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个人发展完全被动的由社会历史发展所决定

②人类社会发展是由人类意志和目的决定的

③生产方式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9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为青年点赞:“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为导引,进一步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观点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现了今天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先进理论引领时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1)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着时代使命,请思考“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及其本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简要说明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承担引领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
2022-03-0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2022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辞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②表明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③是新时代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表现
④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4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11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海盐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政治学考试题

5 . 近代以后,为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理解。
(2)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6 . “富裕”二字很容易理解,少有争议,但人们对“共同”二字的理解就五花八门了。有人认为是同时间、同步调、同标准,有人认为是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财富水平都差不多,也有人认为是平均化分配社会财富。上述争议从侧面表明(     
①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认识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近年来,网约车、旅游网站等,都不同程度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指出,互联网平台和商家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滥用算法权力,不得利用算法对消费者进行“大数据杀熟”。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杀熟”是生产者不公平竞争的表现                    ②“大数据杀熟”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体现
③“大数据杀熟”导致分配不公、经济波动                           ④国家依法监管“大数据杀熟”,促进公平交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31次组卷 | 60卷引用:浙江省乐清知临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9 . 将艺术作品赋予自己理解的过程,往往是令作品最具有魅力的部分。作品创作离不开对表达对象和本体语言的体验和思考,离不开对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反思。从普通的艺术欣赏者的角度来说,随着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理解越来越深刻,也会加入更多自己用心、深入的体验和思考,从而更能感受到艺术作品中传达出的深刻思想并与之产生共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再认和再现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性反映
③人的认识随着主体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④对事物的正确把握取决于人们的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8-16更新 | 673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
10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