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发展一直伴随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西方社会在从经济、科技、军事等角度看待中国的同时,也试图求解中国何以成为今日之中国,尤其是思想和文化特质之意义。

有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认为中国是善意、和平的大国。有人说中国“国强必霸”,甚至会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

中国的“世界观”究竟为何?

解答这一命题,必须回溯传统,将其置于民族精神和文明血脉之中进行“基因测序”。

与西方现代国家“以个体利益为重”不同,中国人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的“大同”,代表了儒家修己安人、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和对公正、民本、和谐天下秩序的向往。“天下大同”虽源于古代、源自中国,却面向未来、面朝世界,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

这一“根性记忆”写在历史上。在同域外各民族交往中,中国不仅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丝路长歌,也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景。历经兴衰变迁,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虽然历史上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之一,但从未殖民和侵略他国。

这一“根性记忆”也在映射现实。儒家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中国交往国际朋友,以合作共赢为思想起点,以和平发展为路径选择,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过程中,中国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差异,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将“天下大同”理想内化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努力。

从“大同”的角度出发理解世界,让中国既能看到自身长处,又能尊重包容差异,以和平、和睦、和谐方式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于“不同”中求“共同”的路径选择,印证了很多西方汉学家所指出的,中国本质上是一个“文明国家”。

今天,一些欧美人士把文化跟国家制度挂钩,划出阵营界限强调“文明冲突”,尤其是藉新冠肺炎疫情挑动中西矛盾、霸权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天下大同”的智慧,正可以为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调和利益诉求提供新思维与新参照。

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生来就是“他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会与世界各民族一道,通过传承发展大同理想,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创未来,为世界谋大同。

(摘自记者张蔚然《文明根性系列评论之四:为何“天下大同”决定了中国的“世界观”?》)

材料二: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进道路上,只要我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国就能够和睦相处、合作共赢,携手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真诚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摘自《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西方社会普遍关注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会“国强必霸”,甚至与西方社会走向“文明冲突”。
B.历经兴衰变迁,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的理念,追求“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
C.中国与“以个体利益为重”的西方现代国家不同,不仅要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
D.“天下大同”源于中国古代,成为植入中国人骨髓的“根性记忆”,也自然融入了新中国的“世界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尊重包容差异,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于“不同”中求“共同”来寻求合作。
B.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历史上“天下大同”理想的现实映射和直接传承。
C.所有形态的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意义,都有交流互鉴的意义。
D.中国“永远不称霸”的承诺与中国历史上反对“以力服人”的主张本质上是一致的。
3.下列材料中,不符合“天下大同”这一理念的一项是(       
A.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发表了三次演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刻,面对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B.联合国副秘书长、法布里齐奥·霍斯柴尔德说:“当前一些人怀疑联合国存在的意义,但调研发现,人们对联合国的期望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地位。”
C.比利时前首相、世界领袖联盟成员伊夫·莱特姆认为,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其崛起的过程是一个努力追求合作共赢、让世界各国共享机遇的过程。
D.斯洛文尼亚前总统、世界领袖联盟成员达尼洛·图尔克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融资支持,这种支持没有附加条件,有助于推动世界实现繁荣稳定。
4.说中国“国强必霸”用心险恶,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列出几点理由来驳斥这种论调。
5.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请你结合材料二内容,对此作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渗透于文艺作品中的对历史本质规律持疑惑、否定态度、对历史真实与历史人物随意解释或有意歪曲、拼接剪裁的一种历史观,碎片化历史、中性化历史以及泛娱乐化历史是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鲜明表征和三种惯用手法,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审美”“娱乐之名,行拆解历史、歪曲历史、否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之实,其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指导下的错误历史观。

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披着文艺外衣、罩着幽蔽的面纱,它所散播的种种观念,不仅混淆历史领域的是非曲直、消解历史事实,让受众在有毒思想的误导下迷失正确的审美方向,而且削弱、危及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历史意识和历史精神,直接动摇做人和立国之本。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发生的根源主要在于历史价值思维偏误和科学历史观的缺失,背离了正确的历史价值选择。文艺创作必须以科学历史观指导,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渗入。

(改编白张蕊等《文艺领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材料二:

与学术、政治作品相较,文艺作品在接受和生成上具有特殊性,使得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其特有危害。

从接受面看,文艺作品具有与大众更为亲近的影响力,学术作品往往与公众保持一定的距离,只有少数人会去主动阅读或研究某一历史事件的史料、大多数人更愿意从文艺作品中了解历史。政治作品虽然对大众有引导作用,并且借助强大的宣传力与大众拉近距离,但这种并不代表。相较于阅读红岩精神的政治报告,人们大多更愿意去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话剧《江姐》,因为文艺作品拥有扣人心弦的表现力,可激起大众的兴趣,获得广泛青睐,这种亲近性还体现在文艺作品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对大众的影响潜移默化。当人们在手机里随手翻出一则历史故事,这其实就已进入了文艺的场域。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往往是沉浸在文艺之中的,只不过平时未必有这种感知。

