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1 . 在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时,高一某班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收集资料,整理出下列表格。
生产力发展(主要工具变化)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经济基础变化引起的上层建筑变化形成的社会形态
石器的应用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形成原始氏族制度原始社会
铜器广泛使用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被强制劳动,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产生了国家,建立起奴隶主专制制度奴隶社会
铁器普遍使用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能够自主劳动,留一部分劳动成果自己支配。形成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社会
机器出现与发展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受雇于资本家,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述这些资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023-11-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476年,随着西罗马灭亡,西欧奴隶制终结。在古罗马时代,奴隶来源很广泛,包括战俘、购买、海盗劫夺、家生奴、债奴等,使奴隶数量激增,战俘奴有时以数十万计,奴隶市场上的奴隶多时日达万人.手工业作坊中的奴隶人数,少者十余人,多者上百人:农庄奴隶通常有十数人,家奴多者竟达数百人。奴隶种类繁多,有手工业奴、农业奴、家内仆役、教师、医师、乐师、兵奴、角斗奴、官府卒吏等。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地位低下,处境悲惨。奴隶主阶级对广大奴隶的野峦统治和残酷剥削是罗马奴隶制经济的本质特征。

春秋战国之际,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为个体劳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导致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商鞅变法,“除井田, 民得买卖”,土地买卖从此合法化。从秦汉到隋唐,历代封建王朝除了对贵族官吏赏赐土地之外,并实行占田、均田等制度,土地买卖虽一直流行, 但受到-定限制。宋代不立田制,土地买卖日益普遍。由于存在土地买卖,土地兼并始终成为社会动乱的一个经济根源。但是一部分商人买土地而成为地主,形成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紧密结合,缓和了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一部分农民可以买土地而成为自耕农或地主,也给地主制经济注入了活力,这都有利于它的延续。


比较上述两段材料,说说封建制生产关系与奴隶制生产关系有什么不同。
2023-11-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泌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几个前后相继的历史时代,即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分别属于不同的历史时代,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属于石器时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属于农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属于工业时代,现代社会属于信息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从公有制母系氏族社会出发,经过私有制和公有制并存的父系氏族社会而发展到私有制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然后经过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现代社会而发展到未来公有制共产主义社会。


(1)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并回答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文明的跨越和历史的进步”?
2023-11-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天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材料一   晚唐时曾有人诉说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生产关系?

材料二   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南方谈话


(2)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3)请你简要谈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2023-11-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1-2022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关系为封建领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可以选择为不同的封建领主劳动:劳动所得除了以租金等形式上交给封建领主后仍有部分剩余,可以由劳动者自由分配。劳动者不同于奴隶,拥有自由及私有财产,这样与奴隶社会比较,劳动者的积极性有明显提高,阶级矛盾得到很大缓和,而且封建领主仍可以集中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进行有规模的生产劳动,生产力发展得到促进。所以说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更进步、更文明。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知识,说明封建社会为什么比奴隶社会更进步、更文明。
2023-11-1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罗马,奴隶没有被当成人,奴隶像商品一样,在市场上明码标价。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哪怕是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没有。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并用了不到6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3-11-1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材料三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习近平


材料四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1)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二、三中描述的社会形态分别是哪一个,并简要概括材料一描述的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四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主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

材料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被封建制代替,社会呈现出新的面貌。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农民头上三把刀,地主官僚高利贷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与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有哪些进步之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封建社会农民所受的“苦”包括哪些方面,在封建社会地主和农民生活天壤之别的原因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475年,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一般认为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确切时间,它是春秋时奴隶制瓦解的时代,也是战国时封建制形成的时代。从此我国开启了新的剥削制度。


有人认为,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倒退。对此我们应如何认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历史,是一个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关系不断改善、生活状况不断提升、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人类才智不断增益的历史过程。

材料二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董仲舒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

材料三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
(2)材料二中董仲舒和李绅描述的是什么社会时代的生产关系?
(3)请简要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