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吕氏春秋》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是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其中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光芒。《吕氏春秋·审分览》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记载反映当时(     
A.阶级社会演进具有历史必然性B.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改进生产工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D.对经济发展规律有初步认识
2023-03-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历史深刻昭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立场关系民族前途命运。下列名言警句与党的根本立场相一致的是(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近年来,西部S村加强乡村德治建设,通过建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健全完善乡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深入挖掘和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上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倡文明树新风、革除陈规陋习等活动,实现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三共”的社会治理格局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为破解乡村治理困境指明了方向。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西部S村加强乡村德治建设举措的合理性。
(2)请为S村开展“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写两条相关名言或警句。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改革等各个方面,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道道思想和体制障碍,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创造了为世人瞩目、可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由后进赶超转为全面走向国际现代化的新时代。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遇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将改革进行到底应如何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将改革进行到底,就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最好的纪念。请列举两个与改革相契合的名言或名句。
6 .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注青年的成长成才。在与青年的谈心讲话中,他多次引用古语名言勉励青年。下列习近平所引用的名言隽句与其哲理对应正确的有(       
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实现人生价值
②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初之深——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④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1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最是书香能致远,唯有读书方宁静。某校积极开展“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比赛、传统美德我践行等文化活动,并在校园里设立名言警句文化长廊、古今中外名人介绍走廊等,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优秀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影响更持久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18-03-03更新 | 15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双峰县一中、邵东县一中、邵阳市一中、邵阳市二中、武冈县二中、隆回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优生1月联考政治试题
8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古代中华文明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观点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包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①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逝世,引发众人缅怀与追忆。金庸笔下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60多年来,其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以亿计的读者,以各种形式进行改编传播,保持着长盛不衰。金庸作品不仅具有良好的娱乐功能,而且具有深刻精湛的思想养分;汲取“雅”“俗”两方的经验又超越“雅”“俗”,创造性吸收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侦探小说、滑稽小说等众多门类艺术经验,从而成为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借鉴、运用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新文学经验创造武侠小说,使小说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出新的质素,达到新的高度。这是金庸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经典的主要原因。可以说,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以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他写的虽然是武侠小说,他的群侠更tie近于生活,更像是平民英雄,也有自身的爱恨纠缠,也有迷茫的困顿无助。但如“羽化之蝶,历尽劫波,终成大侠”。更重要的是,他的群侠,不少都有着一种卓然洒脱的精神人格,有着一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一种见义勇为、持守正义、重信然诺的世间道义,包含着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精神与价值理念.金庸先生的作品四海列国,论千秋万代,言江湖沉沦,阅世间百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着国人的壮志豪情,引起无数华人的共鸣。


(1)运用“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金庸作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发挥金庸作品的文化价值。
(3)“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假如你是金庸作品的读者,请列举两条与金庸作品中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相符合的名言名句。
10 . 下列名言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①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干一寸胜过说一尺。——真理具有客观性
④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联系具有普遍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