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一个学生只有保持一颗上进心才能在学习上持之以恒:一个学生如果没有梦想,就不再能保持一颗上进心。以上判断为真,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①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一定是个有梦想的学生
②一个不能保持上进心的学生,不可能成绩优异
③一个有梦想的学生,一定能在学习上持之以恒
①一个学生时刻保持一颗上进心,一定成绩优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小小联系点,民主大舞台”。2014年以来,在党中央的部署下,我国已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5000多个。截至2023年两会前,全国已有1.5万余条群众建议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原汁原味地转呈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其中2800多条被吸收融入法律条文,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法有所应。基层立法联系点还是普法教育的大课堂,它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讲座等形式,将法治理念传递给基层群众,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这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党和群众“连心桥”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谈谈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立与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
2023-05-25更新 | 84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浙江卷 主观题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独立成章,作为第二个集中论述的重大问题,凸显了其重要性,也是报告的一个鲜明特色和重大创新。正是在这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结合”的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眼于解决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从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到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创立毛泽东思想到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解决革命、建设、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不断变化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5000多年来积淀在中华民族生命和血液中的中国情感、中国意志、中国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历程。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结合的典范’”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80个左右。
2023-05-19更新 | 481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山东卷19题

4 . 沙伊北京对话:和平的胜利全新的选择

【矛盾缘起】

沙特、伊朗两国矛盾由来已久。宗教派系斗争、地区事务分歧等诸多原因导致两国几十年的政治对立。在中东地区国际关系有所缓和的大背景下,沙伊两国都有内求发展、外求缓和的意愿。

【关系破局】

中国向来是促进中东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建设性力量,与沙伊两国维持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为中东和平安全积极奔走。2023年3月10日,沙伊两国在中国的斡旋下达成了“北京和解”。沙伊复交将在中东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全球安全治理注入了新能量。

【世界之声】

国际社会对此次三方会谈成果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联合国方面表示,中国促成沙伊复交,为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树立了典范。然而,美国官方对这一外交成果勉勉强强地表示“欢迎”,华盛顿也出现了很多酸溜溜的声音,甚至对中国和平斡旋者的角色“深感不安”。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评析美方对中国成功斡旋沙伊关系的态度。
2023-05-06更新 | 87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8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3月,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熔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为解决"种植食用菌就必须砍树"的世界级难题,林占嬉经过无数次试验,于1986年发明了以草代木培养食用菌的菌草技术。长期以来,林占熔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的一线,他的身影出现在沙漠荒滩、黄土高坡、青藏高原。目前林占嬉的团队已筛选、选育出49种菌草,菌草技术从最初的“以草代木”种菇,扩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饲料、菌草材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领域。1997年,国家把林占嬉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随后,林占熔带着6箱菌草草种前往宁夏彭阳县。从此,林占熔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为了给村民的生产保底,他和当地政府签订包销协议,团队成员分组为村民的产品跑销路。截至2007年,宁夏共有1.75万户人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菇农年均增收5000多元。

如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菌草种植在13个国家和地区有示范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和平发展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林占熔至今仍坚持在菌草研究一线工作,对于自己的状态,他觉得就像是《西游记》主题曲中唱的那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1)菌草技术的发明运用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说明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熔当选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的原因。
(3)如果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学习“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活动,请你列举1个具体的活动形式并简要阐明其目的,100字左右。
2023-04-20更新 | 668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4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困难(0.15) |

6 . 镜头一   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电子邮件:“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3月3日,乙公司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甲公司收信后当日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乙公司在3月5日回复:“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甲公司没有回复。

镜头二   小华去超市购物,从货架上拿了两个水杯,然后在收银台结账走人。小华和收银员全程未发一言。


(1)根据你的理解,上述场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合同订立是否完成?
(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合同,了解当事人之间如何通过协商订立合同。
2023-04-18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 探究与分享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7月,刚满20岁的水族青年邓思铭,跟随信仰赴上海出席党的一大,与12名同行者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掀起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022年10月,31岁的水族姑娘韦子涵身着民族盛装走进人民大会堂,出席党的二十大,与近2300名代表一同描绘中国式现代化图景。

两代水族青年参加党的代表大会相距百年,但他们的价值追求有不变的主线——“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2017年1月,韦子涵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也进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担任驻村干部的她在办公桌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无奋斗不青春,无磨炼不精彩,坚持用奋斗的青春践行党员初心使命"。几年过去了,村里修了路、有了产业,水乡人致富有了新路子,生活有了新变化。邓恳铭畅想的"穷人有饭吃、有衣穿"已经实现,韦子涵正是这场人类减贫史上奇迹的见证者、参与者。

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一批像韦子涵这样的80后、90后,他们用奋斗的青春助力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也必将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上的先锋力量,在新征程上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1)深深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是中国青年百年奋斗的最宝贵财富。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2)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说新征程上当代中国青年怎样才能当好先锋力量。
(3)班级主办一期黑板报,主题为"让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代代传承"。你认为本期黑板报应着重介绍哪些内容。(请列举其中两个方面,并简述理由)
2023-04-06更新 | 28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在新的起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悠久的农耕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优秀的乡村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也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标识。

材料二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扎根乡村、滋养乡风文明。比如某些地区通过优化设计、改善工艺,推出更符合当下市美的产品,让传统的刺绣蜡染产业打开广市场;再比如一些短视频“达人”,通过镜头展现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村生活,让传统技艺与年轻观众相遇。这些不仅让乡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也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与文化》中辩证否定观知识,分析应该如何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材料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做法所体现的科学思维的特征。
(3)新时代新征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知识加以说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发展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材料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首位,是党中央从当前和长远考虑的战略之举。从当前看,国内投资、消费的需求总体偏弱且有继续下行风险,国际上全球经济增长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美国甚至出现衰退风险,这必然也会影响我国进出口的增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和谋划。而从长远发展看,这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是从根本上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长远之策,有利于推动供需更好衔接,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通过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我们就能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引各方面把更多精力放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上来,努力做到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环境有改善,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也就有了基础。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借助消博会、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重点展会,助力全球优质消费品精准有效地对接中国市场。一系列国际经贸盛会形成强大矩阵,成为各国共享机遇、扩大交流的国际平台,给多重风险挑战下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带来暖意和期待。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首位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我国该如何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10 .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二战后独立的国家或是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或是谋求“依附”发展,被迫丧失独立性,最终不仅没有成功走上现代化道路,反而陷入各种发展的“陷阱”。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一元定式”,让现代化道路选择从“单选”变为“多选”,给其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带来借鉴。由此可见(       
①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必须立足国情和实际             
②抓住主要矛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类文明的正确认识是多种多样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