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这是因为(     
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发挥着统率作用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④核心部分的功能有时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公司提出智谷产业的新概念,欲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快速增长的文化创意生产、创意成果数字出版、文化类产品和产权交易的生态产业链。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彰显(  )
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突出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通过文化产业的消费渠道实现 
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成果应该得到扶持和倡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8-07-14更新 | 90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仁智班)
3 . 有效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可以通过革命旧址和文物等实体性红色文化资源,直观再现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历史;通过现代影视和文艺作品深度展示重大历史事件及其意义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亲近感,调动青少年学习红色知识的积极性。在青少年中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       
①有利于继承优秀革命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旨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健全向上的人格
③可保证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增强文化自信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础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4 . 为了发挥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推动作用,某地村委会通过融资等手段,创建农家书屋、礼孝学堂、举办农民丰收节等全面性文化活动,烹制出美味的“文化大餐”,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可见,该举措旨在(     
A.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发展
B.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各种文化权益
C.抵制农村通俗文化,支持农村健康有益文化
D.传承农村传统风俗,提高广大农民道德素养
2024-01-11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张富清等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张佳鑫等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     
①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导向作用,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②是为了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促进全社会向上向善
③有助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确保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旨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2019年11月5日到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欢迎与会各国贵宾时发表的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的是商品和服务,交流的是文化和理念。”由此可见,中国举办“进博会”(     
①旨在推动世界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与进步
②目的是推动中华文化的走向世界、影响各国
③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作为商业贸易活动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1-21更新 | 89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7 . 2021年5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要求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开展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四史”教育旨在(     

①发挥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做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②坚定理论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③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加强理论武装、提供精神指引,凝聚民族复兴的意志和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京津冀“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启动会暨首届“京津冀馆校教育”论坛于2019年12月30日在京召开。这一项目旨在将博物馆资源与学校课程进行对标,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的放矢地开展博物馆教育工作。博物馆进校园有利于( )
①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主导性作用
②学校与博物馆共建共享,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交流传播中的作用
③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④创新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模式,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政论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开播,全景式展现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坚持“政论情怀,故事表达”风格歌唱祖国、礼赞时代,对内发挥正面宣传鼓励人、激励人的作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播出大型政论片旨在(       
①借助融媒体,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②传播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文化的主导作用
③弘扬主旋律,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④促进文化繁荣,巩固中华文化的多元指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9-12-12更新 | 38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10 . 如果我对你说,日落就是日升,你肯定不赞同我的观点。但如果我问你,当我们看到日落时,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看到的也是日落吗?你则认为当然不是,他们看到的不是日落而是日升。所以,日落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日升。这启示我们(     
①人们形成对事物的准确认知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②人所处的角度不同,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的认识
③人的意识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判断
④真理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