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和交流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各种不良信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会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风气。

整治网络乱象需要行之有效的指导,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加强网络空间文化培育、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加强网络空间行为规范、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加强网络空间文明创建、组织实施八个部分。

2021年11月19日,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旨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生态、滋养网络空间,满足亿万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理念宣介、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文明互鉴等方式,全面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


(1)结合材料,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网络的现实影响。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义。
(3)青少年是网络文明的受益者,也应该是文明上网的践行者。请为青少年文明上网提两点建议。
2022-03-21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文科综合政治试题(分宜中学、玉山中学、临川一中、南城一中、南康中学、高安中学、彭泽一中等)

2 .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每年都举办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文化对人的影响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2021-11-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余干县黄金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重大工程。目前,我国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处国家文化公园。

【“国家”是鲜明底色】

国家文化公园需永葆“国家”底色,始终立足国家高度。从制度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国家层面印发了多个相关文件,确保其总体上的公益性基调。从形象选取而言,国家文化公园是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特征,能够代表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文明,且具有国民认同度高等特点。

【“符号”是建设关键】

文化符号是人类特有的文化表达方式,依靠符号媒介,某种文化意义得到集中的表达和传播。无论是长城、大运河,亦或长征、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承载着最深层文化记忆的符号。国家文化公园将沿线众多文化子系统中的文化符号,如众多文化遗产和古迹、类文物、各种区域性文化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炼出统一而宏大的文化符号,为全体国人提供共同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突出文化共性,对内强调民族化和本土化,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外适应国际化和普遍化,促进世界文化之的交往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有与存续。

【“文化”是内在灵魂】

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种类十分丰富: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长城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军防体系最复杂、规模最庞大的文化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体现了热爱和平的民族性格。长城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象征,凝聚了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中央红军)长征线路为主,兼顾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反映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3个部分及其10个河段,包含了丰富的运河物质文化和运河非物质文化。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9省(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余万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约900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00多处。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浩浩荡荡300余公里,形成了羌藏、巴蜀、滇黔、荆楚、湖湘、赣皖、吴越等文化区,为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不竭的源头活水。

(1)结合材料,运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说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什么需要始终立足国家高度。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建成国家文化公园的积极文化作用。
4 .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这是因为(     
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②关键部分对整体发展发挥着统率作用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④核心部分的功能有时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恩格斯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这种反作用终归是有限度的
②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经济基础能够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20-10-24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2018届高三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文综政治试题
6 . 自信心是孩子成才与成功的前提条件,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对于胆小怯懦的孩子,就要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或班级氛围中,有意识地让他们担任一定的工作,让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信和胆量,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这表明( )
①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健康有益的文化有助于解决人的心理问题
③参与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          
④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人的成长意义重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 . 材料一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朗读者》中,每期根据主题,回顾古今诗词、文学经典、电影桥段,通过人们饱含深情的朗读,以舞台视觉语言辅助呈现,让观众恰如其分地感受文学的力量,引发共鸣,感受文学之美、声音之美、情感之美。用朗读传达情感,让文学中的“情感”成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结,让文学回归生活语境。将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完成统一,带给观众一场关于文学与情感的“碰撞”盛宴。
材料二   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需求下,文化类节目迎来了绝佳时机。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节目相继涌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睛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节目也就适时而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央视《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意义所在。
2017-07-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考试政治试题
8 .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节目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好评如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朗读者》的成功经验有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强大功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9 . 材料一:大音量,红歌曲目,简单的动作,群体舞——这就是“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从小城社区的广场,到京城繁华的街头,伴随着欢天喜地的音乐,“中国大妈”带着十足的自信,向大家展示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据凤凰卫视报道。现在连欧洲一些城市都出现了广场舞的“身影”。据说,尽管广场舞过于喧闹,给欧洲当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中国大妈”们的“精气神”却引得欧洲大妈们羡慕不已。“有点钱、有点闲,中国大妈是最幸福的一群人。”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大妈”。
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何和谐相处,却成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在有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冲突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广场舞之争硝烟弥漫。
大妈说:每家都有老人,那些说我们吵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们呢?老年人的爱好本来就不多,跳舞不仅能打发时间,交一些朋友,还能锻炼身体。
年轻市民说:人与人相处,首要的原则就是互不影响、互不打扰。国家规定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但有些人就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影响了他人也毫无察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公共行为,都要以不打扰到他人为基准。
材料二: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离不开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如何“坚持立法先行”。
(3)请为化解广场舞的冲突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方法论依据。
2016-11-26更新 | 4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横峰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政治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数字“一带一路”文化出海高峰论坛,旨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创新,把展现大国气质、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在海外线上渠道传播,让更多的海外民众听到中国声音。

技术革新、载体更新、话题创新,文化出海成果丰硕。良渚、宋韵、诗词,从风雅颂歌到梅兰人竹菊……借助第19届亚运会等国际赛事平台,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魅力。同时,网文、网剧、网游等新载体,承载着东方神韵,在全球刮起“中国风”,成为文化出海“新三样”。

电视剧《人世间》反映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真实的变迁和飞跃,满足了当下世界迫切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需要。全球风行的《三体》系列小说,借用古典文学、神话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展现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患意识与历史担当。在某网游中,全球玩家可以在游戏世界里体验“彩鹞栉春风”的浓浓中国风情。这些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文化作品,本质上诉诸的是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最朴素的、最具通约能力的情感。这些作品既有民族性又有跨语言跨文化的全球性视野,受到全球欢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令出海有着不同的策略,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是“最大公约数”。文化出海,并不是单一维度的传播,而是要真正在世界范围内直抵人心,跟全球用户形成情感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分析中国文化是怎样成功出海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我国文化出海的意义。
(3)如何通过更多优秀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时代变革,始终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使命。请从唯物论的角度为文化出海走得更好更远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