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民法总则>吸收了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基本制度和一般性规则,同时作了补充、完善和发展。《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已有的分则各个部分单行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各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出手相助时却往往有所顾虑:好心办坏事怎么办?《民法总则》引入“好人法”条款,规定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该条款体现了公序良俗这一民法的基本原则,意在匡正社会风气。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提炼《民法总则》制定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
(2)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遵循公序良俗原则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天津市立足本市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市;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材料二:书籍和阅读是建设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个人爱好问题,更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转型升级,有对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的诉求,这也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核心与实质”的知识,分析天津市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天津市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更好地发挥建设书香社会的作用提两条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