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好意同乘,是指行为人出于助人的善意,允许他人免费搭乘自己车辆的行为。

【案件过程】

小汪、小史和小陈是大学同学,三人报名参加同一场考试。考试当天,小汪开着合租车搭载其余两人一起去考场。因小汪驾驶不慎,造成车内三人不同程度受伤。事故当天,小陈坐在后排只顾玩手机,对系好安全带的提醒充耳不闻。

小陈受伤最重,医院诊断小陈重型颅脑损伤、颅骨多发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视神经管骨折、胸部损伤,还伴随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小陈辗转多家医院,累计住院98天,花费医疗费共计41.94万余元,此期间小汪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经鉴定,小陈手术治疗后,颅脑及右眼两处构成十级伤残。小陈认为,本次交通事故对自己造成严重人身财产损害。交警部门出具《道路事故认定书》,认定司机小汪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小汪应向其赔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共计59.26万余元,后小陈将小汪诉至法院。面对小陈的索赔,小汪满腹委屈,自己当免费司机载同学是好意,要自己一个人承担全部责任,于理不合。

【审判结果】

法院综合考虑本案情况,酌情减轻被告小汪40%的赔偿责任。经核算,被告小汪还需赔付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等28.71万余元。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小汪主动履行了支付赔偿款的义务。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条规定,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除外。

(1)结合材料,运用侵权责任的知识,说明法院对上述诉讼纠纷作出的审判结果的合理性。
(2)生活中上下班邀请同事搭便车,周末与好友相约同车自驾游等,都属于好意同乘行为。结合本案,从驾驶人和同乘人的角度,就如何面对好意同乘各提出一点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社区举行了“民法典在身边”的宣传活动,居民们就自己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咨询。

甲:我家对面的小王爱好养鸟,养了十多只,天天到处飞,小区地面、车子上常常可见鸟粪,气味较大,有时鸟还会抓伤路人,我多次向物业反映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乙:我住一楼,楼上住户小李未经同意,在我出差外地的时候直接加装了电梯,还要求我平摊加装费。电梯不仅没有给我带来便利,还遮挡了我家的光线,导致房价下降。

(1)请运用《法律与生活》“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的知识,分别分析小王和小李做法的不当之处及如何妥善处理。
(2)请你为该社区提两条化解纠纷的合理建议。
2024-04-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网事优忧。互联网时代,既要发挥网络之“优”,又要预防网络之“忧”。

材料一   国务院颁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于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以下是北京互联网法院所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原告为某演艺明星,被告王某为高中生。王某发布数篇网络信息,使用大量低俗、粗鄙的言论对原告进行侮辱谩骂。原告认为,虽其为明星,需容忍大众适当的评论甚至批评,但王某的恶意言论已经超出了原告应当克制、容忍的限度。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被告王某主张,其发布相关信息系因听信网络中关于原告的“黑料”。最后审理法院在判决中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法院支持原告的法理依据以及该案作为典型案例的警示意义。

材料二   无论是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开通“@国务院 我来说”,分别从施政为民、激发活力、政府建设倾听网友意见、建议,还是人民网为全国六十多位书记省长、数千位地市县级党政正职官员专设领导留言板,亦或是全国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纷纷在门户网站开设网络问政平台,都充分说明网络监督方式已成常态。很多百姓关注的身边事,只要点点手机、敲敲键盘,就可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对话。 当然,也有极个别地方出现了网友留言得不到及时回复、网络留言信息不实甚至存在恶意诋毁、网络举报者个人信息因遭泄露而招致打击报复等情况。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党政部门应如何对待网络监督。

4 . 刷脸支付、刷脸进门、刷脸入站……如今,刷脸仿佛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与之而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基本案情】

徐某准备购买一套房屋。2021年6月,徐某在A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姑苏区某售楼处看房,了解一下行情。同年12月,徐某准备入手一套房屋,于是找到B中介公司,在其工作人员小言的带领下,又来到该售楼处看房。小言承诺,商品房销售成功后,可将开发商支付佣金的50%返还给徐某。

徐某便与某置业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而后,小言却告知徐某,售楼处查出徐某6月份曾到访过,只能按之前到访的算,属于自然来访客户,无法支付佣金,还将徐某当时到访售楼处的人脸抓拍截图发送给其确认。

徐某这才知晓某置业公司对其进行了人脸信息抓拍,并用于“判客”,按照某置业公司内部的规则,已经认定徐某认购房屋时属自然客户,不属于任何中介机构客户,所以徐某也无法获得返利。

于是徐某将开发商起诉至姑苏区法院。

(1)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法院会做出怎样的判决结果,并说明理由。
(2)大数据时代加强对不同类型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成为公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请运用所学知识就“刷脸”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提出二点建议。
2024-04-04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政治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小区的张某和朱某是邻居。朱某在公共走道和消防通道上摆放香炉并长期烧香,造成楼层通道空气浑浊且存在消防隐患,引起张某的不满。张某多次建议朱某停止烧香行为,但朱某认为烧香是宗教习俗,张某不应干预。2023年11月,双方再次因烧香问题发生争执、朱某大声谩骂张某。张某诉至法院,一审法院判决朱某侵权,并承担相应责任。

请你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本案中朱某应承担的责任,并谈谈应如何处理邻里关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州某公司系一家从事印刷专用设备制造的公司。2017年8月15日,广州某公司使用在职员工袁某登记的手机号码注册了案涉微信账号,并相继提供给曾供职员工许某以及在职经理张某使用。

