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劳动和就业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1 道试题
1 .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为此政府需要(     )
①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管理和服务
②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分配毕业生劳动就业岗位
③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创业就业搭建更广平台
④提供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呈现令人欣喜的趋势。“新基建”“新经济”成为就业的热门;高技术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占比较大;县级及以下地方吸引了大量毕业生;许多毕业生主动选择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这反映了(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②我国社会分工细化满足了高校毕业生的多样化就业需求
③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④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促进和扩大就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同富裕要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人人尽力、共享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内在一致性。
2022-03-06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4 .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实现中国梦伟大进程中拼搏奋斗、勇攀高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举行这一表彰大会有利于(       
①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
②鼓励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其权益
③激励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④更好地发挥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3-04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5 . 在下列有关下图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2012年全国人口出生率最高、人口数量最多
②2012年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数量减少
③年轻人生育意愿降低是图示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④“三孩政策”出台有利于改善图示人口出生率现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3-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政治试题

6 . 2021年各项稳就业、促就业的政策措施不断落地,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续实施,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下列关于保居民就业对稳定经济发展的作用传导正确的是(     
①稳定和扩大消费支出
②居民获得劳动收入
③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④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⑤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A.②→①→④→③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2.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催生新的就业形态,新兴职业不断涌现。面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者需要(     
①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
②奉行终身学习理念,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健全劳动法律法规,树立自主择业观
④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2-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7 . 某公司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险福利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将员工们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融进集体合同草案里。通过集体协商签订劳动合同(     
①是破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难的重要抓手
②是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有效保障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力新经济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7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这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①市场主体稳定②社会发展韧性增强③城乡收入差距缩小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B.①劳动者技能提高②个人全面发展③居民获得感增强④社会民生得到改善
C.①居民收入增加②消费需求扩大③社会财富增加④居民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
D.①劳动者权益得到保护②生产效率提高③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④形成崇尚劳动的风气
2022-02-2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文综政治试题
9 . 三峡工程竣工、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嫦娥”飞天、“蛟龙”潜海……是众多劳动者经年累月的辛勤奋斗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人民凭借勤劳的双手,取得了举世瞩目脱贫攻坚成果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成果。亿万劳动者大军诠释着“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新时代精神。这告诉我们(   
①劳动光荣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②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③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④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是我国的民生之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回答下列小题。

1.读我国城乡就业人员及结构变化图,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工资水平显著提高
②城镇就业人数占比提高,城乡就业结构持续改善
③我国农村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
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为推进更高质量就业,政府应(     
①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不断扩大就业容量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③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
④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自身的技能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2-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