从生成面看,文艺创作呈现出较强的正反馈机制。学术作品往往充满着各种争鸣,流派内会有差异、流派间也有激烈的思想交锋,这使得学术作品往往是负反馈一当一个观点引起较多支持时,反对者也会迅速出现,政治作品则呈现出两极分化:正面的政治作品往往会带来正反馈、负面的、扭曲的政治作品往往引起轩然大波,文艺领域则更多呈现出正反馈情形,这种正反馈很大程度上是文艺创作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追求作品被消费的体现,当一个文艺作品获得公众广泛关注、消费时,即使其中含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成分,也仍易得到其他创作者的争先模仿,而且创作者也会以此得到激励,进行更多的同类作品创作。当文艺领域倒向以点击量、关注度、消费力作为衡量作品的标准时,这种自我增强的正反馈机制就会更加凸显。

基于文艺作品的上述特性,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有危害可用全面深入绵绵细雨来概括。

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全面深入"的递增式、广泛性危害。学术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诚然会有深刻影响,但因受众面本身有限,其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小范围的、而且也会受到正确思想观点的制约。但文艺领域一旦出现历史虚无主义,就极易因其面向大众的亲近性影响力与正反馈机制,引发错误思潮的全面泛滥。表现真与善的文艺作品往往不如历史虚无主义来得更吸引人,历史虚无主义以其哗众取宠、猎奇求怪的特性俘获文艺创作、渐渐带来文艺创作对真与善的遗忘,造成近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久而久之,作品就会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作品的广泛传播、创作的喷涌而出、大众的口口相传都会使得历史真相被遮蔽、遗忘、扭曲。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坚守科学历史观,增强历史感,以严肃负责的态度进行文艺创作。

另一方面,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出“绵绵细雨”的低辨识度、长期性危害。政治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是突然产生的,如同暴风骤而般导致大众认知混乱,带来巨大思想动荡,但也因此易遭到科学思想的抵制与政治上坚守正道人士的反击,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则以其绵绵细雨的特性而更难被察觉、人们沉浸其中却不自知、传播着一个又一个别有用心的虚假故事,在欢声笑语中潜移默化地传播虚假信息与错误价值,即使一开始人们还未失去判断力,只是将其当作消遣娱乐的工具,或认为“文艺作品本应如此”,但当这场细雨在正反馈机制的推动下连绵不绝之时,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其影响之后,在众口一词之中就会出现群体性失忆,人们会渐渐遗忘了真实的历史,彻底接受虚假的叙事,这一过程正如温水煮青蛙般,今人在舒适中逐渐迷失,作为消费的受众应有正确的审美观,增强民族历史自觉,做严谨的鉴赏者。

(摘编白林修能《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特有危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惯用手法和呈现形式多样,是错误的历史观,会影响受众正确的历史价值选择。
B.文艺作品具有面向大众的亲近性影响力,这与其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及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特点有关。
C.渗透历史虚无主义的文艺作品有哗众取宠、猎奇求怪的特性,因而比表现真与善的文艺作品更有吸引力。
D.相较而言,文艺作品有其特殊性,这使得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更具广泛深入性和伪装迷惑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及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不过二者论述的角度并不同。
B.就社会影响而言,负反馈机制带来负面、消极作用,正反馈机制产生正面、积极作用。
C.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形象地揭示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
D.如果公众沉溺于历史虚无主义文艺作品的消遣娱乐中,就会激励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学者撰写法学论文,以现行法律观点来评判《白毛女》中的杨白劳,认为他欠债不还并躲债,其行为违法。
B.赫鲁晓夫的政治报告借批判个人崇拜,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和功绩,拉开了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序幕。
C.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用事实告诫世人: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将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D.某电视剧贬损孙中山等追求共和的革命先驱,而把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描绘成为共和奠基的悲剧英雄。
4.“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出自龚自珍的《古史钩沉二》,这句话颇具警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这句话蕴含的警示意义。
5.如何应对文艺领域中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请结合材料从创作与接受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无论是我国的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主要都是用汉语来记录、来传承的,这充分显示了汉语无与伦比的魅力。在当今社会,语言还成为社会的重要资源,更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的重要性,从个人层面来说,已成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数学家苏步青先生说:“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说,语言越来越重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语言政策,将确保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大家说文明话,做文明人,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活。如今,处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国家语言能力跟国际竞争能力成正比;国际交往、谈判以及国际利益的争取与维护,都需要有很强的语言能力支撑。而语言跟经济的关系更是越来越密切,语言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为384亿元,2020年语言服务产值虽受疫情影响,但报告预计也将达到366多亿元。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来说,语言也起着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铺路搭桥,语言互通是“五通”的基础。八年多来的事实表明,语言和语言教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桥梁作用、沟通作用,因为语言具有情感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要语言铺路搭桥。通过语言达到各国之间互相交流和相互理解,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

语言文字对个人、对国家、对世界如此之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都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这是构建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然而,目前在纸质媒体和视频媒体上,随意使用网络词语、中英夹杂、窜改成语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全不顾对祖国语言文化之破坏。

