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0 道试题
1 . 同是咏柳,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积极乐观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和赞赏;曾巩笔下的柳则是消极狂妄的,“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表现了诗人的贬斥和嘲讽。材料表明
①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②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③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近几个月,猪肉价格暴涨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9月的猪肉价格上涨近70%!每头猪的利润高达1500元/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在非洲猪瘟疫情等影响下,无数猪农强忍泪水,将自己辛苦喂养的猪亲自坑杀、焚烧、活埋。与此同时,我国猪肉价格自2019年春节后快速上涨。材料
①表明生产条件决定商品价格
②是典型的“物以稀为贵”的表现
③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体现
④说明商品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为保持猪肉价格基本稳定,中国政府可能采取的有效解决措施是
①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储备冻猪肉
②对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给予补助
③扩大种猪的繁殖和生产规模
④适当减少猪肉的购买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面对此次猪肉价格的疯涨,专家分析“今年之前,猪肉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很多养殖户觉得养猪亏钱,就转到其他农产品上了。同时,生猪养殖成本的不断上升,也推高了猪肉的价格。”材料表明
①价值是价格的直接影响因素
②价格调节产量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利润是猪农经营的直接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9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69.3%,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鸡蛋价格同比上涨9.4%~18.8%。关于以上数据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牛肉价格的上涨导致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急剧减少
②猪肉和羊肉价格的同步增长是因为两者是互补商品
③鸡蛋价格的攀升会刺激部分的养鸡户扩大生产规模
④猪肉、鸭肉等价格不会一直上涨,总会回落、趋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09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再一次为青年点赞:“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为导引,进一步理解把握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理论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观点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体现了今天中国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体现了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以先进理论引领时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


(1)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着时代使命,请思考“这一时代使命”体现的梦想及其本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知识,简要说明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应如何承担引领时代发展的历史使命。
2022-03-06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五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4 . 中国写意画主张神似。董其昌有论:“画山水唯写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质毕肖,则无气韵,彩色异具,则无笔法。”南山乐山认为“夫写意者,无意而写何为?故用意第一。故曰笔不到意到。笔断意连,意断神连。”由此可见写意画
A.是画家创作意识的产物,不能真实反映现实世界
B.能够拓展人们的想象力,体现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是对客观事物错误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
D.缺乏相应社会实践基础,但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5 . 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认为新发现的美洲大陆充斥着很多“低等”物种,腿短的树懒迟钝又愚蠢,是非常低等的动物,这种认知成为直影响到现在的普遍观点。然而,近年的科学研究表明,树懒的这种迟缓反而是其良好适应性的体现,让它们在艰苦多变的环境中存活达3000万年之久。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③只有正确的认识才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之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8-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近代以后,为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历程,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事业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理解。
(2)结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33次组卷 | 60卷引用: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1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8 . 当代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冰在《考槃在涧——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中指出:意境是指客观事物与诗词作家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真实生活,却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说的便是艺术创作的意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诗词的意境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B.诗人通过生动具体的艺术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存在
C.诗词的意境是诗人通过直接再现自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寓情于景
D.诗词的意境是艺术家自身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实现艺术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
2020-01-10更新 | 1098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9 . 近年来,“晒黑族”异军突起,他们将社会上的不平事在网上进行披露,以警醒其他民众或政府部门推动问题的解决。“晒黑族”的一句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对“晒黑 族”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拓宽了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渠道
②有利于改进政府工作,维护社会正义
③是公民享有决策权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④必须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做到有序参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0-04更新 | 88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2届浙江省浙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10 . 为落实国家价格机制改革有关要求,我国铁路运输企业逐步加快动车组票价的市场化改革步伐,按照市场供需状况实施执行票价的灵活浮动,逐步试行“一日一价”。由此可见,“一日一价”
A.体现供求影响价格
B.表明供求决定价格
C.自觉改造价值规律
D.反映价格影响需求
2019-03-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