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能源安全问题,指出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今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正在面临严重的短缺供应煤价一度如“野马脱缰”,呈爆炸式增长。有的供电企业竟然“断顿”,少数地区出现拉闸限电,严重影响生产和生活。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的多项保供政策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其暴露出的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一直在大起大落中螺旋前进,最直接原因就是供给与需求错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2.9%(两年平均7.4%),全国煤炭生产29.3亿吨,同比仅增长3.7%。“十三五”以来,煤炭产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累计关闭退出落后煤炭产能近10亿吨/年,增加先进产能约6.3亿吨/年,行业去产能力度较强,供给侧弹性不足;在煤炭保供期间发往港口的运煤列车如遇上雨雪需要人工一铲子一铲子除雪才能装煤,否则煤炭运到港口后就因冰冻而无法卸车,仅这小小的生产运输环节,就限制了煤炭的供应效率。另外,对于“双碳”目标执行偏差,能耗双控操之过急,进口不畅也助推了煤价的上涨。

问题的背后是不断攀升的用能需求与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如何破解这一困局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如何破解用能需求与环境约束这一困局。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用能需求与环境约束之间的关系。
(3)中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而对于“双碳”目标执行偏差,能耗双控操之过急是这次煤价过快上涨的原因之一,如何实现“双碳”的目标,请你为政府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022-01-20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烯烃、芳烃等高值化学品是化工生产的核心,一直以来,这些基础化学品主要来自石油,我国化学品生产每年消耗约1.2亿吨原油。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相对富煤的国家,大量依赖进口石油来生产液体燃料和化学品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锁定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制高值化学品的催化研究。历经20余年,研究团队采用独创的氧化物一分子筛耦合催化剂,实现了煤经合成气的一步高效转化,从原理上解决了传统费托合成路线需要消耗大量工艺水的百年难题,被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新进展。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未来在工业上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材料二   世界主要国家2009年-2018年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



(1)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取得“煤烃合成气直接制高值化学品”技术突破的重要意义。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就国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2022-03-19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2022届高三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一模)文科综合政治试卷(B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某校高三学生以“扩大内需”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素材,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从2014年开始,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高于投资的贡献率,预计到2025年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稳定在60%以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需求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冲击。2020年一季度我国消费同比下降19%、投资同比下降16.1%、出口(美元)同比下降13.3%,降幅之大均为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材料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同时,我国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多,城镇化尚未完成,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潜力和空间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和拓展,缩小地区差距、补齐民生社会领域的短板,还需要很多投入。

材料三   2020年的双十一线上交易额又创下历史新高,平台消费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生力军,而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也时有发生。2020年11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对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行为进行了界定,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集中。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措施必将有效促进我国消费的健康发展。随后,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的客观依据。
(2)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措施将如何助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2020年中国进口大豆占消费总量的84.86%。

材料二   种子种业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做到了完全自给。总体上,我国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同时也要看到,在一些品种、环节和领域,我们还有不少短板和弱项,如种质资源挖掘利用还不够,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以及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商业化育种体系不健全,市场机制、知识产权配套不完善,玉米、大豆、个别蔬菜品种、畜禽种业等竞争力还不强。这些问题不解决,很难适应今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破解种业发展难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和出口国,口罩的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但因春节放假、企业库存不足等因素,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当下,市场上“一罩难求”。

一般来说,企业提高库存意味着现金的冻结、财务风险提高和低效率的运作。因此,在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下,许多企业都采取订单式生产,这种生产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库存,甚至实现零库存。

但适量的产品库存对整个社会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当国家遇到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需要在短期内调集大量的物资以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这时,企业如果没有库存,面对短期无限扩大的市场需求,只能通过应急生产或加班生产来适应市场需求。但应急生产涉及各种生产要素,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合,在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即使市场价格上涨,企业也难以大幅增加供给量,难以在短期内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截至2020年2月29日,全国口罩日产能达到1.1亿只,日产量达到1.16亿只,分别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简要说明材料反映的经济问题,并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有效解决市场上“一罩难求”的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