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年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大漠深处腾空而起;如今,同一个地点,同样的金秋,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奔赴中国空间站。20年的跨越,让人遐想无边。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中国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歇。回望飞天征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创新突破、稳扎稳打,让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化为现实,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接连突破,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有巨大的跨越,也有不变的坚守。不变的,是中国航天人以身许国、为国出征的坚强信念,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昂扬志气,自主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初心坚守,奋斗路上不骄不馁的从容淡定;不变的,是仰望星空的老一辈和新一代航天人,怀着同样的热爱和激情,脚踏实地、接力传承。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跨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将激励着更多人接续奋斗、逐梦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的知识,谈谈你对太空探索的变与不变的理解。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说明历久弥新的航天精神的时代价值。
(3)请为神舟十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写两句宣传标语。
2024-04-23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押题(二)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惟兹何功,孰初作之?”“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自古以来,中国人充满了大胆怀疑、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3年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出征太空,一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经过多年自主发展和持续奋斗,我国已圆满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8年间,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太空出舱,到空间站舱外维修……我国载人航天工程8次载人飞行,次次都充满挑战,次次都是创新,次次都是跨越。历尽千难成伟业,人间万事出艰辛。中国航天人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心怀祖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这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开拓性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如何彰显文化自信的。
(2)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过程。
(3)学校的科技社团要举办我国航天发展图片展览活动,请你为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
3 .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功构建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问世。命名为“九章”,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从“天宫”“鹊桥”到“墨子”“悟空”,从“鲲鹏”“北斗”到“天问”“九章”,大国重器的名字,都充满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这体现了(     
①科技的竞争力取决于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②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
③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中展现着文化自信
④在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中推动了文化传播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历时183天,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时代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大航天工作者心怀伟大梦想,接续迎难前行,让“长征”“神舟”“嫦娥”“天宫”等一次次进入公众视线,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把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写入了浩瀚太空,并凝结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四个特别”的宝贵精神财富。

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特别的梦想、特别的精神,不可能有特别的业绩,“特别能吃苦”是由载人航天领域的特别工作环境锤炼而成的。“特别能战斗”是由载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挑战历练而成的。“特别能攻关”是在抢占载人航天技术制高点奋斗过程中磨砺而成的。“特别能奉献”是由航天人秉持的精忠报国理想信念铸就而成的。载人航天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它的实践经验、它的伟大精神,无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激励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笃定前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与时代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载人航天精神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3)某校组织开展以“弘扬航天精神,实现青春价值”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列出两条演讲提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几代航天人在投身航天事业的实践中铸造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等不断传承发展的航天精神。正是在航天精神的感召下,一代代航天人视祖国的航天事业为生命,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积极投身于伟大的航天事业中,不畏失败、勇于探索。航天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谈到,“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赋予航天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航天梦提供无限精神动力支撑。


(1)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航天精神在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学习航天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2-04-14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综政治试题(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北斗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组网完成。中国北斗,立足中国,服务世界,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奇迹。

材料一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在将来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战略。北斗人多年潜心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无数次外场测试试验,面对一个个问题,不断提出想法,再验证,再推翻,一点点向前推进,终于在北斗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攻关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系列成果。如今,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已实现新突破,北斗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突破7000万片。北斗高精度产品已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斗地基增强技术和产品成体系输出海外。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30多年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走过了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区域服务”到“全球指路”的艰辛历程。一代代“北斗人”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攻克星间链路、高精度原子钟等160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500余种器部件国产化研制,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材料二   2020年7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展览展示时强调,要传承好、弘扬好“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在逐梦北斗“星路”中是如何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的。
(2)我国为什么能够创造世界卫星导航的奇迹?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请就新时代如何弘扬北斗精神,写出两个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每个标语不超过15个字)
2021-05-2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文综政治试题(5月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