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美广东,潮州在行动。摊开潮州的风景卷轴,放眼尽是“生态绿”,绿色为墨、生态为笔,潮州写好“制与治”文章,打造“绿美潮州”城市名片。

2023年初,潮州市人大常委会计划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地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即《潮州市生物多样性促进条例》。7月,潮州市人大常委会在风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的立法联系点正式揭牌,为生态保护立法收集传递基层声音。

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长效机制,落实各县区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

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查处毁林种茶案件52宗,复绿面积249.8亩。

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计划;6月,《野性潮州》自然纪录片公众放映会;8月,寻踪飞鸟·心向自然观鸟寻古树科普活动;10月,绿美潮州,青年先行绿美潮州红领巾在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打造“绿美潮州”城市名片中“制与治”的价值。
2024-01-16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的出台是保障残疾人与老年人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保障。

近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无障碍建设领域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设施不系统、发展不平衡、覆盖不全面、衔接不连贯。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保障监督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作出规定,为改善民生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需要政府推动、各级部门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共同以全社会之力“益”起推动“有爱无碍”,让立法的温度惠及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群体无障碍地共享美好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法律的依据。
2024-01-14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THUSSAT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守护精彩亚运,“浙”里有新成效。

浙江省积极开展亚运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从亚运知识产权设计、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体系等全力护航杭州亚运会。

浙江省人大审议出台《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明确对亚运会等重大体育的主办方、承办方,提出应当遵守特殊标志保护有关规定,规范活动中的知识产权运用行为。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开展集中办公开展实体化运作,构建起重点明确、部门协同的立体式保护体系。浙江省公安厅强化“剑锋”主题集中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侵犯亚运知识产权犯罪行为。浙江省知识产权局部署开展“铁拳”“亮剑2023”综合执法行动、平安护航亚运百日攻坚行动,对亚运会“擦边球”“搭车式”营销“顽疾”进行针对性清理,拒绝“蹭热度”,实现侵权“零容忍”。知识产权保护再升级,设立杭州亚运司法工作专班,巡回审判法庭等,加强法律和典型案例搜集研究及调研。

此外,浙江省在亚运会开幕前通过宣传片、公示预警名单、平台发布公告、开展自律公约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开展普法宣传工作,全力做好亚运赛前、赛时、赛后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努力营造杭州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

此次亚运会,浙江省交出了一份知识产权高分“答卷”,用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履行了国际承诺,体现了大国担当,展示了杭州风采。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浙江省是如何营造杭州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良好环境的。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慈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全面开启了我国慈善事业法治化的道路。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从总体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还存在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要求,结合各方面意见,采用修正方式对现行法进行修改完善。近日,经过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初次审议后的慈善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根据修正草案,个人求助行为和提供个人求助的平台纳入慈善法规范,规范个人求助行为,明确个人、网络服务平台、监管部门的权责义务边界,建立民政、公安、医院等部门的共同协调审核机制,并授权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让爱心和善举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慈善法的修正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法律制定上,有两种根本对立的观念和做法,一种是传统的法制观念,认为法律就是政府统治管理民众的工具,制定法律是政府及官员的事情,群众对立法没有发言权,只能被动遵循政府制定的法律,法律上应该给政府执法部门无限的管理权,只要能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执法者可以采取一切认为必要的行动。另一种是现代的法治观念,认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制定法律不是为了统治和管理人民,而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权利。因此,一方面,立法权属于人民,另一方面,法律需要限制政府的权力,防范政府权力对人民群众权利的过度侵犯。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就如何在法治轨道上处理政府权力与人民权利的关系谈谈你的想法。
2024-01-0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预测卷(七)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继2000年制定立法法,2015年第一次修改后的再次修改。此次立法修改是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立法与改革实践同频共振的生动体现,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此次立法修改,立法机关多次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并适应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补充相关内容,增加了专门规定,还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合宪性审查、区域协同立法等一系列探索创新成果入法,有力推动了立法质量与效率。

材料二   李某于2021年2月入职某电子商务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岗位为工程师。2022年1月21日,李某父亲患癌症晚期,李某通过微信向直属领导张某请假,又通过邮件向领导请假称,“因父亲病重需紧急返乡,特提出请假申请”,请假时间为2022年1月24日至1月30日。当日,李某回家照顾重病父亲。期间,公司要求李某提供有效请假材料,李某亦通过微信提交了父亲病历照片。1月28日,李某父亲病重去世。当日,公司却以李某请假未批不到岗,构成旷工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李某不服解除决定,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委认定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该公司不认可裁决结果,起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我国立法法修改是遵循立法工作规律和立法程序的生动实践。
(2)结合材料二,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该公司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2024-01-09更新 | 39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家庭与婚姻(A卷·知识通关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为加快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全国人大社会委牵头成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赴相关地方进行调研,委托中国残联征求了5万余名基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的意见建议。2023年6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该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共8章,分为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全面系统地对无障碍环境建设主要制度机制作出了规定。如何让残疾人、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如何更好支持老旧小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其他无障碍设施;如何对药品说明书进行“适老”改造……一件件群众普遍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都可以在这部法律中找到解决的答案。

无障碍立法一小步,社会文明一大步。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2024-01-08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预测卷(八)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了政府在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要履行的责任,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地方文化和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网信、文物等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在市民公约、村规民约中体现爱国主义精神,鼓励和支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群众性文化、体育等活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

有观点认为,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开展要靠政府严格执法。请你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9 .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自1992年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以来,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国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立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颁布和修订了《生物安全法》《环境保护法》等多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政策保障。我国还积极开展部门、区域和国际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等生物多样性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绿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2024-01-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生物多样性公约》

10 . 材料一   为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陕西省作出了如下要求:

(一)加快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修法步伐。根据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渔业、湿地管理、自然保护地、森林、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适时制定修订我省相关领域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法律体系。

(二)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全面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健全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的高压态势。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对严重破坏重要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等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完善落实生物多样性公益诉讼机制,不断加强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司法保障。

(四)推动社会参与。积极引导,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推动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进行公益宣传,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公众自觉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分析陕西省是如何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的。
2024-01-08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多样性公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