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5月7日,浙江省政协举行民生协商论坛,围绕“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从2013年起,浙江省审时度势,在全省部署建设农村文化礼堂,为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打造“精神家园”。截至2019年5月,11000多家文化礼堂已成为浙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彰显浙江文化特色的“文化地标”。进入新时代,不断丰富文化礼堂内涵、创新管理方式,有力地助推乡村振兴。

浙江省以城乡联动促进融合,着力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文化资源与要素自由流动,特别是加快从城市“高地”流向农村“洼地”,以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实现优势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以整合育新提升效能,为打造农村文化礼堂“升级版”,将其放到构建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把握,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上发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建设农村文化礼堂。
2020-12-10更新 | 25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
2 . “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见“红船精神”(       )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2-10更新 | 4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 第03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
3 .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为国庆献礼片,从每一个小人物讲起,以普通人的视角看待家乡变化,体会普通人的艰苦付出,从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以微观视角展现宏大主题,赢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该影片的成功启示我们(     
①发展先进文化要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②通俗艺术比高雅艺术更适合主旋律弘扬
③文化创作要扎根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文化创作应处理好“魂"与“体"的关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舞剧《春天的故事》捕捉改革开放以来的特殊事件,用舞蹈艺术特有的手段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歌颂中华民族顽强不屈、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这充分表明(       
①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
②弘扬主流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目的
③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
④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 . 某校一位高三同学给自己制作了“励志格言”(下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1-0.01)365=0.03
(1+0.01)365=37.78
积跬步以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1-0.02)365=0.000 6
(1+0.02)365=1 337.4
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
①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发展创造条件 ②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素质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05更新 | 301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测试(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练习
201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6 . 近年来,越来越多制作精良、创意新鲜的公益广告,走进人们的视野。它们的主题不尽相同,有提倡节约环保类的,有构建和谐社会类的……但共同的是,公益广告中的正能量为化解社会戾气开具了“良方”。这表明优秀文化(       )
①引领社会风尚,决定社会发展
②传播社会文明,提供精神指引
③弘扬核心价值,营造良好氛围     
④坚持多元指导,突出主流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下图漫画《抛弃一切与赞扬一切是一对大笨蛋》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把握个性,指导共性
C.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D.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
2020-12-05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统编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练习
8 . “天涯共此时,同寄一缕哀。”清明节作为一个承续了上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时间的累积给了它厚度,历史的行进赋予它内涵。还原和挖掘清明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材料体现了(       )
①传统习俗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②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需要全面汲取传统文化
③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有效解决网民反映强烈的手机浏览器网络传播乱象,国家网信办对手机浏览器进行专项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发布“自媒体”违规采编的各类互联网新闻信息;二是发布“标题党”文章;三是发布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信息。这说明(       
①文化建设要发挥中华传统美德的引领作用
②文化建设要融通各种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③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家的管理和引导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弘扬主旋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正式开启。火星探测离不开杰出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因此,要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应用,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我们必须(       
①树立并不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②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大众文化
③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文化工作的首位
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