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由自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利创雇工的形式;而主要的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游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占凉山总户数5%左右的奴隶主,却占有当地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主子进行耕种,同时全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封建社会与奴隶社会在剥削方式上有哪些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一种社会进步。
2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序号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1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且完全占有奴隶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的土地

A

2奴隶毫无人身自由

B

工人是自由劳动者
3

C

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货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支配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4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D

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统治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的工具

材料二   从1944年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人民民主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西方势力欣喜若狂地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告终。


(1)依据表中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
A(       )
B(       )
C(       )
D(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对西方势力的宣告加以批驳。
3 . 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这主要说明(     
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
③奴隶主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产品
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
2022-03-31更新 | 430次组卷 | 4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几个前后相继的历史时代,即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属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属于农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属于工业时代,现代社会属于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从公有制母系氏族社会出发,经过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父系氏族社会而发展到私有制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然后经过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现代社会而发展到未来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


(1)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
(2)结合材料,对“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加以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正确表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特点的选项有(     
A.地主阶级占有全部的土地
B.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
C.地主阶级通过地租、变相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D.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
2022-02-13更新 | 170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成功,其中六处遗址见下表:
制度保障运输网络生产基地
官方制度海神信仰码头航标制瓷冶铁
市舶司遗址天后宫江口码头六圣塔德化窑址安溪冶铁遗址
据此,对当时生产力状况推测正确的是(     
①百姓拥有信仰宗教的权利
②手工业者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③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④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北宋·张俞)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养蚕妇女进城卖丝所引起的感叹.造成诗中所述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B.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C.农民阶级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D.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创造的劳动成果有限
8 . 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恩格斯的这段话表明(     
A.城市的出现是氏族制度灭亡的根本原因
B.这一时期商业和城市已经形成规模发展
C.随着国家的出现,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D.只有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才可能产生阶级
9 .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   
①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生活处境有所改善
④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1-13更新 | 767次组卷 | 69卷引用: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
10 .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这首古代民歌描述了农夫和公子王孙不同的生活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地主完全占有农民
C.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D.地主剥削农民收取地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