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2023 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法的制定体现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①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就能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 .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这是党中央对于“十四五”时期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矛盾的科学认知,是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着眼于国人未来食物安全保障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传统农业观和粮食观向“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转变,佐证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就是进步的上层建筑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④正确反映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观才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5-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3 . 2023年3月14日,人民日报社开展全国公益广告大赛优秀作品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本次作品展的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和诚信建设等多个方面。开展这一活动旨在(     
①培育文明风尚,带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②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
③凝魂聚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
④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2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贵州省遵义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4 . 在21世纪来临的时候,马克思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有学者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旨在强调
A.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B.马克思主义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才揭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变迁中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D.马克思主义是放眼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具有很强的时代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年1月18日,金砖国家协调人第一次会议召开,开启了金砖“中国年”进程。中方愿以包容开放理念,为金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带动作用,也期待与金砖国家一道增进政治互信,深入挖掘合作潜力,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正和博弈,我国积极参与金砖合作(     
①旨在立足各个要素和关键部分,发挥整体的最大功能
②是重视局部的作用,意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④树立了全局观念,是寻求实现整体最优目标的正确做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6 . 2020年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首次启动了“非遗购物节”活动。全国有6500家店铺参加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种类超过8万种,涉及各级非遗项目4500项。目前,非遗在助力扶贫攻坚中也发挥了显著作用。材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月25日,“2021年中俄油画艺术展”在哈尔滨开幕。此次展览以“消融”为主题,旨在展示中国北方由冬人春,迎接冰雪消融的好时光,也体现了病毒瘟疫如冰雪遇春般消融于过去。画展的作品呈现了中俄两国的社会人文、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并邀约了俄罗斯列宾美院的师生作品参展。这表明(   
①艺术展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
②文化交流与传播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③文化交流能增进相互了解,促进和谐
④努力与外来文化接轨是当今时代潮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电影创作者心怀观众,脚踩滚烫的大地、扎根火热的现实生活,涌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影视作品,影视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心怀观众,要看到电影的价值。一部好电影可以改变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具有感染人、影响人的力量。电影《孤注一掷》揭露电信诈骗的套路,目的在于引起观众的重视,由此在生活中提高警惕性。《热烈》让喜剧与街舞相融合,拓展电影艺术的上限,创作持续升级才能满足观众期待。

心怀观众,应当了解观众,更好地服务观众。《流浪地球》上映后,郭帆团队组织了问卷调研,了解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他们发现,观众的信息消化能力迅速提升,更偏好快节奏、高密度的电影。于是,他们创作出内容含量比第一部高出3倍还多的《流浪地球2》。除了常规的城市路演,他们还走进30多所中小学校,与孩子们共同观影交流,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科幻的种子。

心怀观众,还要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找到当代观众的兴趣切入点,让观众们从富有新意的故事中感受诗人与自己的连接、历史与当下的呼应。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唐代为背景,讲述了诗人李白从长安出发的传奇旅程。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诗歌、书法、绘画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视觉效果,还赋予了电影文化意义和历史感。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电影工作者是如何心怀观众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赋予电影文化意义和历史感。
(3)对中国电影而言,新力量强,则电影强。假设你是新一代中国电影创作者,请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谈谈在建设电影强国新征程中,你将如何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8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复信希腊学者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希腊文明影响深远。2000多年前,中希两大文明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为人类文明演进作出了奠基性的重大贡献。现在,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这表明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有利于(     
①增进彼此文化的认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彰显中希文化优越性,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④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4-03-26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政治题
9 . 2020年的世界候鸟日主题是“鸟类连接我们的世界”。这一主题强调了保护和恢复生态连通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性,旨在提高人们的认识,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这不仅对支持候鸟的生存和福祉至关重要,而且对减少因野生地区的破坏可能导致的人类传染病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做法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C.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D.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0 . 2018年1月的“月全食血月﹢超级月亮﹢蓝月”是难得一遇的三景合一的天文奇观。那么,这是如何形成的呢?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满脸皱纹的老人可能会想起“天狗吃月”的传说,那些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年人可能会讲一段科普知识,而那些中小学生可能会在各种播放软件中寻找一段月食的形成动画。上述材料旨在告诉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文化素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人们的文化活动往往带有各自的时代印记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