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9 道试题
1 .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渗透进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形成了诸如红船精神等富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社会民主和谐为基础、立足于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革命文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②要挖掘和弘扬革命文化的价值功能,传承革命文化基因
③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互为前提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为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0-29更新 | 537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莱阳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政治试题(等级考)
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推动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②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
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④主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28更新 | 19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抽测政治试题
3 . 纪录片《初心》通过拍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老兵的影像镜头,让更多观众在回顾革命历史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了浩气长存的革命精神和不变初心。给这则报道拟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追寻英雄足迹,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B.坚持守正创新,塑造时代文明形象
C.挖掘红色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D.铭记革命历史,赓续传承红色根脉
4 . 河南卫视春晚上的古典舞《唐宫夜宴》是由历史打底、文化支撑、科技加持的一款节目,火遍全网,14名女舞蹈演员诙谐可爱、略显憨态,又婀娜多姿、秀逸韵致,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了当代人面前,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唐宫夜宴》的火爆说明(       
①经济决定文化,是文化繁荣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②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
③文化创新可以满足人们对更高层次文化的追求
④优秀传统文化激起了现代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0-0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5 . 2022年9月16日,载有第九批88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空军运-20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桃仙国际机场以“过水门”礼节迎接,两架伴飞护航的歼-20战机进行超低空通场。“双20”列阵长空,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崇尚英雄(       )
A.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要求
B.是目前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C.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
D.有利于丰富革命文化的内涵
2023-10-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6日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郑重写入报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培育形成了以“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为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为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了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为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了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对于鼓舞新时代中国青年接续奋斗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对青年接续奋斗的意义。
2023-10-0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政治试题
7 .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参观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时,他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蹲厉奋发开创新的美好未来,我们应当(     
①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立在革命文化基础上
③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重塑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2021年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通报: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已发掘至器物层,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金箔、眼部有彩绘铜头像、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精美牙雕残件、玉琮、玉石器等500余件重要文物。同时“考古中国”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考古工作的精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旨在(     
①更好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发展的脉络
②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魅力
③寻根固本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3年6月,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决定联合开展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建设推广工作,旨在推广一批能够反映革命文物资源与“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的优秀成果。如果就此拟写标语,最合适的是(     
A.传承革命文化 拓展思政课堂B.继承传统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
C.挖掘红色资源 发展文旅产业D.坚定理想信念 建设文化强国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下去。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的红旗渠。这里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州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安和红旗渠的文化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