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增值税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陆续推出。从下好新个人所得税法“先手棋”,到打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主动仗”,再到全盘布局深化增值税改革,人们已接连享受几波“减税降费大红包”。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让6千多万纳税人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并实行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使符合政策的8千万人应享尽享,增强了广大人民的获得感;对小微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从月销售额3万元调整到10万元,并对初创科技型小微企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地,制造业等现行行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增值税一项减税政策便可带来年化1.3万亿元的减税规模;降低涉企收费,涉企收费由2013年的106项减少至31项,共减少75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说明减税降费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2021-02-23更新 | 70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以来,国务院相关部委着眼于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推进减税降费。除年初确定的全年减税降费1.1万亿元政策措施外,又出台了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支持科技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全年减税降费规模超过1.3万亿元。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增值税改革减税近4000亿元,个税改革减税约1000亿元,支持创新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减税约500亿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


运用财政与税收知识,分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的经济依据。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振兴实体经济必须振兴实体企业。

针对实体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负担较重的情况,2017年,我国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为重点,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方面做了许多文章:进一步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试点,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将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由17%归并为13%;下大力气取消地方政府行政性收费和各种名目的基金;将“五险一金”为主的人工成本降低10个百分点,养老金缺口通过提高央企收益上缴比例和国资划拨社保账户补足。这些举措使实体企业感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温度。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与税收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使实体企业感受到改革发展温度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一个健康的经济体来说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应该各司其职,然而自2016年开始大量的资金对实体经济毫不感冒,而对于虚拟经济则一直热捧,我国经济出现由实转虚的局面。
究其原因,从实业层面看,实业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原材料成本都在上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从政府层面看,由于金融和房地产高大上,来钱快,不仅可以拉动当地GDP,而且可以增加税收,有利于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因此地方政府加大力度促进金融业的发展。从金融层面看,货币发行量高达153万亿元,是20年前的20倍。但由于超发的货币并没有跟中低收入群体带来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因而社会总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则实体经济永远无法繁荣。
材料二   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以质量为立足点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我国品牌质量建设滞后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根源,在于单一的监管治理模式,缺乏各类质量主体的社会共治制度。要构建质量信用征信体系,对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民生类的重要消费品集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行业诚信自律,鞭挞假冒伪劣,强化质量社会共治。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结合材料并运用民主集中制的知识,分析如何齐抓共进、社会共治解决质量滞后问题?
2017-06-03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得分训练(四)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