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一草一木一英魂,一山一石一丰碑。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史中的悲壮一页,红军战士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铭记湘江血战,旨在(     
①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②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发挥主心骨作用
③不忘初心,为真理和人民而不懈奋斗④用信念变革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总则(部分)告诉我们,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意义在于(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第三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

①保障未成年人真正享有和行使受教育的权利
②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作用
③呼应“双减”要求,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④明晰家长监护责任,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2-31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测试政治试题(4)
3 . 2019年3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部署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要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A.加强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B.发挥道德在个人成长中的决定性影响
C.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方向
D.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2019-07-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4 . 《开端:面向青少年的哲学》是中西书局出版的系列哲学科普读物。该读物旨在引领青少年进行哲学思考,通过问题意识引出哲学思考过程,进而为青少年搭建哲学思考方式。《开端:面向青少年的哲学》出版的意义在于(     
①能够为青少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的指导
②能为青少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提供具体的科学方法
③为青少年认识世界提供零散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④为青少年学习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包括清洁、烹饪、公益劳动等内容,“动手”指数很高。开设这门课,旨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之所以强调“动手”,是因为(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②认识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目的和归宿
③以实践为基础的正确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素质能得到提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政治试卷
6 .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包括清洁、烹饪、公益劳动等内容,“动手”指数很高。开设这门课,旨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之所以强调“动手”,是因为(       
①认识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目的和归宿
②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深刻
③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得到提升
④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科学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课程包括清洁、烹饪、公益劳动等内容,“动手”指数很高。开设这门课,旨在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劳动的意义,更加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之所以强调“动手”,是因为(     
①认识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目的和归宿
②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更容易成为真理
③在实践过程中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得到提升
④以实践为基础的正确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意义深远。由此可见(     
①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党的历史决议能推动时代前进
③审议通过该重大决议体现了实践与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该重大决议旨在解决党的百年奋斗中的历史重大是非问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23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消未起之患、洽未病之疾。我国调解制度源远流长,延存数千年而不衰,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治理有方】

“天下无讼、以和为责”的价值追求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孔子在《论语·颜渊》中鲜明地提出了“无讼”思想,该思想旨在通过道德教化使社会达到没有纠纷和犯罪从而无须法律或虽有法律而不用的“刑措”状态。在“无讼”的理念下,古代调解以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以德化人,追求“息讼”。

受儒家“无讼”思想的影响,现代人民调解依然保留着传统中国“无讼”价值追求中的调解机制、但不再只是追求“无讼”,而是更加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解,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依据社会公德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可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有讼”强化当事人权利保障。经过长期实践与探索,我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知识,谈谈“无讼”与“有讼”二者之间的关系。

【调解有道】

昆明市某社区居民王某与李某系邻居,双方因相邻阴沟排水问题产生纠纷,甚至多次发生口角、肢体冲突。

社区街道调委会调解员到李某及王某家调查走访,经了解,李某家未预留够之前商议好的距离,影响王某进出阴沟检修沉淀池,要求李某拆除围墙。而李某担心排水可能会对房屋造成损害,拒绝拆除围墙。经现场勘测,在充分了解相关情况后,调解员从李某入手,一方面对李某进行普法教育,一方面打“人情牌”,劝说李某为了邻里关系和睦,将围墙拆除一部分,方便王某检修沉淀池,同时提醒王某排水的有关注意事项。经过调解员长时间的疏导,最终双方同意该调解。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作出上述调解的法律依据。
2024-03-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法可依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下的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早、上网热情高,尽享互联网发展红利。但网络空间良莠不齐,信息纷繁复杂,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控力、判断力较弱,引诱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对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两种情况都非常严重:有不满12岁的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短短十几天内,为某款游戏充值2.8万余元;有小学生“一掷千金”,为网络主播打赏超17万元; 还有小学生遭遇电信诈骗,被不法分子要挟……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庞大的人群、潜藏的乱象,警示我们强化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重要而紧迫,社会的立法呼声特别强烈。2023年10月16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重点就规范网络信息内容、保护个人信息、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规定。

1.2023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短视频管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等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看视频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短视频建设和管理,要全面抓好内容建设、融合传播、优质供给、许可准入、日常监管、专项培训、法规制度、算法管理等各项重点工作,要注重任务落实。2月以来,管理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效,实现了提质升级,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网络视听环境。这体现不出的是(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指导性
2.2023年10月16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该条例是根据我国未成年网民不合理使用网络、网络违法及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问题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它将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该条例(       
A.体现了上层建筑一定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是对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和公众关切的能动反映
C.作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D.彰显了其作为经济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担当
3.(多选)下面的三段论出现的逻辑错误有(       
有的未成年人是沉迷网络游戏的人,
有的未成年人是为网络主播打赏的人,
所以,为网络主播打赏的人都是沉迷网络游戏的人。
A.四概念B.中项不周延
C.小项不当扩大D.大项不当扩大
4.(多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旨在通过“社会总动员”方式,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此(       
A.党要执政为民,开展社会建设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
B.政府严格执法,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C.政协参政议政,通过调研直接解决普遍性网络问题
D.家校优化联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5.有人认为“只要网络平台依法履行责任,就可以维护好未成年人的网络权益。”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6.综合所学,阐明国务院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原因。
2024-04-1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大屯矿区第一中学高三二模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