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2022年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数百名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的年轻人,与3位正在浩瀚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互动交流。

清华大学博士生李浩然问到:“航天员日常训练强度大,执行任务时也可能会遇到非常棘手的难题,载人航天精神是如何帮你们克服困难的?”翟志刚回答说:“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不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

关于如何圆梦,航天员叶光富的回答让陈希蕴触动很深。她说:“只要心中有梦想,再大的事情都能完成,没有什么事情比登天还难。我们只要坚持就能梦想成真。”

王亚平告诉青年学生:“在中国,只要有梦想、只要去奋斗,就一定会心想事成。探索太空永无止境,中国人探索的脚步必将会迈得更稳更远,奋斗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大。”

活动结束后,清华大学博士生代雯举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的字牌说:“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这个接力棒不久就会交到我们青年手中,我们应该努力接过这个接力棒,希望将来可以为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请以航天精神激励青年逐梦“星辰大海”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再度开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除了在北京中国科技馆的地面主课堂和新疆、西藏的分课堂,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也通过收看视频直据参与到此次活动当中。不到一个小时的直拾共吸引了近400万人次观看。截至3月31日,在微博上,“天宫课堂第二课”的话题阅读次数总计4.4亿,讨论次数6.4万。

在“天宫课堂”最后,王亚平说,2022年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我们在轨会拥有更强大的科研能力,“天宫课堂”也会更加精彩,“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探索科学奥妙,未来的空间站将由你们来建设!”


科学与探索,是载人航天事业给予我们的启迪与鼓舞:爱国与梦想,是载人航天精神赋予我们的笃定与荣光。这次跨越时空的特殊科普课,不仅是一堂航天知识普及课,更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的兴趣,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一颗闪耀的航天梦,期待每一位逐梦学子都能遨游在星辰大海,为筑就飞天强国梦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与文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飞天强国梦。
(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开设“天宫课堂”的重要意义。
3 . 2013年6月20日,神十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当年上课的小学生,如今已步入大学校门。2021年12月9日,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此次授课不仅活动展示空间更大,授课内容更丰富,通信保障技术更成熟,天地互动也更充分、清晰。开展太空授课活动的根本目的是(     
①通过天地互动促进中小学教育方式的根本转变
②彰显我国航天科技实力激发青少年民族自豪感
③通过太空授课活动检验我国航天系统质量和水平
④通过太空科普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于航天科技的兴趣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2更新 | 55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
4 .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中国三名宇航员进入核心舱,将进行长达半年的科研活动。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太空计划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利于(     
①彰显中华文化智慧,为文化交融提供物化载体
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群体价值取向多元化
③鼓舞人民砥砺奋斗,助力中华民族的振兴伟业
④树立高度文化自信,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祝愿美好未来、融汇古今中外,我国首辆火星车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之际正式拥有了自己的名字——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掌火之官。在《左传》《史记》《山海经》《礼记》等数十部古书中均有记载,象征着我们的祖先用火照耀大地,带来光明。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天问等。

专家介绍,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这一名称新的内涵。“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激励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融合国内、国际,融合历史、现代和未来,旨在为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航天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航天器为什么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命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