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自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作为舶来品,中国油画一开始是在西方固有的框架内来确定自己的方位与路径,但近20年来,这一传统遭到空前的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中国油画在精神、形式乃至资源等方面的文化回归。这表明,近年来中国油画在借鉴西方文化时注重(  )
①保留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抵制其腐朽思想的危害
③改变油画创作的基本特征
④保持中国文化的民族风格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9-07-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凌源市三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2 .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①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②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
③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
④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 . 闪耀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经典剧目在海外大量“圈粉”,上海国际艺术节积极拓展海外合作的“朋友圈”,在文化走出去的道路上强化顶层设计,拓展平台、路径,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力度,打造了一批富有上海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力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码头。此举
①彰显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展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④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活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9-05-08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看看唐诗宋词里那些对乡村的咏叹,便可知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
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某省委省政府给出的答案是,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作为战略抓手,抓住三个要素。一是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探索乡村复兴的路径中,要遵循乡村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呈现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原味的历史质感。二是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斑驳的庄台祠堂、儿时的民间故事、传统的非凡技艺……乡村蕴含着社会变迁中的一切基因,通联着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充分发掘乡村的个性和特色,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才能根牢魂定,孕育出村落的独特气质与性格。三是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复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在“生态、风貌、文化”三个层面建设上下功夫,展现乡村魅力,让农民重新认识家园,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才能防止农村“空心化”。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某省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对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积极影响。
  (2)请为“守住有根的农村现代化”拟定两条宣传标语。
5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台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017-05-09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   )
①有利于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重要力量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材料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演进的轨迹:西周、春秋以“礼治”否定了殷商的“神治”;战国、秦朝的“法治”否定了春秋的“礼治”;西汉至清朝的 “德法合治” 否定了秦朝“专任法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冲突与融合。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这一过程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同在,合力勾勒出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未来走向。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可借鉴与利用的重要资源。结合材料二,用辩证否定观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认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价值。
(3)若你班举行班会,就消除近年来“抗日神剧”等历史泛娱乐化所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价值观扭曲进行讨论。从文化生活角度,请你就班会主题写出自己的两条发言提纲。
2018-01-16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这一精神如今早已超越体育层面,成为点燃亿万国人奋斗激情的动力引擎,成为鼓励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①发挥文化作用,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②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③坚持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④丰富民族精神,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树立文化自信(  )
①有利于肯定自身文化价值,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路径
③是应对外来文化冲击与侵蚀的重要力量       
④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关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位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2)运用《生活与哲学》巾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是怎样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
(3)全媒体时代,不少媒体对“娱乐至上”推波助澜,引发有识之士的担忧。请从两个角度谈谈“娱乐至上”的危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