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3 道试题
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党中央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
②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具体方案
③体现了中国制度自信,是中国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保障
④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5-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①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       ②能够有效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③决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④基于党对中国发展实际和长远利益的深刻把握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描绘了中国现代化的蓝图,被当时的外国记者认为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今,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产业门类全,稻麦遍地香,神舟邀太空,国防更坚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远远超出了孙中山的设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     
①表明勇于实践的中国人成功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
③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广阔前景
④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复制和模仿的模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柳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
4 . 马克思将“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总和”视为社会状况的决定性因素,列宁将“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归结为“生产力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此可知,发展“新质生产力”(     
①需要形成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②是我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基本前提
③可以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④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起示范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2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临考集训1
5 . 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复兴运动。毛泽东同志提出并探讨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并初步构想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人民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     
①是中国共产党履行宗旨使命的产物                    ②必然能够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③将科学解答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课题             ④源自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21世纪的中国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它不是资本主义的延续和发展,而是在尊重价值定律的同时坚持核心生产资料和金融基础公有等社会主义特性。这表明(       )
①各国的发展道路应由各国人民自主选择,走符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
②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代替
③具有普世性的中国方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制度基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是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但是,有的国家、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可以逾越某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旧的社会形态衰亡、新的社会形态确立不是任意的,是由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形态的更替取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②人类社会历史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③历史进程的跨越性更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④生产力发展是影响社会历史演变的唯一因素
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
2024-05-21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8 .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同传统的观念决裂意味着要彻底改变所有的传统观念
B.所有制关系是实现两个“最彻底的决裂”的决定力量
C.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决裂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D.两个“最彻底的决裂”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9 . 现代化是造福全人类的共同事业,没有唯一的模板或解决方案。基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适合本国国情且满足人民需求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在人类历史上,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给当今世界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这表明(     
①历史、文化与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着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不同
②中国式现代化为渴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树立了典范
③中国式现代化是最适合人类发展的先进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21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10 .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国情不同,现代化途径也会不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国实际。由此可知,中国式现代化(     )
①根植于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和特殊的基本国情
②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③拓展了人类社会发展路径,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同西方国家现代化具有截然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方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5-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5月联合测评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