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4 道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佃客和部曲等依附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租佃农民的一种类型,他们同地主之间具有较严格的依附关系。他们要获得自由,必须经过放免和自赎等手续。唐代中期以后,佃客阶层日益扩大。北宋期间,佃客获得了国家编户的地位,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


结合材料,运用阶级社会的演进的有关知识,阐述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3-10-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使用天然金属,后来学会了制作纯铜器,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随着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私有制由此确立,随之也出现了阶级,墓葬之间也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小墓墓穴十分简陋,只有死者生前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

材料二   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哗叫的工具”,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三 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是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藉。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1)结合材料一,分析原始社会为什么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2)结合材料一、二、三,说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在考察明朝的经济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他在《钱粮论》中说:“夫凶年而卖其妻子者,禹汤之世所不能无也;丰年而卖其妻子者,唐宋之季所未尝有也……今来关中,自鄠以西至于岐下,则岁甚登,谷甚多,而民且相率卖其妻子。”这说明,明朝经济出现了新的问题——在荒年之时,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妻子儿女;然而在丰年之时,这种现象依然存在着。按理来说,丰年之时,农民的收成很好,衣食温饱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他们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呢?

其实,这种奇怪的现象在唐朝中期也有人提及过,例如李绅的《悯农》里就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统治者励精图治、劝课农桑的背景下,全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得到了耕种,然而可怜的农夫却依然会因冻饿而死。


(1)结合材料,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简要说明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运用“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试分析为什么丰年他们(农民)还是被迫出售自己的妻子。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结合材料,请分别阐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1)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2)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3)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3-10-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朱唐庄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情境分析】



(1)上述四个场景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形态?你判断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2)简要概括场景一反映的社会形态与场景二、三、四所反映的社会形态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2023-10-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洞口县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交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这是晚唐诗人来鹄创作的《蚕妇》。这首诗揭露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谁养活谁的问题,统治者贵族靠剥削蚕妇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而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全诗构思奇巧,生动地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材料二“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引自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根据材料一,简述作者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特点并指出当时社会剥削的基础。
(2)结合材料二,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特点,说明为什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7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这是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形象描述。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推翻旧社会建立了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并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的梦想出发。

材料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邓小平指出:“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分析新中国与前面两种社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有何不同。
(2)“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指的是什么。
2023-10-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

关系

奴隶主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且占有奴隶

A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B

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

工人是自由劳动者

奴隶主占有全部劳动成果,奴隶只获得维持生存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地主通过地租、高利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少部分劳动成果归农民支配

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制余价值,工人仅得到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

上层

建筑

奴隶主专制

C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1)依据图表思路,在空格处应填入的内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分析图表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他们的联系,请参照范例,再写出两个结论。
例:三个社会都是阶级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道:“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这首民谣反映了农民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剥削之下,没有生活的出路。


有人认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之后,阶级剥削和压迫依然存在,所以社会历史并没有进步。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10 . 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请写出诗中描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出现诗中描述的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2023-10-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