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4 道试题

1 .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李绅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马克思


材料中李绅和马克思分别描绘了哪种社会形态?简要分析其各自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的特点。
2 .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某校学生走进台湾省台中博物馆,讲解员介绍:“安和阿嬷化石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4800至4000年。”关于新石器时代,同学们可能还会听到的解说有(     
A.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B.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C.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D.这个时期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有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根据诗的内容,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诗中描述的现象发生在什么社会?
(2)这个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是怎么样的?这个社会出现诗中描述的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
4 . 2023年6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竹园岭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明显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礼玉文化的影响。由此可以推知,在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所处年代(     
①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②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人类社会已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④中原文化南渐推进早期岭南中国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5 . 诗经《硕鼠》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硕(大)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年)贯(喂养)女(通“汝”),莫我肯顾(照顾)。逝(发誓)将去(离开)女,适(到达)彼乐(快乐的)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透过《硕鼠》这首诗,我们可以推测当时的社会状况是(     
①统治者可以利用法庭和监狱对逃亡的劳动者进行镇压
②统治者占有全部的生产资料,但不完全占有劳动者
③统治者残酷剥削劳动者并无偿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④受制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劳动者所追寻的乐土终究难以实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父耕原上田,子劚(音:zhú,意:挖掘)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选自唐代诗人聂夷中的讽喻诗《田家》。与这首古代诗词所反映的社会面貌相符合的是(     )
①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受雇于统治者从事雇佣劳动
②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③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农民社会地位低下遭受残酷剥削
④农民有自己的少量土地,仍然不得不依附于地主阶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2-23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政治试题
7 . 不同社会形态都有自己鲜明的生产关系特点。下列对于生产关系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①原始社会:共同劳动,根据部落成员贡献大小分配食物和其他生产资料
②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③封建社会: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全部劳动产品
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12-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春晖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唐代诗人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永怀五百字》中写道:“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农民在封建社会被剥削劳动成果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B.封建社会特有的礼制
C.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D.地主阶级是统治阶级
9 . 明清时期漳州城市发展迅速,是粤广往来京畿必经之地。明政府在月港(今龙海海澄)开埠,成为东西方贸易的枢纽,漳州窑风靡一时,纺织业相当先进。农业方面,漳州海商在载运贸易品的同时,也把水牛载到南洋,传播水牛犁田技术。这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状况是(     
①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②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③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④地主阶级利用宗教巩固其经济地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来自唐代诗人李绅《悯农》的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着重描写了当时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述封建社会剥削的基础及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3-12-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