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近年来,红河州依托“三千四百年”(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云锡矿业、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过桥米线)七张名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主题,通过“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推动红河州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着力推动“旅游治理规范化、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参与全民化、旅游效应最大化”。大力倡导文明旅游,遏制旅游不文明行为。实施“全域旅游”以来,全州没有出现重大旅游投诉,无强迫购物、宰客等负面报道,继续保持了红河旅游的"净土"形象,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努力把红河州逐步建设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

材料二: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积极探索富有地狱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分层压实责任,强化协同配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云南省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切实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努力下功夫,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20是红河州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按照党中央,省委、州委要求,制定完善《红河州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方案》,理思路、定规划、抓党建、搞建设、细举措、定目标、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的独特优势,深刻把握文化和旅游领域扶贫工作着力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开展好各种群文活动,杷决战脱贫攻坚,文化惠民深入人心,以文旅助力脱贫攻坚战决胜,营造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良好氛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发展“全城旅游”应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核心内容包括“十四个坚持”。

时政材料十四个坚持相关内容
某市领导对化解信访积案工作高度重视,多次进行调度部署”并带头包联15件具有疑难性、复杂性、典型性的信访事项,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解决。
2020年前9个月,某市10个棚户区改造、215个老旧小区改造、65条背街小巷改造全部开工,城乡低保标准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全省领先。
某市把2021年确定为“群众满意度提升年”,通过狠抓党的作风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
某市召开秸秆焚烧问题约谈会,明确整改要求,强化禁烧措施,确保火点数量显著下降,加速空气质量改善。

阅读上列时政材料,请找到与“十四个坚持”相关内容的对应关系。
2022-08-01更新 | 23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0年2月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即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共5个部分: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③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④加强农村基层治理;⑤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该文件对抓好“三农”发挥作用的过程是(     
①脱贫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提高人民获得感→城乡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②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劳动积极性提高→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④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0-06-02更新 | 84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九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直体弱多病、水患频繁”,这就是时代给中国共产党人出的“问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就是时代的答卷,黄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足迹遍布黄河流域九省区,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2021年9至10月,黄河遭遇历史罕见秋汛,由于堤防、水库等的坚实护卫,以及流域机构的有效应对,黄河流域的良田安然无虞。

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治理时强调“黄河宁,天下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区域重大战略,立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发展大棋局,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材料二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第二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是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产生和发展中的科学定位。顾名思义,所谓根,就是说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文化;所谓魂,就是说中华文明的基本内核、价值观念和黄河文化一脉相承。习近平总书记把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到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的高度。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分析说明如何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把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提高到了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保护和治理人人有责。请你为黄河的保护和治理另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得超过20字)
2021-12-24更新 | 319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五次二轮复习检测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极。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有浙江、江苏、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的26个城市被纳入其中。在这些城市中,上海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改革的窗口,拥有巨大的资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是这一区域的发展核心;杭州近年来借助阿里巴巴的影响,正在朝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迈进;宁波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制造业重镇,也是国际港口名城;南京是打通长江经济带与中游城市互动联系的枢纽。在2018年11月5日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将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

材料二长三角地缘相接、人员经济联系紧密,许多司法案件的当事人、财产、住所等因素错综复杂,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主体不明,案件执行面临困难。对此,长三角各地法院积极作为:不仅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系统进行案件相关信息的查控,还通过系统技术标准传输数据,实现各地法院间的信息对接;立足当地实际,构建并不断完善司法协助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协助在服务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各省市法院沟通协作,节省执行成本,提升案件执行效率;建立并完善司法协助工作框架,进一步加大对长三角环境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形成跨区域司法保护合力,促进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长三角地区的法院是如何解决案件执行难问题的。
2019-08-08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