对于语言文字的使用问题,国家语委在全面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有必要制定针对性措施,以有力遏制和杜绝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甚至任意糟蹋的现象,同时要正面引导民众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要加强书面语教育。学生只有掌握好书面语才能接受高素质的教育,因此在中小学,要引导学生敬重祖国的语言文字,从小养成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习惯。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靠学理论所能达到的,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勤于写作。阅读对于孩子不断提高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文化,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也可以让人们特别是让孩子从传统文化、从外国文化中获取智慧。所以我们的先辈和前辈一直以来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宋代欧阳修就告诫我们:“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读书关乎个人的精神气质,全民的语文素养更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摘编自陆俭明《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

1.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软实力。
B.2019年以来我国语言服务总产值稳步提升,这与我国实施的语言政策不无关系。
C.规范网络词语的使用,能够减少对语言文化的破坏,维护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
D.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多读好书勤写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从多个层面论述语言的重要性,再论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做法,层次分明。
B.第二段既引用了权威数据,也结合了“一带一路”等事例,以此论证了语言的重要性。
C.第四段主要阐释多读好书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的观点,并以欧阳修的话为证。
D.文章关注媒体随意使用网络词语、窜改成语等破坏语言文化的现象,具有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时代如果国家要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增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理解,就需要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B.语言具有情感性,读书除了能提升语文素养,获取智慧,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传递感情增进理解。
C.构建国家语言能力,需要国家语委正面引导,也离不开广大民众的配合,还需要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
D.文章认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因此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需要加强汉语的国际教育。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实体经济作为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活动,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部分。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部门,也是核心部分,发挥着基础性、主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发展实体经济必须要抓住制造业这个“牛鼻子”,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虚拟经济应当产生并服务于实体经济,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则会产生经济泡沫,带来经济社会风险,甚至削弱整个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和增长基础。我国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时,必须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核心,而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要回归于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否则整个经济体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必须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当前,我国正面临百年变局的影响,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战略定力,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根本。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应对国际竞争的根本选择。纵观历史,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大经济体,无一例外地都要依赖于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物质生产体系,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源于其组织大规模分工协作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目前,全球价值链加快调整和重构,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哪个国家具备更强大的实体经济,尤其是更强大的制造业,那么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更好地统筹发展。

(摘编自原磊《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各类生产要素得以优化配置并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事关经济循环畅通,事关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

强大的经济竞争力,是在实体经济充分、持续、高水平的发展中形成的。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本国就业、经济质量提升,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我国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就是精准动态把握世界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立足国内实际,持续夯实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进而推动更多优质的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为形成更高水平的经济竞争力提供坚实保障。

我国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这集中体现为“三个完备”,即体系完备、政策完备、要素完备。从体系上看,工业门类齐全叠加超大规模市场,形成了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形成比例结构合理、相互促进提升的动态优化格局;从政策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类政策措施着力向实体经济倾斜,形成了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依靠实体经济量质提升带动整个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氛围;从要素上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配置合理,有力促进了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进一步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将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夯实产业发展基本盘是前提。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必须以实体经济为基础。要多措并举促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实打实的产业积累和发展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同时,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引导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是关键。就是要着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特别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强化先进制造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升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以产业集群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注重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切实提升数字经济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保障。优化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为实体经济优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赋能作用,才能更加有效激发实体经济向前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摘编自魏琪嘉《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压力,更需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来应对当前复杂形势。
B.具备更强大的制造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更好地统筹发展。
C.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多重作用是激发实体经济向前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D.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应注重先进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各尽其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实体经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材料一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
C.材料二第三自然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条件,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D.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提升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根本选择,我们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
B.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
C.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D.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实业非有多数之母本不昌。——张骞
4.“举网以纲,千目皆张。”出自《新论·离事》,意思是提网如果提起大绳子,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做事要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
5.为什么要把振兴实体经济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步。乡村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潜力正日益显现。

城乡只是空间特色的界定,并非品质优劣的划分。乡村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于因应自然、有机生长、安稳守成。乡村的这种安稳守成,恰恰构成了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的平衡。现代人大多是都市的拥挤者和异乡的漂泊者,一些田园风光短视频的爆红表明现代人具有浓郁的乡村情结。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应坚持连续性、伦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连续性就是要传承文脉,旧中开新,新中含旧,重建人与土地的关系;伦理性就是要有反思性态度,敢于扬弃,对不同地域的乡村文化有鉴别地学习借鉴;整体性就是要保护原住民、遗址、建筑、工艺、民俗、饮食、特产等的共生关系,将乡村规划、乡土风情、乡邦文化合成小生境;创造性就是要汲取古今中外的资源,追求独异性,避免模式化。例如,福建省永春县一都镇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本着建新不废旧的理念,在基础设施得以焕然一新的同时,的曾氏屏风、古井文化、妈祖宗教信仰等文化遗产全部得以完整保留,翻修过的民居也采用了灰瓦”“红砖”“白墙的新闽派风格,不仅提升了外在颜值,而且传续了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

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重新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美学路径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摘编自李康化《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方略》)

材料二:

梁漱溟先生早年谈到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这在今天乡村振兴背景下,仍有其理念和现实意义。

