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突发,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材料一:当重大疫情发生时,由于受个体对疫情的认识和解释、亲人和朋友给予的支持程度以及适应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影响,每个人对危机反应的外在表现不一样。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生活方式骤然改变带来不适,可能会出现烦躁、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处理不当,还可能造成抑郁、愤怒,导致应对失当和行为失常等后果,疫情面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高度重视。为此国家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社会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控,有针对性的做好人文关怀。总之,疫情是人类无法避免而又必须面对的突发现象。抗疫实践检验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动员组织能力,展示着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民众的现代素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加强心里疏导、重视人文关怀的原因。

材料二     新冠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类型心态干预措施原则
确诊患者隔离治疗初期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1.理解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
2.给予心理危机干预
支持、安慰为主。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
隔离治疗期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1.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作到心中有数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
3.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的所有行为
4.尽量使环境适宜患者的治疗
 积极沟通信息、必要时精神科会诊。
疑似患者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
2.为人为己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4.使用减压行为、减少应激。
及时宣教、正确防护、服从大局、减少压力。
与患者密切接触者躲避、不安、等待期的焦虑;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1.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
2.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宣教、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疫情期间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上述干预措施是如何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
(3)面对疫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战“疫”成功和社会心理重建的重要方面。请从个人层面列出二条增强“免疫力”的措施。
2 . “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22更新 | 233次组卷 | 34卷引用:四川省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3 . 颜色是物品的一种属性,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含义,引人遐想。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好运,因而深受国人欢迎。2021年9月,乘坐中国政府包机回国的孟晚舟女士在踏上祖国的土地后说:“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人们对颜色的这种“遐想"( )
①体现了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包含着人们对自身和外部世界关系的体验和理解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柳”谐音“留”,在中国古代,送行者会折一条柳枝送给远行的人。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云:“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意思是说笼罩在烟雾中的茂密的柳条,每枝都依依不舍,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行人不要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也欢迎来客。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枝有送别属性,表明意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②诗人以折柳寄情,反映了意识活动自觉选择性
③以折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体现意识的能动性
④柳条送人迎客,源自于诗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面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主要裙式之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3年以来,马面裙的爆火带动了国潮时尚消费风潮。在这股风潮带动下,不少知名品牌推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要素的国潮时尚产品,涵盖服装、鞋履、配饰等众多领域。2023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达144.7亿元,预测2027年有望达到240亿元左右。由此可见(     
①国潮消费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拉动了经济增长
②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够引导企业做出生产调整
③企业抢占消费市场要善于利用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④生产决定消费的内容和方式,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宋代的旋裙发展到明代逐渐演变为马面裙。清代,马面裙成为女子的日常着装。五四运动以后,受“民主、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传统女裙的元素渐渐消失。20世纪30年代,绣花马面裙在生活中逐渐被人们淘汰。2024年春节,以马面裙为主的龙年拜年服火爆出圈。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会导致其价值判断不同
②马面裙的价值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③人们对马面裙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受主客观因素制约
④对马面裙价值大小的判断正确与否要在实践中检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中华艺术宝藏浩瀚精深。中国的民族音乐绵延千年,中国的舞台传统写意凝练,是东方审美观的独特表达。放着自家的宝贝不为我所用,却心甘情愿地被洋派俘虏、绑架,说到底是缺乏民族自信的表现。由此可见,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必须(       
①明确方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②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④加强文化交流借鉴,增进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6更新 | 353次组卷 | 5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年级上期期末政治试题
7 . 我国科学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超级I模(SuperI-mode),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近年来我国“人造太阳”EAST装置实验屡获突破,超级I模是托卡马克装置等离子体运行模式方面的新探索、新发现和新验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只要经过EAST装置实验验证就是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等离子体运行模式新发现说明真理会被推翻并向前发展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我国科学实验成果对国际多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EAST装置实验屡获突破是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材料: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 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无根是因为缺乏信仰,无病呻吟是精神空虚形成,无魂是心态浮躁所致。人民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是文艺创作最广阔也最深厚的时代舞台。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明文艺工作者为什么要避免作品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2日华为任正非接受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就近期针对美国制裁华为的相关问题做出了回答。

群访结束后,当日下午任正非再次接受了央视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采访期间任正非多次谈到了文化问题,他认为“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在提及中美贸易话题时,更是指出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于文化素质的强大,美国不光在全球输出他的产品,也输出他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才是根本层面的东西,是基因,是种子,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素质,要用文化去熏陶人。

材料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发布,其中首次提到“推动全民阅读”,实现了全民阅读工作国家规划中的历史性突破。“全民阅读”作为国家八大文化重大工程之一,下设“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儿童阅读书包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八个子项目。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结合中美贸易战谈谈你对“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推动全民阅读的必要性。
10 . 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离别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凄凉孤寂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不舍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对此,从哲学上理解正确的是(     
①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入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现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以“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审美思维和想象力
④诗人以想象力创造了现实与未来的联系,使诗更具有朦胧美和表现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2更新 | 209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八次月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