李宁LOGO的卫衣、脚踩回力鞋,成为当下青年人彰显时尚与个性的一种方式。新消费背景下,网生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认知和理念不同于从前,不再盲目追随国外品牌,开始选择潮流时尚品质、性能、价值并重的中国品牌。他们以此来表达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获取价值归属和身份认同,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品牌星火燎原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光明网《国潮澎湃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融汇传统文化与大众审美,是先锋与复古的碰撞,在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
B.国潮产品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却依然受追捧,是因为迎合消费者关注其符号价值的心理。
C.产品设计之初处理好内在品质和营销手段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D.国潮文化的火热既与经济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输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国潮”现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商品,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催生了国潮现象。
C.国潮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本土潮流品牌的打造,也延伸到对文化自信的唤醒和历史的传承。
D.消费观与以前不同的“网生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拓展了中国品牌的发展空间。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国潮”现象实质的一项是(     
A.某国货美妆品牌与饮品公司跨界联名推出特色风味鸡尾酒,首发后短短数十秒即全部售空,甚至怀旧感的酒瓶也被炒作到数百元。
B.某“宫廷风”茶饮品牌凭借宫廷茶艺国风包装,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众多企业紧随其后纷纷效仿,打造自己的“国风”品牌。
C.故宫出版社联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推出《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互动解谜书,把历史知识融入解谜探索环节中,寓教于乐,备受推崇。
D.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很多品牌将“龙凤呈祥”“花开富贵”,传统年画“土味”配色和各类纹样设计到产品中,以求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如何让“国潮”更具生命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澡雪精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创作品格追求。《庄子·知北游》中的“疏淪(沐浴)而心,澡雪而精神”,与《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意,“以雪洗身,清净神志”的澡雪精神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警省与自省的要求。

修炼艺德,学艺先学德,演人先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对文艺行风,乃至整个文化领域、社会生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娱乐圈中频频出现的“饭圈文化”“娘炮形象”将大众审美一度引向了畸形发展。在自媒体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即便是其日常行为中的不当示范也将引发社会的高度关注与舆论的轩然大波,更不用说那些有违行业准则、触犯公序良俗、逾越法律底线的行径。拒绝浮躁,去除文艺圈的陋习、幻象与妄念,文艺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文艺工作者应当认清楚脚下的路,看清前进的方向,甩掉对速成、虚名、捷径的妄想,脚踏实地地锤炼自己的艺术技艺与自身修养,用心专研每一个角色,用情呈现每一部作品,用作品说话。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让我们文艺工作者心怀敬畏之心与赤诚之心,澡雪垢滓,三省吾身,走好自己的道,守好自己的业,静心观察、潜心创作、用心表达,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艺作品。

(摘编自焦阳《澡雪垢淬,以艺通心——文艺工作者三省》)

材料二:

庄子在《知北游》中记录孔子与老子两位圣人的对话;“孔子问于老聃曰:‘今日晏闲,敢问至道。’老聃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夫道,窅然难言哉!’”老子认为追求深远精深之“道”虽然玄妙飘无,但只要具有“澡雪精神”,濯垢除污,去其所恶,疏浚心中杂念杂质,使神志、思想保持纯正,就能涤荡浮躁、回归本真。刘勰把“澡雪精神”作为文艺创作想象力的思维原点:“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只有以虚静宁静的心灵去观照现实生活,不浮不躁、专心致志、深研问题,才能激活艺术创作力。“澡雪精神”成为中国传统文人加强品行磨炼、保持身心纯洁的座右铭,闪烁着中华文化智慧的光辉。

