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9 道试题
1 . 浙江省永嘉县上塘中学退休教师金某被指曾在公开出版的儿童教育读物《神话故事》及多个儿童教育、作文素材网站如“作文啦”网站上发布涉“黄”民间故事。2020916日,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向媒体回应,已就此事同其本人进行沟通,后续会加强监管,同时对儿童读物内容安全方面加强筛查。可见,我们要(       
①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平竞争 ②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净化信息
③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强化管理 ④推进网络法治化治理,加强监督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一个“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万人关注。“为你读诗”是一个以诗歌为纽带,连接人与人的诗意生活平台,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等经典文艺术作品,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员、行业翘楚与普通大众,为中国大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兼有知识、审美和情感的诗意生活内容。这表明(       
①形式多样的文化决定者人们富有诗意的生活
②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起决定作用
④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播、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进博会吉祥物主体形象为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吉祥物取名为“进宝”,既有“进口博览会之宝”的涵义,也是“进博”的谐音,还暗含着“招财进宝”的吉祥寓意;吉祥物手中所持的四叶草,既代表了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主体建筑的造型,又具有幸福幸运的象征意义。这表明(       
①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实现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文化创新源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只有立足本来,吸收外来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3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2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测试(A卷基础篇)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红船精神”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并得到了充分展现。八十多年来,“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新时代,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材料二   近年来,南湖革命纪念馆以弘扬“红船精神”为目标,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创设载体,创新形式,创建基地,服务于党性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后,南湖革命纪念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讲好红船故事,宣传党的精神。在依托基本陈列展览讲好红船故事的同时,策划举办临展、巡展活动,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把“红船精神”送往全国各地,传播“红船精神”,用“红船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


(1)“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什么关系?“红船精神”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弘扬“红船精神”。
5 .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教育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做是基于(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
②爱国主义教育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夯实文化根基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起着重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就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上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这是因为(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引领、教育支撑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科技创新有利于大众传媒手段更新 
③科学技术与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科技影响文化发展,现代科技的运用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3更新 | 167次组卷 | 26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础过关)
7 . 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把自然法则看成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秉承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这说明(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生态文明理念产生的根源
②我国古代道法自然理念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
③我国道法自然的思想已积淀为深沉的精神追求
④我国生态文化既源远流长,又一脉相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22更新 | 74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础过关)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9月10日。“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开幕。展览通过四百五十余件文物史料照片,讲述紫荆城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以及营缮与保护情况,让观众穿越历史长河,领略紫禁城600年积淀的文化魅力。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观众更深入、全面的理解曾经的紫金城。今日之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真是遗产保护遗产传承遗产的理念融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洪流中。

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远深者,光澜必章”对自身的文化越自信,越能发挥自己文化的影响力,越能在文化建设实践中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面对复杂的时代发展背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也同样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豪因而自信的又一精神力量源泉。


(1)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满魅力。有人说,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就足以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请结合文化知识,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请你列举两个当地保护与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例。
10-11高二下·福建漳州·期中
9 .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1-21更新 | 151次组卷 | 30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础过关)
10 . 2020年6月,习近平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要求青年学生(       
①以道德楷模为榜样,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②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③以理想信念为“主心骨”,用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④要在学思践悟、奋发有为中努力践行初心使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