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大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分析说明。
2 .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中国学者表示,格丽克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她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换句话说,她的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但另一方面,这种私人性绝非传记,而是以轻盈之笔向下挖掘日常生活的深度。材料表明(     
①诗歌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非纯粹“自然”的反映
②诗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能够赋予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诗歌与作者的个人体验有关,其创作不具有实践共性
④优秀诗歌背后的生活深度能使人提升审视生活的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28更新 | 2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的时代新人大规模地涌现出来。这些新人的“新”,不仅是生活和工作形态的新,也不仅是社会身份的新,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新,是新的精神气质、新的生命追求,是在多元文化思潮中对自我、对生活、对中国与世界新的认识和新的想象,以及由此而来的新的行动与实践。新人的身上体现着新的创造性、革命性的时代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理想激情。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艺术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就是认识时代反映现实,有力地塑造和讴歌新时代英雄的形象,以文学创作向改革先锋,科创英模,抗疫英雄致敬!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文学艺术有责任塑造和讴歌新时代英雄形象的原因。
(2)某班级举行“向英雄致敬,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20-12-10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四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习近平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脱贫致富不仅要注意富口袋,更要注意富脑袋。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管长远的事业抓好。之所以强调脱贫要富脑袋是因为,富脑袋可以(     
①提升人从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②提升人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
③为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和目标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治保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韶山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结合水火特效、4D、全息投影等技术,将山水韶山搬上高科技立体舞台,将一代领袖的革命历程立体地呈现到缩小的中国版图式舞台上。观众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一直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材料说明(       
①文化促进个人成长             ②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0-05-22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19-2020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验收测试政治试题
6 . 2019年东方卫视推出大型寻访纪实节目《闪亮的名字》,通过走访纪实和影视化演绎的手法来讲述英雄故事,展现“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让观众看到英雄、了解英雄、崇敬英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寻访英雄,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体现着个体的良知和时代的温度
B.寻找英雄,是尊重英雄,重新书写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C.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表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
D.中华优秀文化植根于英雄精神之中,铸就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7 . 2019年4月30日上午,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近百年来,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同人民一起开拓、同祖国一起奋进。新时代,“五四”精神的号角依然激励民族继续前行,“五四”精神的火炬始终在中华儿女的手中代代相传,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五四”精神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凝聚着爱国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
③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其核心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 . 五四运动是20世纪深刻影响中国思想文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2019年,值此五四运动百年之际,北京大学将于4月26日起举办展览“新文化的曙光:五四时期北大学人群像”,展示北京大学百年传统的历史生成过程。下图是展览的部分宣传海报。北大举办纪念五四专题展览表明了

①文化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新文化思想随五四运动的深入而发展
②文化都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新文化运动在民主科学领域发挥着思想启蒙的功能
③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通过展览可以透视新文化时期北大学者的精神世界
④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阅读五四时期作品可以认清民国文化的全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五四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要发扬五四精神,是因为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的社会发展
③五四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
④五四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激励民族前行的精神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 . 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成立30多年来,在脱贫攻坚中坚持精神扶贫先行。创办3896个“新时代农民讲习所”,200多万人接受培训,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激励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减少贫困人口585.02万,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这说明
A.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益相互交融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先进文化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D.精神扶贫是实现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决定性力量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为农民设立的节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很多地方也举办了独具特色、与农事相关的节庆活动。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广大市民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设立和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对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
2019-02-22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