“澡雪精神”注重创作主体的自我调适与修为。面对纷繁复杂、信息狂潮的大千世界和网络时代,人的本朴心性难免受到各种名利的影响和刺激,在这些人那里文艺成为纵欲逐利的工具,艺术的崇高和精神的标高被矮化和消解。针对这股歪风,迫切需要作家艺术家在洁白无瑕的“雪”里涤垢净化、坚守艺术追求,不断提高学养、涵养,把自己的理想人格与道德文章融为一体,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讲品位,重艺德,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澡雪精神”秉持创作过程的精巧构思与打磨。考察中外文学艺术史,那些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都经过“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创作过程,用更费时的意志推敲、更精细的态度打磨、更深刻的思想呈现,成为人类艺术想象力、生命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的瑰丽篇章和精神宝藏。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余年;当代作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构思写作到1988年完稿,用了6年;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从搜集资料到完成用了25年,从中可发现一条艺术精品创作规律:大凡叙事性、巨制型经典的产生都是与创作者耗费的时间成正比例的。即使那些瞬间迸发的诗絮词羽,虽耗时不多,但也与作者的才智才情和长期的生活积累是分不开的。写作是一种冥思苦想、反复打磨的过程,是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深入观察、深邃思考,来不得草率而为、随意铺就,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沉潜沉稳地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澡雪精神”追求创作效应的审美把握与价值。文艺作品一旦离开创作主体就具有独立自主的内涵力和影响力。因此,为人民提供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就事关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净化文艺发展空间,也必然关系着净化群众文化生活场景。大凡知道美学目标所在的艺术家,都能志向坚定而镇静不躁、思虑周详,不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都能祛除浮躁,守正创新,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齐家治国、至善盛德的中华审美风范。

(摘编自李明泉《以澡雪精神荡涤浮躁之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必须用“以雪洗身,清净神态”的澡雪精神严格自省自律,不放松艺德的修炼。
B.文艺工作者应拒绝浮躁,抛除陋习、妄念,脚踏实地地追求德艺双馨,以无愧于时代使命。
C.“澡雪精神”能除污去杂,涤荡浮躁,让人内心宁静,被刘勰视为文艺创作想象力的思维原点。
D.社会文明程度影响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因此文艺工作者应追求创作效应的审美把握与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工作者只要重视艺德修炼,就能走好自己的路,守好自己的业,创作出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
B.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仅关乎个人成败,也对文艺行风甚至整个文化领域、社会生活生态具有重要影响。
C.那些流传至今的文艺作品都不是瞬间迸发的,越是经典,越是要打磨,创作者耗费的时间就越多。
D.文艺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要迷失方向,要通过净化群众文化生活场景来净化文艺发展空间。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中“澡雪精神”的一项是(     
A.唯有多情枝上雪,暗香浮动月黄昏。(王安石)
B.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C.十年肺渴今夕平,皓然胸次堆冰雪。(陆游)
D.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在自媒体与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文艺工作者为什么更应该以“澡雪精神”严格自省自律?请结合材料内容,对此加以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知识付费目前主要指知识的接收者为所阅览的知识付出资金的现象,即知识拥有者将知识进行筛选和系统整理之后,通过平台向受众传播,而知识接收者则通过支付资金获得知识。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知识付费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营造了全民学习的氛围,一个知识共同体正在形成。知识传授可转化为市场行为并按市场逻辑进行交易,很显然,这种功利色彩的运作有悖于传统知识生产、传播、接受的逻辑。就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分享模式来说,也很难与传统模式相媲美。从本质上说,知识付费就是消费社会中资本操弄的一种商业现象。它成功地吸引了传统出版机构、新媒体、各大网络平台纷纷涌入这片红海,激烈厮杀。

(摘编自陈龙《作为文化奇观的知识付费》)

材料二:

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超过五成的网民有过不同形式的知识付费行为。一些人在报刊上撰文疾呼,不管你是否接受,知识付费时代已经到来

实际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是一个伪命题。将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视为一种新的现象,显然是经不起考量的。人们为获得知识而付出费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论语·述而》曾这样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如果有主动送上十条干肉的,孔子就愿意收他做学生。这里的干肉就可以视为弟子为获得知识而向孔子支付的费用。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获得知识而上学,参加培训、课程、讲座,以及购买图书、报刊资料、音像制品等等,无不属于知识付费的范畴。因此,付费下载论文、付费参加线下和线上培训,只不过是现实生活中的知识消费的网络延续而已。忽视了这一基本事实,将现实生活中长期存在的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媒体兴起之后的新事物,显然有悖于历史真相与现实经验。

在新媒体崭露头角的时代,它们为了在眼球经济时代分一杯羹,往往不惜为了获得关注而制造噱头、迎合受众,甚至不惜为了吸引注意力而制造新闻。新媒体新闻的报道者、信息的提供者如只为付费受众提供正确的资讯,显然是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规范,是对新闻媒体所承担的报道与传播信息责任的背弃。一旦这样,那么媒体的职业伦理与公众的知情权将轰然崩塌。在这股对于知识付费现象讨论中,最为卖力、最有热情的是新媒体这一群体,它们对于话题的炒作与持续推动有着更为内在的利益诉求。

