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把“为民造福”作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今年两会期间,李强总理指出,今年将从“加大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消费潜能”等政策发挥财政稳投资促消费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政府工作报告还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比如,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增加50亿元等。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我们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尽全力为群众谋好事、办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材料二   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条件,国防建设事关亿万人民的安全,而军费则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合理充足的军费,是维持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键要素。尤其是现在美国带着盟友步步紧逼,极力遏制中国发展,国防建设就尤为重要。2023年中国国防预算总额约为15537亿元人民币,按照比例来看,不足我国GDP总额的1.3%,而英国、印度等国的军费GDP占比普遍都高于2%,美俄等国维持3.5%以上的水平,远远高于我国军费在GDP总额的比重。


(1)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资金加大民生投入的依据。
(2)当我们公布了2023年的GDP增长目标为5%,国防预算增幅为7.2%之后,一些不怀好意的西方媒体就闻风而动,不断炮制“中国正在穷兵黩武”的邪谈怪论。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职能”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50字以内。

2 . 近几年来,美国把中国作为其头号“竞争”对手,恣意围堵打压中国。如此“竞争”,意欲何为?

材料一       2023年2月28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口头表决通过《台湾冲突遏阻法》《不歧视台湾法》《保护台湾法》等8部涉台法案,具体内容有假设台湾地区的社会或经济,因中国大陆的举措而受到所谓的“威胁”,美国应在最大可行范围内将中国大陆踢出二十国集团(G20)、国际结算银行(BIS)等国际金融机制;美国政府支持台湾地区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这些法案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阻止大陆以任何方式收复台湾,为岛内“台独”势力撑腰张目。美国政府企图用美国的国内法去管理中国的内政问题。

材料二       次日,美国国防安全合作署(DSCA)宣布,国务院批准售台数百枚F-16导弹,包括200枚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100枚高速反辐射导弹、发射架、训练弹和技术服务等,金额约6.19亿美元。美国国务院官员声称,美国依据“与台湾关系法”,提供台湾必要的防御武器和服务,以维持台湾足够的自我防御能力;2010年至今,行政部门通知国会的对台军售案已经超过370亿美元。

材料三       美国的行为也引起美国民众的抗议。在涉台法案通过当天就有抗议者举着“中国不是我们的敌人”的标语,还有人大喊“这个委员会是关于加剧紧张的,而不是关于和平”、“我们的军费开支比100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美国打着与中国竞争的旗号,搞政治霸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美国如此“竞争”加以驳斥。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6-04更新 | 146次组卷 | 5卷引用:12月时事速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开放谋发展

罐头食品在中国最早是象征高档消费的舶来品,上世纪50年代,中国罐头首次出口,从少量的水果罐头开始,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罐头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全球约1/4,产品出口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出口的芦笋罐头占全球出口总量70%;番茄罐头产量位居全球前列;红烧肉和鲮鱼罐头为国内独有。

不少厂家都是做国外罐头品牌的贴牌加工厂,关注点在生产和产品上。例如,长期以来中国出口到国外的鱼油都是在国内提炼的,但出口走一圈,贴上国际品牌的标识,最后又售回国内。

随着预制食品走热,近年来,罐头行业在中国市场又迎来久违的机遇。预制食品做好了,市场前景宽广,在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1)有观点认为,中国罐头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在做大产业规模、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结合所学《经济与社会》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以合作创未来

阿拉伯国家联盟以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以促进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利益等为宗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1956年,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联盟建立联系。双方已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内建立17项合作机制。10年来,中阿贸易额增长1000亿美元、总额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增长2.6倍,存量达23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实施200余个项目,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2022年12月9日,首届中阿峰会成功召开,习近平主席和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铸就中阿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2022年12月19日,第五届“阿拉伯艺术节”在江西省景德镇市开幕。习近平主席在致本届艺术节的贺信中,希望中阿双方以本届“阿拉伯艺术节”为契机,落实首届中阿峰会成果,弘扬丝路精神、增进传统友谊、密切人文交流,为深化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推动力,为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请从青年学生的视角、以“谱写中阿关系新篇章”为主题,撰写一篇时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
探究目标
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国家利益、国家结构形式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境呈现

材料一   近年来,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的行为日益猖獗,反中乱港分子鼓吹国家分裂,破坏立法会,恶意阻挠特区政府施政,危及香港长治久安,甚至威胁到“一国两制”的宪政基础。根据宪法、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家安全法的规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这是继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中央完善香港法律和政治体制的又一重大举措。决定的通过,为堵塞香港现行选举制度漏洞,从制度机制上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确保中央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和“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宪制保障。

