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加强劳动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凝练与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坚守与继承,更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青少年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到“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再到“铁人王进喜”“时代楷模张桂梅”……正是这些精神文化撑起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脊梁。加强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劳动,养成劳动习惯,通过劳动磨练意志,培养劳动精神,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于劳动、自立更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青少年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增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怎样才能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精神是崇高革命文化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滋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材料

唯物辩证法道理及材料分析

长征走过的道路,不仅翻越了千山万水,而且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①(请勿在此处作答)
长征给我们的根本经验和启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②(请勿在此处作答)
(1)阐明材料一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两条主要道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材料二   贵州是党中央确定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公园建设规划有“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和“长征纪念小镇”两个特色项目。“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创新运用数字科技手段,艺术再现长征重大事件和经典场景,吸引参观者特别是年轻人,使他们受到红色精神的洗礼。“长征纪念小镇”拟整合相关战斗遗址、陈列馆等已有纪念设施群,以及实景演出、红色拓展园等红色旅游项目,打造文旅融合特色小镇。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特色项目建设的意义。
(3)请你为宣传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拟两条标语。
2021-09-16更新 | 426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天津高考政治试题

3 .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材料一   1996 年,福建与宁夏建立对口结扶关系,20多年来福建对口支援注重"造血"机制的建立:利用宁夏特色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挖掉生态致贫的"穷根";因地制宜发展菌草产业,实现生态技术转移与生态项目对接,建立"育产销"一体的现代循环产业链;福建在宁夏企业 5700多家,安置当地10万多劳动力就业,同时安排宁夏5万多人到福建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 福建采购、销售宁夏农特产品,强化电商扶贫、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消费扶贫。"闽宁模式"已成为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的典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闽宁模式"是如何提升对口帮扶成效的。

材料二   位于太行腹地的阜平,是一片英雄的热土。晋察冀边区政府从这里走来,"新中国的雏形"在这里形成。但是山高路远闭塞落后成为发展的羁绊。

阜平骆驼湾村地处太行深山区,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村民长年生活贫困。实施脱贫攻坚以来,扶贫工作队带领骆驼湾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脱贫思想,激发起村民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的战斗激情,指引村民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骆驼湾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大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使贫困群众多渠道增收致富,实现脱贫出列。在贫困群众中按照"群众说、乡贤论、村上评、榜上亮"的道德评议工作程序,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让脱贫模范、自强先锋上"红榜", 召开道德评议会,开展讲述我的脱(扶)贫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群众自强奋斗、脱贫致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在脱贫攻坚中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

材料三   摆脱贫困是困扰全球发展和治理的突出难题,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除了专注自身发展,中国积极同各方分享扶贫方案和经验,中国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和创新做法,正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学习样本。


(3)如果请你作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在"中国的减贫实践"论坛上发言,请运用矛盾精髓的有关知识向与会代表阐明"中国式减贫"可以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2021-05-06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文明用餐,杜绝浪费”……在各地餐馆、食堂等场所,随处可见这样的提示语。长期以来,向餐饮浪费说“不”属于文明道德调整的范畴,主要靠倡导、自律或相关公约的软约束。2020年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为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建章立制。草案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并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等等。


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拟标题,写一篇150-200字的时事短评。
2021-04-28更新 | 237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2021届高考压轴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材料一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伟大斗争中构建的文化,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革命文化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今天,我们只有不断挖掘革命文化,才能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时代英雄的精品力作;只有不断把加强保护和利用革命文化资源,才能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材料二 作为革命文化的入党誓词,体现了我们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由于党在创立和成长的初期面临着严酷的革命斗争环境,入党誓词为捍卫党组织、保卫红色政权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最大特色是强调阶级斗争和对党忠诚;抗日战争时期,强调“坚持执行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解放战争时期,强调“要做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党的利益高于一切”;新中国成立后,强调“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积极工作,精通业务”;1982年,新的入党誓词强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并将入党誓词明确写入党章,体现了党对入党誓词的重视。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革命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的时代价值。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演变的认识。
2021-02-26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伦理道德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不断追求道德境界的提升,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成为了一项十分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说其紧迫是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公民道德建设有新高度,说其艰巨而复杂是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凸显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任务更加艰巨,而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让道德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环境更为复杂。在此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即推动新时代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凝聚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