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时代的劳动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53 道试题
1 . 强大的国内市场,可以有效化解外部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让群众“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和“会”消费。下列与之相对应的四大举措推导正确的是(     
①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拓展居民多元收入
②提高生活质量,有利身心健康,协调理性消费
③诚信公平,推进供给侧改革,保证产品质量,满足个性需求
④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居有所住,费用下降
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③→①→②D.②→④→③→①
2 . 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全省企业广泛开发“妈妈岗”,拓展妇女就业空间。“妈妈岗”,即企业专为“妈妈员工”特设的岗位,该岗位实行弹性工作、灵活就业,方便宝妈们兼顾家庭和工作,亦帮助企业完善用工需求、发掘妈妈们的潜力以重塑职场活力。材料说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需要(       
①政府出台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②省人社厅按照市场机制灵活设立“妈妈岗”
③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④宝妈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自主创业就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2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2023年以来,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专项债券、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靠前发力。上半年,各地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21721亿元,支持地方建设实施一大批惠民生、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这些专项债券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增加地方经济建设支出,扩大社会总需求
②培育壮大消费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
③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④带动社会有效投资,扩大市场就业容量
A.①→③→④→②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营企业作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身电力、通信、铁路、天然气等重点行业领域,带动相关领域发展;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9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09家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21年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893万户,同比增长29.5%,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民营企业500强纳税总额达1.36万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8.84%。因此,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

材料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人数首破1000万,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因素制约大学生就业,比如经济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经济略有下行。观念因素,多数大学生毕业后不选择自主创业。百分之四十五的大学生技能素质不适应社会需要。信息因素,大学生就业信息不通畅。对于今年高校的820多万毕业生来说,如何找到心仪的工作是目前最紧迫的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从国家和大学生自身角度就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各提两条建议。
2023-10-19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诊断性考试文综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在不断扩大,他们不再局限于满足生活所需,而是越来越注重舒适度和效率。同时,中国迎来了“单身人口”2亿时代,比起价格,“单身人口”更重视品质,高端消费品比重在增加,以旅游产品为代表的休闲型服务消费崛起壮大。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释放内需潜力?《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2023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2023年以来,一大波政策已经出发。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4年保持在50%以上。2023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流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零售业态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居民消费已经呈现出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的趋势特征,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但供给结构升级缓慢、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步伐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消费发生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为什么能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促进我国消费提质升级,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需要从供需两端发力。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2023-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重点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医疗、生产性服务等领域;迎宾机器人提供接待,咨询、引路、导览讲解,互动娱乐服务,医疗机器人提供导诊、远程诊疗服条,检修机器人检查电网、维护电路和电信设备,清洁机器人在粉尘环境下清扫施工现场……


(1)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有人说,广泛使用服务机器人,会引发失业潮,不利于就业稳定。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2023-10-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北外附属新华联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7 . 年满17周岁的小华受雇于某直播平台做化妆品推销,2022年“双十一”当天,该平台举办化妆品有奖销售活动,对下订单并完成付款的前30名消费者,以退运费的方式对其进行免单。小华在核实中奖名单时发现平台编造虚假中奖者订单信息,内定中奖名额。小华与平台交涉未果,却被平台以缺乏推销能力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在本事件中(     
①该直播平台的有奖销售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②小华作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应由法定代理人代理
③小华若要维权应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④该直播平台的有奖销售活动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 .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脱贫县加快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和发展差距。下列举措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的有(       )
①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对农业支持,促进农民增收
②发挥消费拉动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
③丰富国有经济实现方式,鼓励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④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织密兜牢基本民生网底——就业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彰显一个国家的民生温度。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就业形势好于预期,2022年1至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国家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8%,新增就业同比增长55.58%;国家继续降低失业工商保险费率,扩大失业保险返还政策惠及范围,及时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方面出台了惠企政策;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以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成功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
2023-10-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10 . 为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我国对招用2023届及离校两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至24岁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1个月以上的企业,按每招用1人不超过1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路径是(     
①激励企业吸纳待业青年
②有效减轻企业用工成本
③降低企业职工失业风险
④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
⑤维护社会就业局势稳定
A.①-③-⑤-④B.①-②-⑤-④
C.②-①-⑤-④D.②-③-④-①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