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相比奴隶制,封建制生产关系之所以能促进生产发展,主要原因是(       
①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
②农民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农民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有了自己的劳动工具
④农民阶级有一定的人身自由,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2 . 晚唐时曾有人诉说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生产关系?简要谈谈其有什么样的特点?
(2)请你简要谈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这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中最核心的体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①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土地
②地主阶级的特权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相连
③地主阶级不完全地占有农民,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④劳动产品全部归地主阶级所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0-11-09更新 | 577次组卷 | 32卷引用:陕西省丹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对诗歌中呈现的社会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犹饿死”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②“犹饿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依附于地主阶级
③“四海无闲田”展现了当时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景象
④“犹饿死”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5 . 唐朝诗人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写道:“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这段话的意思是乡民们要将自家所收成的东西全部缴出,无法生活之下,不得不逃亡他乡,很多人因饥渴而倒在了路旁。


(1)中国的唐朝处于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哪一个社会?
(2)导致乡民们“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6 . 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自己一点儿土地,劳动成果除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其意义在于(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B.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C.从根本上缓和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D.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7 . 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自皇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依据材料信息,下列对五帝时期社会现象的猜想合理的是(       
①人们按血缘关系结成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②五帝没有任何特权,与普通人一起共同劳动
③金属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分工基本完成
④出现了军队、监狱等暴力机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4-14更新 | 517次组卷 | 23卷引用:陕西省兴平市南郊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8 . ________和________是封建社会的两大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B.手工业者和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D.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