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哲学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奋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


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材料二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该法指出,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


(2)“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国家层面立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文化意义。
(3)中国人有热爱读书的传统。请写出两个中国人热爱读书的典故或两句古诗。
2018-09-06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实验小班加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材料二   2023年暑期,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热出圈。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穿越旅行,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让整个大唐都活了过来。对于孩子来说,《长安三万里》提供了“打开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全片出现的48首唐诗均入选中小语文课本,当《静夜思》《登黄鹤楼》等唐诗在片中展现时,影厅立刻热闹起来,不少孩子情不自禁跟着吟诵,大银幕内外的“对诗”成为独特的观影体验。《长安三万里》上映近一个月累计票房破16亿,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骄傲是其口碑和票房双丰收的关键,也激励了更多动画电影创作者们参与相关题材的创作。

(2)《长安三万里》口碑和票房双丰收,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运用矛盾同一性的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3)中国古诗词中往往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请写出两句包含哲学思想的中国古诗词,并分别指出其体现的哲理。
3 . 2020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海第四聋校47名同学跟随着老师的现场示范和视频演示,用手语整齐有力地“唱响”国歌。发布国歌标准手语版,规范手语“唱”国歌(       
①是基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②表明手语已成为文化交流传播和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
③有利于残障人士体会国歌的真实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④旨在更好发挥传媒沟通、共享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 . 9月21日,首部4K彩色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闪亮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作为新中国第一部讲述党的隐蔽战线英雄人物的经典影片,它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此次4K彩色修复,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对影片原有黑白影像进行逐帧修复与着色,为这部红色经典注入了新鲜活力。4K彩色修复该影片旨在( )
A.说明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B.继续发挥红色经典对当代人刻骨铭心的永恒影响效果
C.借助现代技术的手段,为文化作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D.契合人民需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0年4月23日,武汉洪山区启动2020年全民阅读活动,并同步开展书香战“疫”——手抄书摘征集活动,迎接第25个“世界读书日”。该活动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统筹推进,旨在讲好武汉、洪山抗疫故事,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举办全民阅读活动是基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全民阅读活动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乌镇位于浙江嘉兴桐乡市,依托全域旅游带动共富增收,是“千万工程”的经典案例。

2005年8月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乌镇调研古镇发展之路。这个时候,乌镇“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并举”的开发方式一波三折,不少人抵制。有的人觉得所谓历史遗产是落后的东西,保护没意义。有的人认为在保护中开发旅游,把原先平整的水泥路重新变成了石板路,平桥变成了拱桥,影响出行起居。在这次调研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鼓励大家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桐乡市以乌镇全域旅游为依托,发挥核心景点的带动效应,西栅培育高端业态,与东栅中端业态错位发展,并将互联网、红色、戏剧等新元素融入旅游,实行旅游资源整体产权开发;将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有机融合,实施“镇区景区化、景区全域化、全域智慧化”,累计投入各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约80亿元,水乡风情和城镇功能实现完美融合;以品质度假经济吸纳就业创业,住宿、餐饮等富民行业快速发展,并带动周边河鲜、果蔬等农业生产销售,培育形成了董家茭白等7大农业产业;辐射带动周边南浔、吴江等地乡村游,有效拓宽农户致富渠道。

目前,乌镇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20亿元,带动就业超过5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文向全国推广“乌镇模式”。

(1)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以保护历史遗产来开发旅游”的发展理念不动摇?
(2)请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知识分析“乌镇模式”的推广价值。
(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建设。请结合你家乡的文旅资源特色,为家乡的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回答。
2017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航补加试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为下一步建造载人空间站建设任务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2017422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开幕,今年的主题是“航天创造美好生活”,旨在聚集航天应用,展示航天技术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普及航天知识,培植创新文化,激发探索热情,推动航天事业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做出更大贡献。来自国内外的航天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大会,大会以科普周、开放日、知识竞赛和文艺演出等多种科普教育形式来传播航天知识,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谈谈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3)为配合“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请你围绕航天事业写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20个字。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 ,由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正式编纂出版。从《开眼看世界》到《新文化运动》,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到《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为历史转折作准备》……已经出版的三编共计37卷、195册、6190万字,字里行间回响着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和优秀儿女探索、奋斗、牺牲、创造,留下了大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珍贵文献。《复兴文库》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以思想史为基本线索,全面梳理和精选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关的重要文献,系统反映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循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按照中国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的时代划分确定了《复兴文库》的分编设计,集中展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引领时代进步、推动民族复兴的思想成果。《复兴文库》努力以宏大的视野全景式展现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伟大奋斗历程,昭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力求为人们学习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提供宝贵文献资料。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编纂出版《复兴文库》的原因。
2023-07-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政治试题
9 .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意味着上海进入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性时代。垃圾分类不仅敦促人们改变生活习惯,而且催生了商业机会和新兴职业,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垃圾分类新规旨在
①提高市民科学与道德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引导市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③实现物尽其用,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④提高市民素养,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社会风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近代中国,作为人口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人口暴涨,加上清末兵荒战乱以及连年饥荒,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形成最著名的三股移民浪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人口迁徙(       
①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②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③促进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
④使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在碰撞中发展,有利于塑造包容性的文化心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