材料二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用打“台湾牌”来牵制、遏制中国发展,是美国长期以来惯用手法。一段时间以来,美方在售台武器、美台官方往来等方面消极动作不断,以此为“台独"迷梦壮胆,中国对此坚决反对;而民进党当局紧抱美国大腿,“倚美谋独”。习近平说,“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挟洋谋独"是逆时代潮流而动,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想。

自主探究
(1)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批驳“任何在香港实施国家安全法的努力,都不符合北京对‘一国两制’的承诺”这一观点。
(2)运用《当代国际政治和经济》的相关知识,论证“‘挟洋谋独’是海市蜃楼般的幻想”的正确性。
2022-11-05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2课 国家的结构形式
5 . 话合作谋发展,“一带一路”创辉煌;同呼吸共命运,历史车轮不可挡。

材料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中国已与150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截至2022年8月底,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超过140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4万个。

材料二   金港高速是“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成功对接的范例。中国技术、经验帮助柬埔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出行便利。包括柬埔寨在内的沿线国家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是真朋友。

材料三   截至12月14日,美国已在2022年七次加息,利用美元霸权对外输出通货膨胀,使深度依赖美元借贷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家的资产流向美国。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旗号,凭借经济实力上的优势支配他国,掠夺他国财富,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1-11更新 | 6197次组卷 | 26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主观题专练(一)

6 .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

材料一 2022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对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国际贸易网络和相关金融活动产生的冲击,使全球经济供应链断裂阴霾挥之难去。面对不断恶化的外部环境,中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周期生长。据统计,2022年1月至10月,中国实现货物进出口34.62万亿元,同比增长9.5%,达到2021年全年进出口额的90.0%。其中,出口增速更是高达13.0%,“中国制造”以其较高的性价比和持续创新的特性有力地保障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材料二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自2018年启幕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近3 500亿美元。五年来,我们不惧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克服一系列不稳定因素冲击,年年举办进博会,并越办越好,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

材料三 在2022年11月举办的第五届进博会上,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共赴“东方之约”,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150多家企业集中展示。国务院国资委组建了99个中央企业交易团进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宣称,中国打着进博会的旗号,搞经济霸权。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 200字以内。
2023-06-14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卷1月变式训练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篇

7 . 2023年5月18-19日、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总统齐聚西安参加中国—中亚峰会、中国和中亚国家克服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走出了一条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的新路、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在变乱交织的世界局势下,中亚国家深刻认识到有必要相互支持,以抵御安全风险、实现各自国家的发展,这与中方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理念高度契合,峰会期间、六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为帮助中亚国家发展,习近平主席还宣布将提供总额6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和援助。中亚各国同中国本着团结互利的原则,在务实合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这不仅符合各国人民福祉,更满足了共同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有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

然而美国及西方的一些人,囿于自身狭隘的逻辑,只愿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待中国和中亚的合作,抹黑中国在“收割中亚”“建立势力范围”。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对这一观点加以驳斥。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6-23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变式训练之世界多极化

8 . 香港同胞始终同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中国的近代史,记载着香港被迫割让的屈辱,更记载着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百年奋斗史,记载着香港同胞作出的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近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年度《香港政策法》报告,对香港落实完善的选举制度和《香港国安法》,以及香港法治、人权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发表以政治凌驾法治、颠倒是非的谬论。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香港明天会更美好”为主题撰写一篇演讲稿,对美方的行为予以驳斥。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5-26更新 | 372次组卷 | 6卷引用:高考模拟试题 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论是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禁令,禁止美国企业从这些企业进口和销售产品;还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出台类似于《通胀削减法案》这样损人不利己、扭曲贸易秩序、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相关法案;抑或拉上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芯片、芯片技术、芯片制造设备实施“封锁”,均是“逆全球化”的表现。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写一篇短文驳斥美国的系列逆全球化行为。
要求:观点正确;知识运用准确;材料提取恰当;论述清晰;论证有力;300字以内。
2023-05-12更新 | 39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32走进经济全球化 全考点精讲
2010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蚂蚁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所看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恩格斯这个论断的根据是(  )
①实践促进人的感觉能力的进化与发展
②实践促进感知事物的技术手段的发展
③实践促进对感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④实践促进人类直觉事物本质能力的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016-11-26更新 | 546次组卷 | 4卷引用:政治五年高考三年联考分类练习: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