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 道试题

1 . 材料一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该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黄河保护法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黄河区别于其他江河的管理特点,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该法具有鲜明的约束性,强化了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了约谈制度、定期报告制度、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落实各方生态保护、水土保持、防洪减淤、节水护水、污染防治等目标责任。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1)有人认为,只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就能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材料一,请你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请你就青年学生如何参与法治国家建设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建设贯通起来、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融合起来,增强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自觉。要坚持德治浸润与法治约束相结合。价值观建设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德法兼治。既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讲好模范故事,同时也对突破底线的行为坚决抵制、依法惩处,让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弘扬、蔚然成风。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各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仪式礼仪、重大纪念活动、传统和现代节日的实践养成等。要把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结合起来,搭建更多人们乐于便于参与的平台载体,增强仪式感体验感,引导人们在亲身体验、沉浸参与中厚植家国情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中“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说明如何用法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2024-02-14更新 | 53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单元全面依法治国03 单元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坚持以法治推动环境治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提升,人民对美丽环境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工作内容
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在环境法治建设和改革中起到先导作用。
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由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和生态保护法三大部分组成的生态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开展区域协同立法,如2022年10月,苏皖两省三市协同立法的《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正式实施。
环境行政执法生态环境行政执法的跨区域协同,目前在长江流域、京津冀地区等地建立了不同样态的跨流域、跨区域协同执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完善法治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
2024-02-14更新 | 39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4 . 从行为主体上看,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024-02-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主观题答题模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4日,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江西省召开立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尹弘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法治江西建设水平,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尹弘指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维护法治统一的宪法原则,始终坚持立法为民,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要坚持科学立法,突出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相统一的制度机制。要坚持民主立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进一步健全民主立法的机制和平台,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等,创新公众参与立法方式,充分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立法共识。要坚持依法立法,遵循宪法原则和精神,严格精准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充分体现合宪性、合法性要求。要坚持把立法同普法、法律监督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大宪法和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说明江西省如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提供法治保障。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规定,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民解放军、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学校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教育、文化旅游等各部门应该及时制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应当责令及时消除影响,并由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有人认为,推进科学立法就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向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此次立法工作注意把握多个原则,包括坚持鲜明政治导向,坚持自信自立,把握好立法定位以及遵循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立法过程中,法工委与中央宣传部多次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很多普通民众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爱国主义教育法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联动细化了百余部法律法规中的爱国主义要求,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实现良法之治的?
2024-02-07更新 | 31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政治试题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情感系于斯、认同归于斯的民族心、民族魂。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终身。2019年党中央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呼声不断高涨。经过前期的立法调研和多次修改、完善,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该法明确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同时,针对侮辱国旗、国歌、国徽,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等违背爱国主义精神的行为,该部法律在法律责任方面也作出了严格规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重要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理论与时俱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面临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新的考题。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植根中华历史文化沃土、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对各领域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习近平强军思想

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强军思想写入党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017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18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提出

习近平外交思想

2018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0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

2023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请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材料二                                        伟大思想指导实践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站上领奖台时,他们身上穿的领奖服来自福建,上汽集团宁德——墨西哥国际航线上,每个月几千辆出口北美的商品车来自福建……福建制造正在走出福建,走出国门,挺起福建现代产业的“脊梁”。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福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省人大常委会近年来通过《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五部护航制造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聚焦解决企业难点痛点问题。司法部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2022年以来全省法院公正高效审结商事案件四十余万件。省司法厅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动546个商会与495家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合作关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福建省是如何通过优化营商“软环境”,提升企业发展“硬实力”的。

材料三                                        真理之光熠熠生辉

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必须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迫切需要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真理之光照亮前行道路。

(3)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以及自身实际,为青年学生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10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的集体学习会议上指出,要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的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坚持立法先行、立改废释并举,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建设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效能,推进涉外司法审判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涉外司法公信力。要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建强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法治安全链。要强化合规意识,引导我国公民、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运用法治和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为怎样做好涉外法治工作提出建议。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