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华社《半月谈》近期集中专题报道贵州“黄金十年”的成就、经验。报道指出,2011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百折不挠的坚毅攻克一个个贫困堡垒。10年间,贵州经济增速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三、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全国第一、“中国天眼”瞭望茫茫宇宙、森林覆盖率达到61.51%。

材料一   “十四五”期间,贵州将围绕乡村振兴五大目标,坚持分类推进,分别理清各县发展优势、短板弱项、工作方向;探索试点先行,着力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多样化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示范点;采取重点突破,将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作为突破口;积极稳定就业、壮大产业,循序渐进不断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材料二   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红军长征在遵义发生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多民族大省,各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山地文化是贵州文化中的特色,山地提供生存环境,制约人的视野和生活方式,同时造就了贵州人民的性格和文化;王阳明“龙场悟道”,给贵州留下了在全国独一无二的阳明文化资源,“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知行合一”的心态观成为贵州特色;“三线”建设奋斗创业的历史给贵州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贵州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采取六大措施:做“强”红色文化、做“亮”民族文化、做“优”山地文化、做“厚”传统文化、做“实”阳明文化、做“活”“三线”文化。通过这些文化的打造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文化支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推动贵州乡村振兴的举措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贵州如何打造文化强省。
(3)过去十年是贵州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请你为贵州的下一个“黄金十年”提两条建议。
2022-02-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文综政治试题(贵阳民中 贵阳九中 贵州省实验中学 贵阳二中 贵阳八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着追求。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由毛泽东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中工作的最根本的任务,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1985年3月到992年初的南巡重要讲话中,邓小平多次在重要的公开场合论述了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强调:社会主义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共同富裕。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2021年6月,新华社全文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的重要示范改革任务,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更多的是一种内源性的经济,是依靠自身本地企业一点一点积累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是其最大的特点。浙江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生产总值、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由民营经济创造。2020年浙江生产总值为6.46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高于全国6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3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的2.56,最高最低城市居民收入倍差为1.67,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设区市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浙江具备开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概括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优势,并就如何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合理建议。
2022-03-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