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2023年9月24日,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圆明园管理处和北京考古学会共同举办的“圆明访古—圆明园考古工地公众开放日活动”在圆明园澹泊宁静遗址举行。本次活动以“圆明访古”为主题,邀请25名市民、学生走进考古现场,与考古专家面对面,实地察看考古流程、观摩考古发现、了解植物考古、领略考古魅力。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基于以圆明园为载体的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②有利于使人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意味着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能使人们认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①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②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④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 . 2023年杭州亚运会,从亚奥理事会的成员国家(地区)全部参加,运动员规模创历届之最,到开幕式上中华文化和亚洲各国文化交相辉映,再到主题曲唱到“我们同拥有一个家”……据此报道这届亚运会,最适合的新闻标题是(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C.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D.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4 .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2023年12月3日,主题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举办“良渚论坛”(     
①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同化与融合
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③彰显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鲜明特质
④表明中国积极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必修4第三单元专项提升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君子义以为上”“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视道义,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社交媒体上,一段五常村民救人的视频广泛传播。2023年8月,村民赵永利开着挖掘机加固堤坝,不慎落水。危急时刻,村民董明亮拿着橡胶圈,跳进洪水中前往营救,经过七八分钟的营救,两人平安上岸。董明亮坦言,当时自己也害怕,但必须得救人,“搁谁谁都得救,脱衣服耽误时间,一秒钟都很宝贵”。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请你以“平凡英雄的力量”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述合理,逻辑清晰;③字数200字左右。
6 . 中华优秀诗词承载着中国人的诗情与诗心,融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血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农历新年伊始,家家户户“总把新桃换旧符”;出门在外,不禁感叹“月是故乡明”。我们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劝人奋进,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寄语友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定内心。我们期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魄胸襟,坚定“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的立场信念……在这种独特的中国式诗意生活中,我们达到了和诗词作者“同频共振”的奇妙境界。这种“同频共振”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积淀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基因
②中华优秀诗词源于诗词作者的聪明智慧,当主体感悟与其相近时就会发生“同频共振”
③中华优秀诗词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充分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互转化
④中华优秀诗词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满足了人们丰富的精神需求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024-02-14更新 | 148次组卷 | 5卷引用:必修4第三单元专项提升卷
7 . 中华民族是善用文字和书籍记载历史文化的民族。孔子整理的“六经”(《易》《书》《诗》《礼》《春秋》《乐》)传承至今,成为中国最早的“元典”;历代史官记录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档案;古代文、赋、诗、词、曲、小说等,在“崇文”传统中开出璀璨花朵;历代总集、别集等浩如烟海……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
②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央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以“龙行龘(dá)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五千年来,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与文化符号。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化需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设计融入了我国5件珍贵文物元素,其中龙脊和龙腹纹取自西周何尊的扉棱和云雷纹,龙鳍的灵感源于唐代鎏金走龙挺拔雄健的背脊。这不仅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龙的意蕴和美感,也展现出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吉祥物“龙辰辰”(     
①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体现
②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
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物化形式
④展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连续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延续传承几千年,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寓意深远。以“福”字入名,对福建人而言,有着满满的自信和骄傲,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说明福文化(       
①是亘古不变、源远流长的       
②是维系人们生活的物质力量
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