在未来中国大陆城镇化率可能达到70%的客观形势下,传统村落能够保存多少,或者说以何种形式进行乡村建设,而非为了利益的驱动,盲目地开发乡村,缺乏灵魂地进行所谓的建设乡村,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首先,不能把乡村看作城市来建设。相对于城市,乡村具有完全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模式,不是同质性的过程,而是要强调发展过程中的异质性。就像费孝通先生早年提出的城乡二元的模式要变化到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这种协调和简单的统筹以及以开发为核心的城乡一体化的理念还是有所差异,其意是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在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这种互补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协调发展。其理念是强调如何利用乡村的生态、社会结构特点和文化传统等固有资源,进行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

其次,乡村建设要以村落的多重空间为基础。村落空间包括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自然空间,以人际关系、社会结构为基础的社会空间,以民俗活动、庙宇空间、仪式信仰为基础的文化空间,以及今天在村落到处可见的公共空间。当然,任何村落的空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在很多情况下,空间也是一种生产的过程。特别是面对中国乡村社会转型的实践背景,空间生产为乡村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如何通过空间社会文化秩序的重构来调适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费孝通先生学术思想中强调三态统一(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心态秩序)的延续。从人类学的视角看,任何乡村的重建,其核心是意图恢复乡村的生机,让村落更加活化,在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乡土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让过度的乡村开发和所谓进步的模式,回到以人为出发点、文化主体性为理念的轨道,使乡村建设更加符合人性的发展。

其三,乡村建设要根植于独自的文化。如果不尊重地方内部的文化系统,会带来复杂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精神家园的消失,会造成一个焦虑的社会。

费孝通先生曾提到中国社会的活力在什么地方,中国文化的活力我想在世代之间。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看来继承性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世界上还没有像中国文化继承性这么强的。继承性背后有个东西也许就是kinship(亲属体系),亲亲而仁民。费先生的观念,对于今天乡村建设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世代之间的活力,可能正是我们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乡村建设要保住社会和文化的传统,将乡村文化建设视为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乡村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为研究核心,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实践文化多样性保护,如何为农业文明回归储藏种子、保育土壤,如何重新评估农业文明的价值,其核心还是中国社会与文化之建设。

(摘编自麻国庆《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乡没有品质优劣之分,只是空间特色的界定,而乡村这一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蕴藏着无可替代的价值。
B.城乡协调发展模式与城乡一体化的理念不同,前者强调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在差异基础上实现城乡功能的互补。
C.盲目、过度地开发乡村以及缺乏灵魂地进行乡村建设不利于人性的发展,其出发点和理念也都不符合人类学视角。
D.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活力在世代之间,而世代之间的活力也正是我们乡村建设的社会文化基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文化振兴要像一都镇一样,必须坚持连续性、伦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四者缺一不可。
B.用审美眼光重构乡村关系,以美学路径重现乡村传统文化,就能实现乡村建设总体目标。
C.用空间社会文化秩序重构调适乡村建设和发展,是费孝通先生“三态统一”思想的延续。
D.民族复兴离不开乡村振兴,二者密不可分,乡村建设的核心在于中国社会与文化之建设。
3.下列选项不符合乡村文化基本内涵的一项是(     
A.某地拆除、改建、扩建现有村庄,建设农村集中居民点。
B.江浙古村落多与水为邻,水天之间,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
C.“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D.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强调在改造中尊重古村落的原生态。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话,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样,议论文写作也要有针对性,且有现实意义。请分析材料二所讨论问题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加之一些国家和地区将其列入法定节假日,中国春节已然成为世界性节日符号。

有道是,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节庆之一,伴随着中华民族对外文明交往的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春节文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如今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新春舞狮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逛庙会,捞鱼生,热闹非凡。而大多数过春节的美国人、英国人,则喜欢在家中布置诸如中国结、春联等新春装饰,参加华人社区举办的欢庆活动,看巡游,放烟花,品尝中国传统美食等。在法国,每逢春节,不仅是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一些知名连锁超市会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加拿大多伦多的“中西汇粹”新年音乐会迄今已举办16届,用音乐会迎接新春已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在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沙特、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春节文化传递出的喜庆感、包容性、互动性,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距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17年曾计算过中国春运的里程数,当年春运总里程达到12亿公里,约等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倍,几乎相当于飞到土星度了个假。海外媒体之所以特别关注中国春运,并不仅仅是因为对这个“人类在地球上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集体活动”产生新奇感,更是因为亲情与分享是全人类的共同情结。

不论是信奉个人主义的西方国家,还是受儒释道合流思想影响且更具集体主义观念的中国,不论是根植于乡土文明的“大家族”,还是工业化、城市化变革之下的“小家庭”,在重要的节日里与父母、爱人、子女的团聚之意,是四海共通之心。而春节所反映出的恰恰是人们对家的极致追求。放眼我们这个“地球村”大家庭,正是由一个个小家庭组成的。中国春节文化里所包含的对家的无比珍视,对幸福、平安、和平等价值的高度认同,也是全人类的共网信仰和追求,这是中国春节能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也是中国春节能被全世界接纳的情感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不同的仪式感成为人们不断寻求新的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所以,即便对中国春节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一知半解,但多一个能获得仪式感的途径、多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也是喜闻乐见的。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春节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聚变出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已然成为世界了解新时代中国、中国与世界对话的一扇重要窗口。

