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 年 4 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兴通讯禁运芯片。芯片,成为中国人心中隐隐的痛。从目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状况来看,我们能够实现国产替代的芯片,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我们 需要 加快 突破 核心技术,着力构 建 数字 中国,构筑我国国际竞争新优势。

我国芯片产业起步晚,导致技术的劣势比较明显,生产的芯片在品质和性能上难以保证,在源头基础上创新不足;很多国内芯片企业早期得到政府支持,过度依赖政府扶持,导致核心能力不强,难以真正走向市场;国内的芯片产业链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垂直整合直接影响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和效率的提升,由于国内许多芯片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造成了芯片企业的发展缓慢;芯片产业投资周期长,研发费用巨大,试错成本高,加之芯片更新换代较快, 直接抬升了风投资金投资风险。基于上述情况,打造最强“中国芯”任重而道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打造最强“中国芯”。

材料二.高铁的迅猛发展,给中国铁路运输带来巨大变化,改变了春运期间“买票难”的情况。高铁给其沿线地区带来的综合变化,更是潜在而巨大的。但随着市场的变化,航空业的进步,高铁尤其是路程长的高铁价格并不具有优势,全面看待高铁发展,理顺关系、健康发展是高铁发展的下一个关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高铁建设应切实贯彻这一“五大发展理念”,破解自身发展难题。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概括我国高铁发展现状,并分析如何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破解高铁发展难题,厚植高铁发展优势。
2019-10-1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全面小康,渐行渐近。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一个经济发展、民主扩大、文化繁荣、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小康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
【经济发展新航向】
经济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13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国民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很多议案和建议。
发言一:在未来几年间,我们GDP的年平均增长率只要达到7%就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7%虽然没有原来高,但却有更高的含金量,更健康、更绿色。

发言二:全面小康最重要的是老百姓认可。“惠及每一个中国人”——这是全面小康的核心目标。我们应当创造更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共同享有的实惠。

发言三:小康中国必然是美丽中国,应当告别雾霾、沙尘和污染。我们要在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保护上多做文章,让我们的小康成为绿色的、美丽的小康。

(1)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以上发言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
【民主智慧添活力】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目前,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辅相成的民主政治格局日臻完善。2013年的“两会”就是两大民主智慧和魅力的彰显。有媒体指出,两大民主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的最好体现。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两大民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的?
2016-11-26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嘉峪关一中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文综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向大会做报告。报告提出,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学家认为,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的不平衡不充分;从增长动能上看,突出表现为相对于资本、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第一驱动力.创新的关键作用发挥得不平衡不充分;从城乡格局看,相对于城市,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1)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报告所提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角度,说明应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4 .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成为重中之重。新年伊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各类开发区的总体指导文件。
材料: 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土地、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追赶效应持续衰减,以招商引资形成大规模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进入到瓶颈期。航空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等不同概念先后成为不少开发区追逐的目标,而真正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的却凤毛麟角。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解决经济开发区存在的相关问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