新媒体技术背后的媒介公司有着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它们善于利用自身的辐射力影响民众的感知与思考方式,并通过发现或打造各类现象、话题引导公众接受媒介代表的观念。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媒介的裹挟力与诱导力也逐渐引起有识之士的警惕。媒介通过制造社会需要什么”“公众在想什么的幻觉,引导公众在这一假设的背景下步入其设置后的营销景观。一旦人们缺乏辨析地一味相信媒介充当我们的大脑,实质上公众就将自己的思考、理性与政治、经济权利无偿交付给媒介,而这一点正是值得社会深刻警惕与反思的。

【①编者按: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情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

(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付费命题背后的营销焦虑》,有删改)

材料三: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这两个历史阶段在时间上叠合在一起,造成了收费与不收费的两难。

首先,知识付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知识收费兴起,反映了人们收入结构改变的现实。这个过程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付费的空间还会不断增加。

其次,免费经济兴起,知识服务化正成为潮流。知识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不是不收费,而是知识不按产品来收费,而按服务使用来收费。本质上,是将知识的业态从产品业态升级到服务业态。这说明,知识产品收费只是初级业态,相当于知识制造业;知识产品不收费而知识服务收费是更高级的业态,相当于知识服务业。在我国,知识的产品业态还没发育好,又迎来了服务升级。这就是当前知识付费面临的实际情况。更特殊之处在于,知识产品不收费是初级业态之前的不发达状态形成的习惯。因落后而不收费与因先进而不收费,叠合在一起。

在两次浪潮合成一股的特殊国情条件下,知识付费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一方面,知识产品业还要大发展。知识的制造业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要更有针对性地提供用户所需的知识。

另一方面,知识服务业后浪推前浪,不断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下载商业研究报告,不付费是不对的。但只靠版权收费,收的是小钱。如果通过服务附加价值,比如以用户要解决的问题为主线,根据用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持续地提供每一步的研究线索和信息,甚至与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可以收到比版权费更多的服务费。从续订产品升级为续订服务,要做的事情很多。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功能,让在线支付手段更便捷,通过自媒体与社交网络增加交互,开发针对效果付费的打赏制度等,都可以使知识服务发展得更好。

(摘编自《光明日报》《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付费成为了一种新兴文化现象的原因是其主动迎合了文化市场需求,传播手段的进步及用户的知识焦虑。
B.新媒体只有违背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规范,才能在眼球经济时代获取利益。
C.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导致知识付费的到来,并且这种付费范围还会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D.当前知识付费和知识免费同时存在,但最终将会趋向知识完全免费,这是由其本质特点决定的。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知识付费问题,新媒体最乐于讨论,是因为其身后的资本在追求其经济和社会利益。
B.有些新媒体混淆概念,将知识付费实践当作新事物来宣传,可见他们没有历史知识和现实经验。
C.《从小镇青年到月入十万》这类文章充斥网络,是新媒体在知识付费时代谋取利益设置的营销景观。
D.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付费可以朝着知识产品业和知识服务业方面发展,以创新业态帮助用户。
3.以下哪个例子符合材料三中关于“知识服务业态”的论述(     
A.网络剧《庆余年》因制作精良而火爆一时,随着剧集热播,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映”付费模式。
B.某软件在其官网提供免费下载,用户可付费加入聊天群获取该软件的素材、教程、后续升级服务。
C.微信公众号文章的付费阅读、知乎提供付费解锁的后续内容以及百度文库提供的文章付费下载。
D.小李在喜马拉雅FM上兼职做主播,通过有偿分享课程、付费回答问题、制作付费节目获取报酬。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知识付费时代,个人怎样做才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人们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它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几,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辩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的史伯区别了,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就是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接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中都包含着对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

勇者不惧,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在于与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

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有惧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成己的辩证关系。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难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其他人都惊慌失措,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次的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次坎坷遭遇呢?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服消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恼的同时,积极砥砺自我、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的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材料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以及民众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但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

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古稀之年的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当地医院工作人员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

(摘编自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B.“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
C.面对困境时,临危不惧的修为和态度或能成就勇士,使得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
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
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
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惧”的大勇。
D.材料三中,第二段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三段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磨难的重要力量。
3.下列表述,与材料一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
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