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自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新媒体制作发布了文物音乐会版《达拉崩吧》。长信宫灯的宫女举着手中的灯火唱“我们带上最好的火箭,逐梦最高的天”,发出对宇航火箭的祝愿;铜奔马眉飞色舞地唱着“创新创业,国家扶持,我们去奋斗”;唐粉彩仕女俑则唱“小康之后,乡村振兴,一个不能少”……由此可知,文物音乐会(     
①创造文化新体验,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③弘扬传统文化,服务新时代社会实践
④展现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包容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举办之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吸引了全球目光。

材料一   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

在运动员入场仪式上,展示国家姓名的花窗背景镶嵌着梅、兰、竹、菊图案,中心场地不时切换出梅、兰、竹、菊的精致刺绣样式;在迎宾表演《水润秋辉》中,演员们所击之鼓以良渚玉琮为原型,传递来自远古的呼唤,以良渚之光交映秋分之辉;在短片《相约杭州》中,“良渚少女”与现代少年跨越时空同频共振,展现“爱达未来”的古今相融瞬间。

“水”是开幕式上的一道动人笔触。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湿地……纵观开幕式全程,上篇的“水”是水墨入诗画、烟雨染江南的唯美画卷;中篇的“水”是聚集成潮,泛出动感浪花;下篇的“水”是绿水青山间的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作为南宋都城的东道主杭州还将宋韵文化在开幕式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国风雅韵》篇章,10艘宋韵主题游船在湖光山色中穿行,其所承载的戏剧表演展现了书画、茶道、香道、杭扇、篆刻、瓷器、丝绸、对弈、舞剑、古筝、饮酒、吟诗、亭台楼阁等宋代生活元素,彰显着“风雅处处是平常”的江南生活美学。

材料二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肯尼亚有了第一条现代化铁路,白俄罗斯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从创立时的57个增长到目前的106个,丝路基金项目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收获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共同绘就了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1)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铭刻文化自信。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走的是人间正道。
(3)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各国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我国各民族始终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胸怀同世界其他文明开展交流互鉴。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探索出一条美美与共的文明之路,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再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着“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华文明具有突出包容性的重要意义。
(2)新时代中国所倡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彰显了“不同”与“大同”的辩证智慧。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新时代青年如何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贡献提出两点建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国第二部流域法律——黄河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有法可依。

材料一   黄河保护法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在流域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措施,有效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针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问题,规定流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和清洁低碳能源,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优化调整。

材料二   法律明确,要推动黄河文化体系建设,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组织指导黄河文化资源调查和认定,对文物古迹、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进行记录、建档,建立黄河文化资源基础数据库,推动黄河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加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文物和遗迹保护,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挖掘黄河红色文化;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资源,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展示黄河文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黄河保护法如何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黄河文化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请就更好地保护黄河撰写两条公益宣传广告语。要求紧扣主题,朗朗上口,每条在20字以内。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2月17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河南安阳启动。一片甲骨惊天下!河南以主题宣传活动为契机,探访中华文明源头,持续焕发文字永恒魅力,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文化基因靓起来,让“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亮起来。开展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展示汉字独特魅力,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②汲取当今时代的营养,丰富汉字文化内涵
③讲好精彩河南故事,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④推动文化交流交融,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17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说“咖啡”“柠檬”“芭蕾舞”等外来词的“进口”丰富了汉语的表达,那么英语中的“litchi(荔枝)”“typhoon(台风)”“yinyang(阴阳)”则见证了汉语走向国际的进程。据全球语言监督机构报告数据,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汉语“出口”不仅有关于民俗生活的hongbao(红包)而且还有关于社会热点的dama(大妈)等词,尽管tuhao(土豪)dama(大妈)让中国人忍俊不禁,但无一不是书写着一个真实、进步、多彩的现代中国。

英语中的汉源词语,既有古老的华夏文明如Taoism(道教)TaiChi(太极),也有日新月异的现代中国如gaotie(高铁)、lianghui(两会)。尽管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体系,但那些展现中国特色、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词语一定会在中外语言与文化的交流中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说明汉语“出口”走向世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7 .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开展“跟着考古游安徽”“跟着文物游安徽”“跟着非遗游安徽”等活动,让人们既能体会中国文物、建筑的历史底蕴,也能领略中华非遗传统的文化魅力。这一做法旨在(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传播科学知识,增强精神力量
③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④盘活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揭示文明之源,照亮前进之路。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激发我们不断叩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具体内涵,其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厚滋养
④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2-14更新 | 277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9 . 2022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提出殷殷嘱托:“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下列能够体现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是(     
①某地组织开展“走进革命老区,重温红色经典”活动
②中央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改善农村学校建设
③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火炬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④新形势下,我国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月皎皎,银汉无声。每--次抬头都怀着“千里共婵娟”的希冀,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每逢中秋佳节,仰望星空也催生着“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追问……。飞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与我们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如今,随着国力的强盛和科技的发展,在几代航天大军的默默耕耘下,2022年9月2日种舟十四号航灭员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十年梦想,不断得圆。

2022年9月10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台办主办,北京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两岸音乐人共话传承与创新”在京举行。20世纪90年代,表达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歌曲《把根留住》广为传唱。随着音乐平台和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台湾知名音乐人周杰伦线上重映演唱会、罗大佑和陈奕迅等港台歌手线上开唱,引发众多歌迷追捧。通过音乐交流,强化两岸同胞情感纽带,唱响两岸一家亲的主旋律,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为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