在这个拥有“两头春”、象征着双重祥瑞的兔年伊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既传统又现代、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中华节庆,将承载着欢乐,寄寓着希望,祝福世界更加美好,并以生机勃勃的姿态带给世界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摘编自中国青年网2023年1月25日《中国春节何以走向世界》)

材料二:

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龙舟节……从端午节的众多别名不难看出,经过时间河床的沉淀,这一古老节日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包制形状不一、口味各异的粽子,参与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过节方式。可以说,端午节就像一条纽带,连接历史和当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既来自于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更得益于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能力。以更大的历史视角观之,端午节的精神内核历经千年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断衍生出“新民俗”,这本身就是其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更好地涵养和传承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优秀文化,需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俗活动,也要采取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比如,《端午奇妙游》等“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在深度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描摹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创新视听呈现,引发观众共鸣。这启示我们,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打造承载文化传统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重放光彩的重要方式。

期待更多适应当代社会的创新表达和创意呈现,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气象,为人们提供更多心灵滋养与精神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2年6月2日《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气象》)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伴随着中华民族对外文明交往的步伐,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春节已成为世界性节日符号。
B.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亚洲文化圈到欧美文化圈,中国春节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广,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C.海外媒体之所以特别关注中国春运,并不是因为对春运产生新奇感,而是因为亲情与分享是全人类的共同情结。
D.中国春节具有能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和能被全世界接纳的情感基础,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中华节庆。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既有源远流长的民间传说又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
B.历史悠久的端午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从它有着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龙舟节等众多别名就可以看出来。
C.端午节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体现在其精神内核历经千年依然生动地存续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断衍生出“新民俗”。
D.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气象,必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创新视听呈现方式,这样才能引发观众共鸣。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海豚出版社发行《甜甜蜜蜜中国年》绘本。
B.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重阳登高。
C.中央电视台举办“中秋诗会”活动。
D.“汉风陶俑虎年吉祥物”潮流手伴流行。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中国春节能够走向世界的原因。
5.两则材料都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但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振兴与农民共富是值得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议题,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难富起来的群体是农民,目前,全国农村常住人口约5亿人,居住城镇尚未市民化的农村转移人口近3亿人,两项相加近8亿人构成了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主体,其收入与消费基本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乡村振兴,不可能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没有农民的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亦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乡村振兴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走向共同富裕大局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促使农民稳步走向共同富裕。

(摘编自郑功成《以乡村振兴引领农民共富》,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年11月29日)

材料二: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什么?一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掌握建设现代化国家的主动权。二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使农民富裕幸福,农村和谐秀美。前一个目标是国之大者,后一个目标是民之所盼,必须同步推进,才能相得益彰。

怎么实现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这其中,人才、组织是主体,产业、文化、生态是客体,振兴主体的目的是为了振兴客体。不仅要提高乡村专业人才的比重,更要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素质;要充分发挥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振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发展农民需要的各种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高农民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化程度。

推进乡村振兴重在发挥乡村的特有功能。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的功能,这就和一个人一样,人有五脏六腑、四肢五官,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缺一不可;五脏六腑完备、四肢五官齐整,才是健康的人,否则就是病人、残疾人。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只有使城镇和乡村各自所特有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是健康的、完整的,否则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摘编自陈锡文《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光明网—理论频道2022年11月30日)

材料三: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特有的经济现象。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城乡收入比接近于1,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城乡收入比将近1.9,即便是非洲的低收入国家,如乌干达的城乡收入比最高也只有2.3左右。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20年我国的城乡差距却高达2.56可见我国城乡差距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偏高的。除了在收入维度,城乡社会的差距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比较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入上的差距。在养老保障方面,城乡差距甚至远超日常讨论较多的城乡收入差距。

(摘编自李实《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的问题、挑战与建议》,《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下列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以共同富裕为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而农民是最难富起来的群体,因此乡村振兴对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B.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两大目标,要建设现代化国家,先要保证粮食安全,再让农民有良好的居住环境。
C.城市和乡村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只有发挥出乡村的特有功能,才能健康、扎实地推进乡村振兴。
D.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和非洲的低收入国家对比,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大,教育、健康等人力资本投入小,这也促使我们加速推进乡村振兴。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我国特有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就能完成当前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实现共同富裕,有希望短期内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B.我国低收入群体的主体主要来自农村常住人口和居住城镇尚未市民化的农村转移人口,他们是否富裕关系到全民共同富裕前景能否实现。
C.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关系不是简单平行的,只有人才、组织两个主体振兴了,才能振兴产业、文化、生态这些客体。
D.乡村振兴要参考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比,也要考虑我国人口、经济构成现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实现既定目标。
3.面对乡村振兴中的问题和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财经三人谈:羊了个羊爆火,是巧合还是必然?

