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出自唐朝诗人李约的《观祈雨》,此诗通过对久旱无雨时两种不同生活的描绘,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对立和贫富悬殊。农民和豪门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其根源在于(     
A.农民占有少量土地B.封建国家的等级制度
C.封建土地所有制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023-11-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出自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蚕妇》。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③统治者对百姓剥削压迫,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④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3 . 泥河湾遗址群,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距今约177万年,是数量巨大、分布集中且文化序列连续的古人类遗存,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对于该遗址群所处的历史时期,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①铁犁牛耕已普遍用于农业生产
②人们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③出现文字和城市,实现劳动分工
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宋代范成大《后催租行》:“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这反映出(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受难的根源
②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③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影响社会发展
④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根本对立的关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唐朝诗人杜荀鹤曾在《山中寡妇》一诗中描写道:“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下列符合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的是(     
①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反抗斗争时有发生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剥削农民
③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以征收苛捐杂税为主要方式剥削和压迫农民
④铁制农具广泛使用,耕种技术有了显著进步,水利事业得到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6 . 几千年来,斗作为计量粮食的工具日益增大。如果以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官斗”作标准,周代的斗只有一升一合,到了明代,便达到一斗零七合。也就是说,收租的斗数虽然不变,但农民实际缴纳的租额却增加了多倍!对此,我们应如此认识(     
①封建社会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日益沉重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农民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地主阶级占有和支配
④地主阶级通过农民缴纳苛捐杂税来剥削农民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 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为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高一年级小明同学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划分(如下图)得出以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前四个人类社会形态都存在剥削制度
②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划分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

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敏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园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拼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田系贩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封建社会的有关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9 . “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深深烙印在中国封建体制中。皇帝是整个大家的家长,皇权不可侵犯,下属臣子和百姓都被视为他的子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认为君权神授,皇权至上。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在封建制度下,君主的言论是金科玉律,神圣不可侵犯,决不允许阳奉阴违,抗拒不从。从中可以看出(       
①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②在封建制国家,下层劳动人民毫无人身自由
③不合时宜的封建礼教思想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④封建道德思想是为维护封建国家统治服务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以下图片反映的内容根据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车       ②甲骨文       ③石器       ④铁犁牛耕

A.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