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7 道试题
1 . 《安徽省“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未来五年安徽省将强化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贯彻落实《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开展红色资源普查和认定工作。实施独山和金寨革命旧址群、凤阳小岗村旧址等100个革命文物修缮修复工程。上述举措旨在(     
①传承红色基因,从理想信念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②加强与该地相关的人物、事件、思想的研究
③促进该地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④奏响主旋律,发挥主流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12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试题(一)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史,连绵成宝贵的历史遗产、精神财富。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些歪曲历史、丑化英烈的杂音时有出现,或任意虚构,或蓄意解构,或肆意重构……种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存在,进一步凸显了加强正确历史观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1)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述“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的理由。

材料二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1年6月,一座庄重大气的红色新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在首都北京正式开馆。展厅内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把历史一幕幕拉开。

在展厅留言册上,参观者写下自己的心声。“不忘初心跟党走”“百年党史,波澜壮阔。亿万人民,齐首奋进”……一段段留言道出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2)一座红色展馆,一段浓缩历史,一份力量凝聚。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知识,分析我们从文物展品中应汲取的红色力量。
2022-05-16更新 | 3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2届高考适应性训练政治试题(二)
3 . 2022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依托“神奇教室+实景课堂”的形式,打造极具科技感、时代感的沉浸式课堂。该节目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八一勋章”获得者、科学家和冬奥冠军等奋斗者现身说法,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该节目(     
①依托现代科技,展现了教育的意义
②表明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基于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有利于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28更新 | 46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八)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这一肇始自西方的学说,从传入之初,便与中华文明产生了共振。

坚持“人民至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理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元一体”的民族史观,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闪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一家”的智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

植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真理本土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过程。

百余年来,一条脉络鲜明呈现——以“中国梦”唤醒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地凝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既让中华文明穿越时空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生机、焕发出巨大活力,更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

(1)“植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既葆有马克思主义之魂,更赋予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哲理加以阐述。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是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3)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用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11-10更新 | 34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模拟政治试卷(一)
5 . 安徽省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对革命文物实施维修、环境整治、展陈提升等保护利用工程,并以数字化教材的形式走进校园,实现了让革命文物“动”起来,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做法有利于(     
①丰富革命文化的具体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②创新革命文化的价值导向,坚定理想信念
③发挥教育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④实现红色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近年来,“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正打造“三色”乡村产业,即红色、绿色和古色——建强新时代红色地标,用交流和研学讲好红色故事;用好高山、峡谷、溶洞、瀑布等绿色资源,建好田园综合体;十八洞村民族文化非常浓厚,要推进文旅融合,“绣”好古色文化。建强红色地标,讲好红色故事,这是基于(     
①革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③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中华民族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7更新 | 39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团结奋斗精神。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启迪中国人民精诚团结、不懈奋斗,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这种远大志向和抱负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团结奋斗鲜明写在自己的历史答卷上,形成了党的团结奋斗优良传统,同时结合新形势不断开创出团结奋斗的新局面。

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赢得伟大胜利的历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号召“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号召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号召为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传承和弘扬团结奋斗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重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创造历史伟业的。
21-22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反复倡导和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思想方法,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由此可见(       
①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复兴
②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8-12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课时23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9 . 近年来,各地革命纪念场馆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堂“搬”进馆内。2022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等7家革命纪念场馆被列入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如果就此拟写新闻稿,最合适的标题是(       )
A.挖掘红色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B.继承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C.传承革命文化,拓展思政课堂
D.健全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2023-03-24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届高三一模政治试题
10 . 某地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观一处基地、讲一个故事、作一场讲解、写一份心得”活动,让红色旧址成为思政“教室”,让革命史料成为思政“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思政“教师”,使思政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由此可见(     
①革命文化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爱国主义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③赓续红色基因能厚植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
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