《环球时报》2022.9.24

编者的话:近日,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消消乐类游戏爆火朋友圈,其游戏特色是简单易上手的操作和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用户被逼看广告获得道具的盈利模式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本文旨在探讨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爆火,国外如何看待这一类型的小游戏,以及羊了个羊可能会对我国游戏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

羊了个羊为什么会火?主要因为以下几点:第一,羊了个羊利用反向营销。游戏玩法并不新颖,是模仿而非创新。但其并非以通关来激发玩家热情,而是通过卡关难题甚至死局激发玩家胜负欲。

第二羊了个羊上线门槛低。大型网游需要申请版号,而小游戏不需要版号,当然小游戏也不能有充值接口,故而利用广告变现是小游戏的常规操作。羊了个羊由此把运营重点都投放在社交媒体传播上。所以,羊了个羊并非游戏内容上的创新,而是营销上的成功。

第三,羊了个羊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有效传播。当前,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小程序也的确更加容易诞生爆款。

综上所述,羊了个羊的确为小游戏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路,利用用户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传播力来吸引流量,并以广告实现流量变现。但羊了个羊这个小游戏的火爆注定是短暂的。一方面,卡关和广告让游戏玩家体验很差;另一方面,没完没了的社交媒体营销和各类广告,可能会让游戏面临违规风险。首先,卡关有诱导营销的嫌疑。游戏制作者一般会留下一条不用看广告就能通关的路径,如果看广告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那么游戏本身就不是游戏,而是诱导用户看广告,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其次,广告内容的合规性问题。嵌入广告的内容本身需要严格审核。对于广告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及时发现游戏广告中的违规内容,防止违规广告、虚假广告嵌入其中;另一方面,要明确广告内容审核责任,当游戏广告出现问题的时候要能够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

第三,防止小游戏利用社交媒体恶意营销。社交圈传播可以很快导入用户流量,但要避免恶意营销和骚扰用户,要赋予用户选择权,广告推送要获得用户的授权。

羊了个羊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但它的确是一轮成功的营销。在国外,类似的小游戏也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次数多了,用户审美疲劳很快产生,相似做法的小游戏成一片。而对于社交平台来说,其也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故而国外很多社交平台正在不断降低这些小游戏的流量扶持权重。

笔者认为,游戏产业可以从中学到游戏营销的思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但游戏产业不能在游戏制作上走羊了个羊的老路。相信随着我国游戏版号发放正常化,更有新鲜感、制作更加精良的游戏正规军将重新占据用户终端。

(摘编自盘和林《营销成功难掩违规风险》,作者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材料二

对游戏行业而言,这种被定义为超休闲游戏的品类,往往都会伴随着社交网络上的病毒式传播。无论是现在的羊了个羊,还是之前的合成大西瓜,浪潮永远翻腾不休,只是浪头大小有别。

作为一款以三消(三个相同的图案连接即可消除的游戏——编者注)为基础玩法的游戏,羊了个羊深谙超休闲游戏的底层设计逻辑。无数玩家成了羊了个羊社交裂变链条上的一环,循环往复着玩游戏——遇到困难——分享广告——继续玩游戏的动作,让其在短短数天的时间内,覆盖了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与个人朋友圈。

当然,这不是羊了个羊的问题,而是超休闲游戏在设计之初就天然存在的问题:这类游戏所有设计的最终导向,都只是为了让你点开广告或分享链接,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于社交网络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超休闲游戏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与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愤怒的小鸟作为此类游戏的鼻祖,证实了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由于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出现也愈发频繁。

但对游戏行业来说,笔者认为这并不值得鼓励。超休闲游戏的投入与产出比是畸形的,而无论是传统的主机游戏、独立游戏,还是常规的移动端游戏,从制作到发行层面,每一个环节都是充满风险的。也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游戏行业才能拥有如今的盛况。可惜的是,时至今日,我们早已对这些夹杂在信息流与视频广告中的超休闲游戏习以为常。和国外成熟产业链下制作的游戏相比,国内游戏产业生产能力与经验相对羸弱,类似羊了个羊这样低成本、以营销见长、以圈钱为目的的游戏依然大行其道。因此,我国的游戏产业要向上发展,还需要监管的革新、游戏从业者和舆论共同努力。

(摘编自王塑《超休闲游戏长盛不衰是怎么回事?》,作者是游戏门户网站3DMGAME主编)

材料三

       一款大概率无法通关的游戏,居然能够引发巨大的话题度,这背后的社会心理现象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羊了个羊游戏本身的游戏规则来看,其吸引人的一点是低门槛,只需要玩家点点屏幕,没有复杂规则,一眼就能看懂的游戏设置,是让游戏具备全社会广泛传播的基础。同时,游戏出现的无规律性也是激发玩家好奇心和持续探索的动力。可以看到,游戏第二关出现了大量无规律的元素排布,一方面骤然提升了难度,但在另一方面也让游戏就如同刮彩票一般,全凭运气,这满足了玩家猎奇和撞大运的心理,能让他们持续不断地投入和开始下一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随机也满足了当下社会公众期待的公平需求。不少游戏大作,充值付费玩家或者愿意花时间和精力的玩家的实力肯定要远远强于新手,但是羊了个羊这类以随机性为爆点的游戏则不然,没有充值渠道也没有太多技巧,所有人在一局游戏开始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一视同仁,因此也正是这样的设计,具备了让人们乐于分享的基础。

类似于这样的爆款小游戏,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例,其满足了上述的需求之外,或许也因为满足了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即指先入为主印象带来的效果。游戏内简单的三消和色彩搭配起到了对人们第一印象的美化作用,进而强化了其传播效果。

