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对漫画《摇身一变》反映的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市场调节盲目性的表现                 ②企业应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③消费者要遵守市场道德                       ④需要政府有效规范市场秩序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22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西河池市三新学术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3 .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句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真的梨花盛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 
④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022-09-11更新 | 1353次组卷 | 68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八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4 .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截至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亩产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河池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5 . “逆行者、后浪、内卷、凡尔赛文”,这些流行语反映着周遭世界的现状,也折射社会环境的变迁。由此可见,流行语(     
A.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确概括了整个客观世界
B.是人们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
C.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D.超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丰富了意识的表现形式
2022-04-09更新 | 54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八校联考政治试题
6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下列对表格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制度类别

经济基础

国家性质

代表的阶级利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西方议会民主制度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

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

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和服务国体
B.国体决定政体;国体相同,政体也相同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D.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现形式
7 .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列对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表明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
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④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确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8 . 2020年已然离去,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让世界人民铭记的一年。澳洲大火、东非蝗灾、美国流感、新冠病毒肺炎全球蔓延……人们不禁思考:世界怎么了?地球怎么了?人类将走向何处?人类将如何与世界相处?从哲学角度对这些“思考”理解恰当的是(       
①哲学的作用就是指导人类正确化解世界性难题
②这些思考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思考和追问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9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见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关于底线思维,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体现了适度的原则             

②是蕴含辩证法、实践论的思维

③它具有直接性的特点             

④是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形象思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 .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40天之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明天的共同诉求。可见,该口号的提出(   
A.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B.有号召力,具有国际化视野,说明文化具有世界性
C.说明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D.表明人的文化素养是在一定环境和活动中形成的
2022-01-14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