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财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2018年—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和财政赤字率变化情况:


2018-2020年我国财政赤字和赤字率的变化情况

注: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都以《欧洲联盟条约》的赤字标准作为参考:赤字率不超过3%,即是所谓的“国际安全线”。

材料二   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并做好以下工作,以支持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安排就业补助资金559亿元。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着力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比例至4.5%,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安排1473亿元,支持地方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支持健全教育、养老、医疗、育幼等政策体系,促进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提升社会整体消费能力和意愿。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积极拓展投资空间,中央预算投资安排6100亿元,增加100亿元,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建设。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中国赤字率下调到3.2%是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多重考量”。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2-12-1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景式反映中国减贫事业发展成就和世界贡献。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人类减贫探索了新的路径。A村是脱贫致富的成功典范,曾经是偏僻、落后、贫困的小山村,村容村貌破旧不堪。该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收益合理分配,村集体收益支持贫困户脱贫等方式,既发展了新能源,又实现了脱贫致富。国家推行“造血式”扶贫,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提高村民收入的核心,投资数百万元在该村建设光伏扶贫项目。当年共发电15.03万度,村集体实现扶贫收益34531.81元,资助深度贫困户2户6000元,全村37户贫困户入股分红4492元。村集体加大环境整治和村内道路维修等公益事业,如今走进该村,整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有人认为:A村脱贫致富得益于政府投资,因此国家财政支持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途径。请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2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把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作为宏观经济的政策取向,在税收、金融、就业、社保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扶持措施,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民营企业展现出强有力的发展韧性。2012~2021年,中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7万户增长到4457.5万户,10年间翻了两番,民营企业在企业总量中的占比由79.4%提高到92.1%。外商投资持续看好中国市场,2021年,在全球疫情反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实现逆势增长,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1万户,同比增长23.3%,高于同期新设企业总体增速10.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的重点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高技术领域,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91.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设企业增速42.0%。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为持续提升中国市场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提出建议。
2022-12-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明确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大国博弈不断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冲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风险,我国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风险大幅度上升。

虽然我国已形成规模庞大、配套齐全的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是,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诸多“断点”“堵点”: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创新成果市场转化率不高;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传统产业链供给低端低效;物资跨区域流动不畅,产业集群程度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数字化能力和水平不高等。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政府应如何提高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2022-11-16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政治攻略(二)(统编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区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对有关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发送电子邮件、信函、电话等多种方式提出意见。

为了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区财政部门筹措棚户区开发改造补偿资金,建立专户,专款专用。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有什么意义。
(2)财政在棚户区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材料回答两点经济作用。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8月我国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元)。


注:2022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万亿元,同比增长2.5%,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经济企稳回升。

材料二   今年以来,我国综合运用经济手段,释放出“稳住经济大盘”的强烈信号,通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用于铁路、能源、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并发挥专项债“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左右,支持全国性重点枢纽城市建设,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将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至明年底,并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以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此外,还通过对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改善生产经营现金流,稳定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1)概括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现阶段采取的经济手段在稳住经济大盘中的作用。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表。

项目数量(亿元)增速(%)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2213.3(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8875.9

材料二   留抵退税是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还给纳税人。2022年我国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对留抵税额提前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重点支持制造业。

截至2022年7月1日,已有小微企业和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13个行业纳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全额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据统计,2022上半年共有18455亿元退税款退付到纳税人账户,已达2021年全年办理退税规模的2.9倍。


(1)概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理由。
2022-10-31更新 | 251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蒲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政治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

材料一   “偏远”二字,曾与渐江塔石乡如影随形。如今,吃够了偏远之苦的塔石,不断做大“清凉经济”,成为浙江乡村共富的一个缩影。浙江塔石乡坐落于仙霞岭山脉的连绵群山中,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乡,夏天气候凉爽,景色奇美。近年来,塔石乡在保持原生态样貌的基础上不断修缮乡村公路,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农家乐,并形成了集研学,疗休养,现代农业观光,康体健身,乡村美食,纳凉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模式,成了游客休闲旅游的好去处。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经营民宿,农家乐生意的农户忙得不亦乐乎,特色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人气的集聚也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空闲时,村民们会做一些山笋,腌菜等土特产售卖,农家乐成为带货窗口,一年下来能助农增收二三十万元。

材料二   近年来,上海不断追求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聚焦商务楼宇、滨江滨河等城市新空间,建立“楼委会”等新型治理平台;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坚持党建跟人走,在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植入党建基因;在全市布局开放1.2万个党群服务中心站点,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已接入各类服务事项3514项,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办件量逾2.4亿件;连续推进16项“民心工程”,养老服务,加装电梯,幼儿托育,居民区停车等实事项目全面推进,让更多市民群众感受到基层治理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持续深入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塔石乡发展“清凉经济”的做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上海市是如何通过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中国财政赤字率拟按3.2%左右安排,比去年的“3.6%以上”有所下调,并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因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财政支出总规模比去年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优化和落实减税政策,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政策。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是哪些?
(2)结合材料,运用“国家财政”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以上安排的依据。
2022-10-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税收数据(部分)。

材料二   2021 年8月31日下午,备受关注的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此次修改有诸多亮点:

亮点一   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综合所得的基本减除费用从原来的3 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每年6万元)。

亮点二   首次设立专项附加扣除。在提高基本减除费用的基础上,增加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亮点三   调整优化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以改革前工薪所得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不变。

亮点四   增设反避税条款。对个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税务机关有权按合理方法进行纳税调整,营造公平、透明、有序的税收环境。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税收与财政密切相关,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相关知识,解读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怎样体现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的。
2022-10-19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