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推进《复兴文库》等文化工程;《长津湖》《山海情》等优秀影视作品广受好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推进……这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美好需求的必由之路
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柳青是当代著名作家,其创作的《创业史》深受读者的喜爱。他为了写出老百姓的真情实感,反映人们的诉求,扎根于长安县皇甫村,一住就是14年,慢慢地从“作家”转变为“庄稼汉”,从而使他的《创业史》成为了“经典性史诗之作”。这对我们文化创作的启示有(     
①要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把社会实践作为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要立足于人民需求,反映人民心声
④要发挥文艺工作者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四川多地中小学在近期开展了知识讲座、故事演讲、种植实践、药囊制作等形式多样的中医药进校园文化活动。这体现了教育(     
①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②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③是决定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最为直接的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 . 北京冬奥会为世人呈现了一场简约而又精彩、浪漫而又空灵的开幕式,每一个细节都惊艳世界,直击人心。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代表众多参赛国家和地区的小雪花引导牌,在引导员手中翩然起舞,橄榄枝将它们编织汇聚成大雪花火炬台。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配上一首首中国古典诗篇,一重又一重的意境汇成世界人民都看得懂的美好。

黄河之水缓缓冰冻,变成一块巨大的冰立方,二十四套激光刻刀不断雕刻……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破冰而出。

不同于百年奥运历史中点燃巨大火炬熊熊燃烧的经典瞬间,北京冬奥会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大火”。

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世界、直击人心”的力量所在。
5 . 沈绣是苏州刺绣流派中的一支,它的独特之处是常以西洋油画的人物肖像、风景等为绣稿,吸收其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等技法用于刺绣技法中,使得绣品立体感强、生动逼真,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结合,受到中外友人的喜爱和赞赏。这说明(     
A.照搬外国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保持民族本色就能推进文化创新
C.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D.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唯一路径
6 . 热播热议的《典籍里的中国》《中国国宝大会》《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将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精华进行“点状”萃取,或主打典籍、或主打文物、或主打美食,再通过故事化叙事、视听化奇观、情感化激发,实现符合当代人认知习惯、审美要求、价值标准的转换,进而唤起观众对中华文化浩荡岁月和代际沉淀的共情。上述节目的成功,在于(     
①适应了当代人的认知审美方式,拓展完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让传统文艺成为当代人的日常体验,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③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④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许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上述观点(     
①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进行了辩证性批判
②主张要全面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③忽视了发展教育应立足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没有正确把握“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精神实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奋进新征程,这十年,文化文艺这样见证新时代新征程。

文化部门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文艺演出活动,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等,这些重大文艺演出既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见证,也创造了艺术丰碑。影视方面,十年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比如聚焦脱贫攻坚伟大事业的《山海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觉醒年代》《功勋》等。

同时,出台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推动制定修订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等,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知识,说明文化文艺工作应如何继续在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奋进努力。
9 . 2022年10月,土耳其中东技术大学孔子学院在土耳其总统府开设为期约四个月的中文课堂,授课对象主要为总统府工作人员,这一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在历史文化和语言领域的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两国文化的发展。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具有个性
②包容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③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不同民族文化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从嘉兴南湖一叶开启未来的红船,到井冈山上播撒革命的燎原星火;从西柏坡“进京赶考”的铿锵誓言,到改革开放“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的求真务实,正因为胸中有对人民的责任,心底有对理想的激情,我们才能在追求信仰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推动时代前行。由此可见(     
①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应传承革命理想
②当代必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③应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文艺工作者的文化主体作用
④应竭力向他国推销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价值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