2017年11月22日开始,案涉微信账号由该公司员工刘某使用并进行了实名认证,昵称为“广州某公司-刘某”。2021年5月,刘某私自将案涉微信账号更名为“tt001xy”,并变更微信昵称为“刘某”。

广州某公司于2021年10月12日向刘某发出通知书,要求其停止使用案涉微信账号,解除该微信账号的实名认证,并配合公司将该微信账号重新绑定于指定的手机号码。刘某予以拒绝。广州某公司遂于2021年10月20日向其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认为刘某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通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要求其返还工作手机电话卡以及工作微信账号。广州某公司认为刘某侵犯其对案涉微信账号享有的使用权益,遂起诉请求法院判令刘某返还微信账号“tt001xy”,立即停止使用该微信账号,解除该微信账号的实名认证,配合重新绑定到指定的手机号。

假如你是法院工作人员,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刘某是否应该返还微信账号,并建议如何避免类似案件的发生。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针对草案,天津小白楼基层立法联系点面向学校和学生进行集中问询。建议增加幼儿园教育、建议不要只用生硬的方式去说教……一条条建议通过“立法直通车”直达人民大会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法治保障。
(1)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特点和优势的生动体现。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第37条明确规定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

【基本案情】天津市张某利用境外信息网络平台、公然发表和转推侮辱、诋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言论,在经依法征询袁隆平近亲属的同意后,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向天津市第二中级法院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2)如你是审理此案的法官,对该案如何作出判决,并说明理由。

材料三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主题。孙中山先生曾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3)综合运用所学,谈谈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的时代价值。(写出两点即可)
2024-01-12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技术秘密侵权等案件持续增长。

2022年3月,高二学生小杨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凭借科创作品“智能乒乓球拍”荣获大赛一等奖。对于这一作品,小杨同学准备和一家企业合作,把这项发明转化为产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
(1)请你为小杨的发明选择一种合适的保护方式,并说明理由。
(2)就如何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提两条具体建议。
2023-04-29更新 | 532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9 . 案例一   近日,某小区张女士带着刚满6周岁孩子回家,在当电梯门开启的瞬间,楼梯内一大型宠物狗(该狗没戴嘴套、没拴犬链)看见小孩手里拿着食品就冲向小孩,小孩受到惊吓往后退的过程中撞到楼道内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消防玻璃早已被破坏)造成脑部受伤,血流不止。遛狗人王某马上和孩子家长一起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经诊断,小孩脑部轻微脑震荡,小孩经治疗后痊愈,父母垫付了医疗费。张女士全家要求王某担负医疗费用,王某以造成小孩脑部受伤是物业经营管理不善为由,要求张女士向物业要医疗费,此事与他无关,物业方认为是王某的狗导致孩子受伤,物业也拒不支付医疗费用,三方陷入僵局。

案例二   2021年6月8日,家住某小区16号楼的李女士下楼开车时,发现停在楼下车位内的爱车被高空坠物砸损。李女士遂向该小区物业讨说法,要求物业公司赔偿汽车修理费等相关损失共计4500元。物业公司认为这起事故不是公司管理不善造成的,且李女士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责任在物业一方,物业公司拒绝赔付。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案例一中应当由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针对案例二,有人建议李女士最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这起纠纷。请你对此建议加以评析。
2022-06-24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10 . 三、江河奔腾法治扬帆

江河奔腾,润泽万物,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江流域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一度非常突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齐抓共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首部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为特定的河流流域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具有开创性。《长江保护法》针对长江经济带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区域合作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强力推动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实现。

《长江保护法》明确加强政府责任,理顺了中央和地方、部门与部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如湖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五省市开展“禁渔”联合执法行动,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成为长江流域保护工作的新常态。同时,通过高频度、高质量的普法宣讲和执法行为,保护母亲河的立法理念深入人心,共同形成推动《长江保护法》有效贯彻实施的合力。

江河奔腾、川流不息、江河安澜、人水相亲。看法治扬帆,江河奔腾的壮美自然画卷和安居乐业的百姓生活画卷正在新时代徐徐展开。

1.(多选)我国以江河治理逐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     
A.在现代化普遍规律指导下的现代化
B.立足中国国情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C.渐进性与连续性辩证统一的现代化
D.辩证否定西方现代化之路的现代化
2.(多选)江河治理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施力。以下主体保护江河举措合理的是(     
A.政府:增加财政对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投入力度
B.党:提出江河治理的大政方针,切实履行促进生态发展职能
C.政协:积极调研、提出议案,以民主协商推进江河流域治理
D.法院:加强执法力度,对污染企业处关停、罚款等行政处罚
3.如果长江流域某石化厂排污造成了长江流域污染,在诉讼中该厂认为其“一直进行封闭生产,并对排污进行了严格监测,其排放完全达标。”假设其说明为事实,该厂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     
A.不应该,该厂没有主观过错
B.应该,但可减轻其处罚程度
C.应该,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4.我国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流域上下“一盘棋”共治共理,形成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一治理思想强调了(     
A.要重视局部,推动整体功能优化
B.要立足全局,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C.要抓住关键,带动整体协调发展
5.综合学科内容,从全面依法治国和新发展理念的角度,论述《长江保护法》的制定和施行将如何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
要求:
(1)综合运用所学内容,概括《长江保护法》在制定和施行过程中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经验,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上述案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
(5)建议论述篇幅限制在400字左右。
2023-01-1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上海市虹口区高考一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