当然,随着游戏的广泛传播,自然也有不少人动起了歪脑筋,不少媒体报道有人利用玩家迫切想过关的心理设置了一些诈骗手段,这些行为应当被及时制止和处罚。但需要指出的是,因游戏而产生的违法犯罪并不一定是游戏创作者主观设置的结果,舆论切不可将罪责完全归咎于游戏创作者,对于负面的情况,如何正向引导才是关键。

(摘编自施钢《小游戏火了当心有人动歪脑筋》,作者是心理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羊了个羊”游戏实质上只是一轮成功的营销,无内容创新、某些较差的玩家体验以及可能面临违规风险等,使得它并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游戏作品。
B.“羊了个羊”有一个“永远都过不了”的第二关,看广告是游戏通关的必选项,而在游戏中诱导用户看广告,就是诱导性营销行为。
C.“羊了个羊”的反向营销手段,是指用逼迫的方式让玩家去关注广告和进行社交圈传播,而不是用激励的方式去激发玩家的热情。
D.微信对于小程序流量略有倾斜的做法,是因为像“超休闲游戏”这样的小程序更加容易诞生爆款,从而带来可观的收益,同时也并不担心小游戏不佳的口碑带来负面影响。
2.下列关于“超休闲游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超休闲游戏”一般都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回报收益高等特点,其开山之作“愤怒的小鸟”的成功,证实了这是一种极具可行性的商业模式。
B.移动端游戏市场的发展给“超休闲游戏”的长盛不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超休闲游戏”在国内游戏市场上愈发频繁出现,这使得游戏行业能拥有如今的盛况。
C.“超休闲游戏”的营销思路,是利用群体心理和社交媒体扩大游戏影响力,以用户流量的巨大规模,通过植入广告等手段来实现盈利,并不直接充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D.“超休闲游戏”的游戏设置一般都没有复杂的规则,操作简单,易于上手。但这类游戏往往都善于暗中利用玩家的游戏心理,使其乐此不疲,欲罢不能。
3.下列说法不属于材料中所说的“社会心理现象”的一项是(     
A.故意设置的难题更能激发游戏玩家的胜负欲。
B.为了强化人们的第一印象,而加强游戏的美化。
C.完全随机的“无规律性”契合社会公众的“公平需求”。
D.利用玩家心理设置诈骗手段的违法犯罪行为。
4.三则材料都对“羊了个羊”爆火的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5.三则材料探讨的问题,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从游戏商家、消费者、监管部门等角度来作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鼓励我们立足时代发展,创新艺术表达,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过程中,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怎样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从延河岸边走来的艺术院团,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创作了《红色的起点》《直播开国大典》《三湾,那一夜》等一批话剧作品。《红色的起点》凸显青春洋溢的革命精神,以富有时代气息的舞台表达,再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峥嵘岁月。《直播开国大典》则聚焦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时刻,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再现新华广播电台如何在有限条件下,顺利实况转播开国大典,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了让故事更加好看,在《直播开国大典》中,我们打破传统叙事模式,3条线索交融并进,增强全剧悬念和戏剧冲突,更加有效地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

今年国庆期间,国家话剧院首部文献剧《抗战中的文艺》成功上演。全剧以活跃在抗战中的文艺家为主人公,集中呈现鲁迅、田汉、聂耳等文艺大家的爱国之志和救国之举。国家话剧院推出这部剧,既是对历史的回望和致敬,更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家国情怀。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我们深入生活,走近书写不凡生命诗篇的英模人物,通过文艺创作让人物事迹和精神为更多人所知。只有深入生活,创作者才能走进人物内心,进而从精神层面理解人物,这样刻画出的人物才清晰准确、真实可感。为创作话剧《谷文昌》,国家话剧院的主创团队数次来到主人公生前奋斗过的地方采风。人物形象的种子逐渐在演员心中生根发芽,这样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令人信服。

无论表现革命前辈还是英模人物,当创作者自己被表现对象深深打动、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所升华时,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富有原型人物的精气神。为创作民族歌剧《技贫路上》,我们多次深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妮村,在主人公黄文秀工作过的田间地头听乡亲们含泪讲述她的故事,反复研读地留下的《驻村日记》。这位年轻共产党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德,成为我们创作时的力量之源。

我们将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和数字智能演艺基地。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止步于直播,而是要实现戏剧线下创作与线上数字化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数字的、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中国戏剧人义不容辞,大有可为。

(摘编自《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人民日报》2022年11月25日)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外青年交流的桥梁,也是交流情感、增进友谊的良好载体。南法的春天悄然到来时,一次温暖的邂逅,让我们认识了两位学习汉语的法国女孩。她们邀请我们参加学校举办的汉学研讨会,言语间流露出的对中国的热爱令我们动容。研讨会上,我们从“好雨知时节”聊到“海内存知己”,再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她们一个喜欢李白,一个想去苏州。她们说,“汉语不仅美,而且更是未来”,“等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去中国”。我们将从国内带来的书法作品赠送给她们,并说中国永远张开怀抱欢迎她们的到来。看到她们灿烂的笑容,我们心中感慨万千:中国文化的魅力感染着全世界,她们只是千千万万外国汉语学习者的缩影。

