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某班举办了一次有关“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主题交流活动。下面是一位同学展示的四幅图片。下列排序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是(       
A.③②①④B.③②④①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内陈列着现存的毛泽东最早的农村调查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在《中国佃农生活举例》里面记载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人物——佃农张连初家里一年的支出和收入情况,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1926年的农村。以下是报告的相关内容:

地点:湖南湘潭西乡。时间:民国十五年。

假定事实:一个壮年勤敏佃农,租人十五亩田(一佃农力能耕种之数),附以相当之园土柴山,并茅屋一所以为住宅。此佃农父母俱亡,仅一妻一子,妻替他煮饭喂猪,子年十二三岁,替他看牛。这个佃农于其租来之十五亩田,可以全由自己一人之力耕种,不需加雇人工。因穷,田系贩耕,没有押租银可交,所以田租照本处通例要交十分之七。

结果:在收支相抵的情况下,此佃农还要亏空19.6455元,而且是须假定在绝无各种自然灾害、全年无休等6个条件之下才有可能。

结论:中国之佃农比牛还苦,因牛每年尚有休息,人则全无。这就是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而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之真正原因。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释“许多佃农被挤离开土地变为兵匪游民”现象的成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商王朝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奴隶社会。特别是盘庚迁殷以后,达到了奴隶制的兴盛时期。商王是奴隶主阶级的总代表,也是最大的奴隶主。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有王、诸侯。商代的奴隶主同时也是贵族。在商朝统治的区域里,全部土地和人民在名义上均属商王所有。商王统管着各级大小奴隶主贵族,并把奴隶和土地分配给他们享用。商代奴隶名目繁多,被投入各种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是创造财富和文化的基本阶级。但是,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都没有任何地位。在商朝奴隶主贵族的心目中,奴隶被看做比牛马还贱的财产,因而可以由他们任意处置。许多奴隶不是被折磨死,就是惨遭杀害。

秦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兴起,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豪强地主占据着全国大量的土地,连年的战乱也使得农民被地主豪强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和缴纳各种苛捐杂税,依附于地主。但他们都有一定的自己的财产,不像奴隶一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分别概括我国商王朝和秦汉时期生产关系的特点。
4 . 中国很早就政教分离了,人民只信仰公正的上天。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宣传“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     
①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实行思想统治的表现
②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和基础
③旨在通过传播封建道德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④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封建剥削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 . 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下面诗歌与反映的史实相吻合的是(     
诗歌史实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击壤歌》(尧帝时代无名氏作约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5年)奴隶辛勤劳作
父耕原上田,子劚(zhú)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唐聂夷中《田家》封建土地所有制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五四爱国运动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国际歌》奴隶反抗奴隶主压迫
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中国共产党诞生
A.①③B.②④C.②⑤D.③④
2023-10-13更新 | 78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政治试题(平行班)
6 .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节选自唐代诗人张籍的《野老歌》。下列对诗歌中所呈现的社会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①“耕种山田三四亩”说明农民有少量土地
②“岁暮锄犁傍空室”说明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③“呼儿登山收橡实”说明农民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④“税多不得食”表明征税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 . 我国古代诗人经常用诗歌记录自己所处的时代。宋代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为我们描绘了这么一幅画面“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关系背景,分析下列选项中能解释“乡村四月闲人少”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进行劳动
②农民在缴纳地租后剩余的部分劳动成果可归自己支配
③在苛捐杂税压迫之下的广大农民不得不进行辛勤劳动
④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在地主的压迫下强制进行劳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8更新 | 693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饶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都起源于商代。牛耕方法在春秋时期得到普遍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成为私田。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改变了原有的剥削方式。材料表明(     
①生产力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铁制农具是封建社会的标志
③封建制相对奴隶制是一种社会进步
④不缴税给国君导致奴隶制破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是北宋诗人张俞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蚕妇》。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全诗构思奇巧,言简意赅,语言明白如话,生动地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根据材料,简述作者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特点并指出当时社会剥削的基础及主要矛盾。
10 .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之一,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古罗马文明时期处于奴隶社会阶段,而同一时期的中国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几个朝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在中国战国时期,私有制逐渐确立起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②在中国秦汉时期,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重要手工业部门
③在古罗马文明时期,铁制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
④在古罗马文明时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