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取材自钱江潮的“潮涌”会徽、融入良渚玉琮元素的“薪火”火炬、呈现山水景观的“湖山”奖牌……杭州第19届亚洲运动会,让烟雨江南里的东方美学诗意绽放,为传统江南注入时代新貌,成为一则独具魅力的中国故事。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文化通过交流传播才有存在价值       ②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③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中国的文化魅力、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09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12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2 . 中华文明的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地?流淌过怎样的曲折、回合?这些问题事关“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得出以下认识:中华文明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这一研究成果(     
①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
②表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③是对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说明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11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
3 . (双选)茶与中国人相伴千年。中国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有最早关于茶的记载。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生产历史、起源、现状、生产技术及饮茶技艺等,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记录了中国民众“茗饮”的历史。由此可见(     
A.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国茶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C.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D.文化载体承载和展现了文化的内容
2023-12-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卷(五)
4 . (多选)中国“和”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这表明(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传统思想都是优秀文化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2023-1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政治试题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双选)良渚、宋韵、诗词、丹桂,从风雅颂歌到梅兰竹菊……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以文化为底色,融科技之力与艺术之美,满满的东方文化元素“刷屏”现场。中国向八方宾朋展现了一个文明古国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由此可见(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连续性
B.中华文化因包容性而交流,因交流互鉴而发展
C.守正创新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D.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
2023-12-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模拟卷(五)
6 . 春秋时期,甲骨文中的和合(见下图)二字开始联用,指不同的事物在和合中不断创新发展。自此,和合思想贯穿中国文化发展史,成为中国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流传至今。和合文化的发展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始终领先
D.凝聚力强
2023-12-1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新沂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调研政治试题(二)
7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023年重阳节山东曲阜举办一年一度的“孝贤文化节”。“两创”的目的,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百姓心田。不只重阳节,在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山东曲阜都会以“节礼”为主题举办活动。乡亲们都特别喜欢这样的活动,在喜乐团圆的气氛中,传统美德的文化意蕴和价值理念,不知不觉入了心。上述活动的举办启示我们(     
①中华传统文化是宝贵财富,需要不断传承
②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③文化创新要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心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求是》杂志于2023年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中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下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不断发展的
④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高二·全国·学业考试
9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①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②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③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特点: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_____。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____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包容性。
②意义:①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2023-10-29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2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必备清单

10 . “你要带我回中国吗?”近日,一部名叫《逃出大英博物馆》的小短剧在各个网络视频平台走红。

该剧用拟人修辞讲故事。女主角身着翠绿色汉服、头戴翠绿色发饰,化身文物玉壶。她作为信使,带着一沓书信徜徉于河南博物院,上演“如果国宝会说话”。站在文物展柜前,“小玉壶”拿出怀中毛笔家书,替远在异国的文物们传递乡愁,“杯杯盏盏念故乡,相碰低吟诉衷肠,如今白首乡心尽,万里归程在梦中”。

这部由一群年轻人自发创作的小短剧,处处充满了匠心和巧思。剧中女主角化身玉壶,对应了“一片冰心在玉壶”。剧中男主角名叫张永安,“因为大英博物馆里有个瓷枕,上书大字就是‘家国永安’”……不畏艰难也要返回故乡的“小玉壶”深深撼动着中国人的内心,契合了中国人内心对那些流失海外文物的牵挂之情。

《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知音无限、共鸣无限。同时也证明了: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流淌的,就是中华民族世代不变的文化自觉的基因、家国情怀的血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何能引发中国人强烈的情感共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