从长江的滚滚春潮,到塞纳河的粼粼波光,我们在法国讲述的中国故事意韵悠长——历久弥断,中华传统文化活色生香;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中国之声铿锵响亮;不忘初心,来时的道路指引前进的方向;展望未来,新时代的中国满载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中国青年报》2022年5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讲话鼓励我们把中国故事讲生动、讲精彩。
B.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以史料为依托,深入革命文化传统,打破传统叙事模式。
C.国家话剧院推出首部文献剧,传递了前辈艺术家的奋斗之志和家国情怀。
D.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外青年交流的桥梁和载体,利于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2.下列对上述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了“总一分”式结构,多角度阐述用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和方法,完整而严谨。
B.材料一列举《谷文昌》主创团队深入采风的事例,体现了创作者“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的创作理念。
C.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和比喻论证等方法,说理形象透彻,使得文章的观点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D.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严谨而生动,于平实之中饱含情感,表现了中国戏剧人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话剧《红色的起点》以“大事记”式的舞台形式徐徐展开壮阔的历史画卷,这种创新艺术表达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益实践。
B.创作者只要自己被表现对象深深打动、在精神和情感上有所升华时,创作出的作品就能富有原型人物的精气神并打动人心。
C.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应止步于直播,要实现线下与线上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合适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D.在法国讲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重要指示的自觉行动。
4.材料一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简要分析。
5.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把深藏在文献中的故事转化为文艺作品,感动和激励今天的年轻人,需要作家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提炼加工。但这不代表创作可以信马由缰,全凭想象,只有建立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基础上,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近年来广受好评的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等,其感人之处首先就在于真实。

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作家需要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故事放置于真实的时代背景之中,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客观差距,学习和追赶是那一时期中国工业战线的主要任务。如果仅仅为了读者的口味,虚构一个研制新技术击败国外工业巨头的故事,非但不会振奋人心,还有损于那个年代工业战线的奋斗价值。

除了时代的真实性之外,符合工业逻辑也是工业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工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物和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创作不能脱离工业逻辑。例如,技术发展有迹可循,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需要有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众多技术人员的协作攻关等。如果只是把技术进步归功于主人公的灵机一动,会让读者产生悬浮感。工业企业的经营也有其规律,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都要有章法。越是成熟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就越完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能为了情节需要而把企业的兴衰完全归结于个人因素,不能把工业生产和企业经营当成可有可无的背景板,要坚守工业题材创作应有的格调。

(摘编自龚江辉《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材料二:

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这是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呼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可能,是艺术创造、艺术进步的前提。从来自人民生活的文艺的原料,到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艺,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没有这种创造性劳动,生活就只能是原料,而不可能转化为艺术。文艺工作者是否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强烈意识和高超能力,直接决定了他能否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础上创造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

中国文艺史上,一批有追求、有本领的作家艺术家注重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致力于发掘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了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罗中立的经典油画《父亲》,以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对生活和时代的敏锐发现,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无数个农民父亲形象中,提炼、创造了充满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创作过程体现了艺术家在提炼生活时高超的创造性。文艺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运工,不是理论、概念的画图员,而必须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态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的创造能力,从而能够以优秀作品艺术地、审美地、丰盈地表现生活、照亮生活。

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幽微剔透,沉静隐忍,实现了革命英雄叙事传统的新变。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富于想象力地在日常生活裂隙中探测人性的高度。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中,‘家’与‘国’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蔡东的《月光下》映照人的疏离与亲情,古老的诗意转化为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简短的授奖辞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获奖作家们在走入生活、贴近人民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阅读生活、提炼生活的创新创造能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大批反映警察、医生、消防队员、外卖小哥等职业群体工作生活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创作者们敏锐地从我们身边生活中寻找题材、激发灵感并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些人物形象上,能看到忠于职守的专业精神、互相理解的人间真情,能看到奋斗人生折射出来的璀璨光芒。这些作品色彩斑斓、情境丰富、余韵悠长,共同演奏了时代生活的声光交响。它们不仅是记录,更是用理想照亮现实的艺术创造。

时代波澜壮阔,生活气象万千。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将生活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才能以高峰之作写透生活本质和时代精神,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摘编自康伟《在生活的基石上铸就文艺高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让文献故事转化成的文艺作品感动和激励今天的年轻人,作家必须在生活、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提炼加工。
B.创作以中国工业发展为主题的小说,作家要把故事置于真实的时代背景之中,也不能背离工业逻辑,要以真实来感动读者。
C.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文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强烈意识和高超能力,能够直接决定创造出精品佳作。
D.文艺工作者能够敏锐地从身边生活中寻找题材、激发灵感并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于是共同演奏了时代生活的声光交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电视剧广:受好评,说明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只能源自生活真实。
B.作家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读者口味而虚构不可能存在的故事,并不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C.诗人李季拜农民为师,与信天游紧紧拥抱,才写出了开创性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D.作家李迪用半年时间深入十八洞村,才写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想象力丰富的武侠力作。
B.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C.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朝兴亡的历史小说。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作家在湖南体验生活期间的杰作。
4.取材于《三国志》的小说《三国演义》,以其“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处理方法而大获成功。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如何才能“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